三年虧損51億元,去年賣出22台車!文遠知行被爆赴美IPO,估值超360億元

2024-08-17   InfoQ

作者 | 冬梅

1文遠知行 (WeRide)被爆赴美 IPO,估值超 50 億美元

近日,據彭博社和路透社消息稱,中國自動駕駛汽車公司文遠知行 (WeRide) 正式準備在美國上市。該公司希望在首次公開募股中實現高達 50.2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356 億元)的估值,股票代碼為「WRD」。

摩根史坦利、摩根大通和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是此次 IPO 的主承銷商。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星期五(8 月 9 日)提交的文件顯示,WeRide 是一家蓋曼群島控股公司,其業務主要由廣州文遠智行科技及其在中國大陸的子公司開展。文遠知行將發行 645 萬股美國存托股票(ADS),每股發行價為 15.50 至 18.50 美元,每股 ADS 代表三股普通股。

據公開資料顯示,文遠知行於 2017 年開始運營,致力於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目前已經在 7 個國家的 30 個城市進行測試或商業部署,並擁有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車隊之一。目前,公司不僅致力於 L4 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與應用,還通過其核心平台 WeRide One 打造了 L2 和 L4 級自動駕駛技術,產品覆蓋乘用車、Robotaxi、無人小巴、自動駕駛廂貨車和無人清掃車等多個領域。

假設 IPO 每股 ADS 價格為 17 美元,文遠知行預計此次發行將募集約 9600 萬美元,如果承銷商全部行使超額配售權,則募集 1.113 億美元。該公司將發行 645 萬股 ADS,發行價區間為每股 15.50 美元至 18.50 美元,因此其 IPO 募資額可能高達 1.194 億美元。

此外,一些投資者已經同意在同時進行的私募中購買價值 3.205 億美元的股票。例如,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的風險投資部門 Alliance Ventures 已同意購買價值 9700 萬美元的股票。根據監管文件,其他投資者包括 JSC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Fund、Get Ride 等。

此前,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道稱,文遠知行將在 IPO 和私募中尋求逾 4 億美元的融資。其中約 1 億美元將來自 IPO,約 2 億至 3 億美元將來自私募。

文遠知行 WeRide 尚未及時發表評論。

文遠知行於 2024 年 8 月 9 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文件截圖。

完整文件地址:https://www.sec.gov/Archives/edgar/data/1867729/000119312524197868/d343706df1a.htm#rom343706_5

2留美博士聯合創辦,沈向洋為早期投資人

據悉,文遠知行前身為景馳科技,公司成立於 2017 年,聯合創始人兼 CEO 是前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首席科學家韓旭。在加入文遠知行之前,‌韓旭曾在密蘇里大學擔任過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及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實驗室主任。

李岩,‌作為文遠知行的聯合創始人兼 CTO,‌擁有卡內基梅隆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學博士學位。‌李岩曾在 Facebook 和微軟擔任核心工程師,‌並且是微軟亞洲研究院的早期員工。‌也是國內計算機視覺領域的頂級專家。

此外,前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知名 AI 大牛沈向洋曾是公司早期投資人。

文遠知行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是一家技術驅動型企業。據統計,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文遠知行的 2000 多名員工中,研發人員比例占了 91%。

在產品方面,文遠知行已在中國、阿聯和新加坡擁有自動駕駛汽車運營許可,還擁有在加利福尼亞州進行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測試的許可,並且正在聖何塞積極進行測試。除了公開運營的自動駕駛計程車外,文遠知行還在研發無人駕駛巴士、無人貨車(用於運送貨物)和無人駕駛清掃車。該公司還提供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並計劃將其出售給 OEM 們。

在商業化進程上,文遠知行的兩大主要收入來源:一是 L4 級別自動駕駛汽車的銷售,包括各類機器人車輛及傳感器套件;二是提供 L4 自動駕駛及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服務,涵蓋運營、技術支持及 ADAS 研發等全方位服務。

但由於自動駕駛技術需要巨大的研發投入,文遠知行仍處於巨大的虧損中。在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文件中顯示,文遠知行在 2021 年、2022 年及 2023 年的年度虧損分別為人民幣 10.073 億元、人民幣 12.985 億元和人民幣 19.491 億元。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及 2024 年 6 月 30 日止六個月,公司的虧損分別為人民幣 7.231 億元和人民幣 8.817 億元(1.213 億美元)。

2021 年、2022 年和 2023 年,文遠知行非國際財務報告調整後凈虧損分別為人民幣 4.268 億元、人民幣 4.017 億元和人民幣 5.017 億元(6,900 萬美元),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和 2024 年 6 月 30 日的六個月分別為人民幣 2.315 億元和人民幣 3.161 億元(4,350 萬美元)。

此外,招股書數據顯示,2021 年至 2023 年間,文遠知行的自動駕駛計程車總共賣了不到 20 台,其中 2021 年賣了 5 台,2022 年賣了 11 台,到 2023 年僅賣出 3 台。無人駕駛小巴的銷量三年分別賣出 38 台、90 台和 19 台。

根據文遠知行的招股說明書,該公司計劃將 IPO 所得收益的 35% 用於研發;30% 用於自動駕駛車隊的商業化和運營,以及拓展新市場的營銷活動;25% 用於購買測試車輛等資本支出;剩餘 10% 用於一般公司用途。

3中國自動駕駛企業「組團」赴美 IPO 的背後

如果此次文遠知行赴美上市成功,那它將是繼今年 5 月吉利旗下豪華電動汽車初創公司 Zeekr 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以來,中國公司在美國股市進行的最大規模 IPO。值得注意的是,自首次亮相後,Zeekr 的股價已下跌 48%。

文遠知行最初於 2023 年 3 月秘密申請在美國上市。根據 PitchBook 的數據,這家自動駕駛汽車公司已籌集了總計 13.9 億美元,估值為 51.1 億美元。但文遠知行自 2022 年以來沒有進行過一輪私募融資,風險投資公司也不再向盈利之路漫長的自動駕駛汽車公司開出大額支票。如果文遠知行希望擴大規模並保持競爭力,就需要進入公開市場。

文遠知行並不是唯一一家希望在美國市場碰碰運氣的中國自動駕駛汽車公司。據報道,文遠知行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小馬智行也在為再次在美國上市做準備,此前該公司的努力在 2021 年失敗了。小馬智行原本計劃通過 SPAC 合併以 120 億美元的估值 IPO,但由於還未能獲批,因此暫緩了上市的步伐了。

此前,介面新聞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中國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小馬智行預計將最早於 9 月在美國進行 IPO。

據報道,小馬智行得到了豐田和蔚來資本的支持,並已獲得多家機構投資者的明確投資興趣。報道稱,對於小馬智行而言,其美國 IPO 的挑戰不在於流程本身,而在於如何找到一個平衡創始團隊、早期投資者、二級市場投資者心理預期的估值。

小馬智行成立於 2016 年底,在矽谷、廣州、北京和上海設有研發中心,並在當地擁有自動駕駛計程車運營業務。

前有小馬智行,後有文遠知行,這些國內自動駕駛企業為何扎堆赴美 IPO?IPO 後將為這些企業帶來哪些收益?

國內某 AI 投資機構的投資經理 Cosset 對 AI 前線表示,這些公司赴美 IPO 最大的原因就是想得到更多的資本支持。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赴美 IPO 可以為這些企業提供更為廣闊的融資渠道,滿足其快速發展的資金需求。就比如小馬智行在 IPO 前已完成了多輪融資,但仍需更多資金來推動技術的商業化和市場拓展。

此外,美國資本市場對高科技企業和創新型企業的認可度也比較高,從很多國外自動駕駛企業的融資歷程可以看出,他們對於自動駕駛技術青睞有加。另一方面,坦白講,美國資本市場的監管和法律環境也相對成熟,更有利於保護投資者利益。

至於 IPO 後的收益,Cosset 提到大多數都會「名利雙收」吧。赴美 IPO 意味著他們正在走向全球市場,這有助於提升他們的國際知名度,拓展海外市場。對於自動駕駛企業來說,國際市場的拓展是其長期發展的重要方向。當然,這其中也存在一些挑戰,比如作為一家國內企業,他們要怎樣才能獲得國際市場的認可?如何能更清楚地傳達出他們的核心創新以及商業落地規劃?這些都是需要去慢慢解決的問題。

4自動駕駛駛向下半場

當前,自動駕駛已經走過了技術驗證、產品打造的階段,正式進入下半場。在下半場,一個核心方向就是商業化。

而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難也是個不爭的事實。此前自動駕駛領域專家在接受 AI 前線採訪時表示,制約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速度最典型的,繞不開的是硬體的成本、證明高複雜度的軟體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複雜的場景如何選擇和落地。此外在法律法規和社會方面,還存在自動駕駛相關的責任認定問題。

不過,自動駕駛「戰場」群雄逐鹿,巨頭們也在紛紛探索各自的商業路徑,尋找更多可能性。

Robotaxi 是自動駕駛最有價值的商業模式,現階段,很多自動駕駛技術公司都在做 Robotaxi 的嘗試。2024 年,很多自動駕駛車輛從封閉路測場地走向真實道路。百度、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等企業已實現面向公眾的示範運營,加快商業化落地進程。

此外,自動駕駛卡車賽道也格外火熱,量產和商業化均提速,頭部玩家走向上市。現階段,RoboTruck 走得是類似於乘用車般從輔助駕駛到無人駕駛漸進式的發展路線。從發展前景看,Robotruck 具備商業化閉環的可行性,但自動駕駛系統的量產將會是一個坎。

參考連結:

https://www.scmp.com/tech/tech-trends/article/3273991/chinese-autonomous-driving-firm-weride-seeks-us440-million-us-ipo-placement

https://m.yicai.com/news/102210394.html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4-08-09/weride-is-said-to-seek-up-to-400-million-in-us-ipo-placement

剝離幾百萬行代碼,複製核心算法去美國?TikTok 最新回應來了

拒絕背鍋!39 歲失業後,我寫出了一個超一萬億使用量的資料庫

才 12 萬並發用戶在線就直接崩潰?馬斯克直播成「大型翻車現場」,專家:「網絡攻擊」說法站不住腳

下載量超 5000 萬的知名應用,開發團隊「全軍覆沒」,從此發版人唯剩老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