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A6L作為曾經的標準「官車」,在巔峰時期,甚至可以一打二,強勢壓制寶馬5系和奔馳E級,連續數月穩坐銷冠寶座,不過在去年年末更新換代以來,在今年年初的銷量就持續走低,雖然在年中時靠著降價穩了一波兒,但也絲毫不能掩飾起越來越難賣的現狀,難道說曾今的「神車」就這麼隕落了?所以呢,奧迪A6L一直賣不好的主要原因是什麼?產品力?價格?亦或是品牌形象出了問題?新一代奧迪A6L拿出7萬的優惠,卻為何越來越難賣?
首先,從價格上來扒,奧迪A6L升級換代之後的官方指導價區間在40.98萬—65.08萬,在年中時候,全系又出現了7萬多的終端優惠,所以,一款入門級的奧迪A6L在40萬級以內就可以拿下。同時,新款奧迪A6L在尺寸設定上,比較老款車型,也有了全新的升級,5038mm*1886mm*1475mm的長寬高規格,配合3024mm的軸距尺寸,在後排空間的優化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新一代奧迪A6L拿出7萬的優惠,卻為何越來越難賣?
空間表現沒問題,價格也在降,按理說A6L應該可以向Q5L那樣,來一波銷量逆襲才對,可實際上,A6L的銷量並不見太多的起色。所以,我們基本可以認定A6L賣不好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並沒有出在價格上。新一代奧迪A6L拿出7萬的優惠,卻為何越來越難賣?
奧迪A6L作為「官車」代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低調大氣,乘坐舒適性,被官方所青睞,這是優勢,可奧迪A6L在後續的運作換代中,卻玩兒起了內飾的科技性,這與官方的採購理念完全不同,銷量自然下滑。畢竟在40萬級的車系中,拼的就是豪車性質,而A6L的科技體驗,並不能帶來太多的奢華氣場,同時在實際操控可玩兒性上又比不過寶馬,進退維谷中,很難把控具體的市場定位。新一代奧迪A6L拿出7萬的優惠,卻為何越來越難賣?
其次,雖然奧迪A6L加重了科技含量的傾斜,但用料和做工的不厚道,卻也是顯而易見的,低配滿目的硬塑料質感填充,甚至都比不過日系來的享受,同時,終端優惠價看似是降下去了,但一些豪車的配置,在入門級車型上全是選裝,如果你將選裝的菜單全部勾選之後會發現,這車相當於沒降價,甚至比官方指導價還要高。新一代奧迪A6L拿出7萬的優惠,卻為何越來越難賣?
另外,就是實際的定位,奧迪A6L走年輕路線,玩兒運動感,這種操作咋看咋不靠譜,雖然有向市場年輕化受眾群體屈服的意思,但你得知道,同級競爭車系中還有一款寶馬5系來著,對於年輕個性口碑經營,可不是奧迪A6L短時間就能追趕的,而且,市場上真正能豪擲千金買一款豪車的還是那些成熟群體,但放著彰顯底蘊的奔馳不買,來買一款高不高,低不低的奧迪A6L?明顯這並不可能啊。新一代奧迪A6L拿出7萬的優惠,卻為何越來越難賣?
而且,奧迪A6L雖然在內飾科技屬性上基於大眾數字化座艙開發出了一套「虛擬座艙」,可那變的只是內在,而在外觀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嚴重的等級對差,可是讓人感到非常不適的。所以,奧迪A6L的優勢還是氣場營造,雖然在奢華性上比不過奔馳E級,但在低調內涵上,又有誰能比它理解的更甚?新一代奧迪A6L拿出7萬的優惠,卻為何越來越難賣?
最後是動力組合上,變quattro四驅為quattro-ultra四驅,多片離合被電控離合替代,的確可以在重量上有一定的降低,同時把控油耗和後期保養上也能更容易,可奧迪對於這款四驅裝置的成本也在降低,這是不爭的事實,而便宜可沒好貨,真遇到雪天、泥路濕滑等極限路況,電控四驅真的能比過quattro四驅麼?不管你信不信,我肯定是不信的。新一代奧迪A6L拿出7萬的優惠,卻為何越來越難賣?
所以,綜合來看,奧迪A6L本來的構想是要成本更低,但卻可以在氣息營造上兼顧寶馬和奔馳的風格,最終成型一款同級標杆的,但沒想到卻玩兒崩了,問題是還有很高的品牌溢價,配置加減法,還敢玩兒品牌溢價,奧迪這純屬算是自己自作自受啊。對此,大家怎麼看呢?新一代奧迪A6L拿出7萬的優惠,卻為何越來越難賣?本期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本頻道內容的要多加關注和轉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