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上長出綠色蔬菜!彌勒這個村子脫貧致富有妙招

2020-04-09     紅河發布



「去年我家種植的香椿賣了兩萬多元,今年受疫情影響了一些,但也還不錯。以前我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栽種香椿後,收入高了,脫了貧,從老村搬來易地扶貧安置點,住上了新房子,生活越過越好。」近日,彌勒市竹園鎮綠水村下發門村民小組的徐華興對筆者說。



徐華興在自家地里採摘香椿


綠水村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貫徹實施中,以「一村一品」為突破口,結合綠水村荒山荒坡多、香椿種植歷史悠久的優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全力打造綠水村「樹上的綠色蔬菜」特色,大力發展香椿產業,提升群眾生活質量。


為讓群眾增收有產業支柱,綠水村推行「專業合作社+村委會+基地+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方式發展香椿種植,使合作社、村委會、貧困戶形成利益共同體,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荒山上種植的香椿樹


綠水村的香椿品種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本地椿,在開春後開始採摘;另一種是四季椿,一年四季都可以採摘。綠水香椿有富含維生素、芽嫩肥厚、油質含量高、香味濃等特點。


村民在種植地採摘香椿


疫情期間,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幫助下,香椿價格有所回升,每公斤香椿價格在80元至90元。日前,綠水村的四季椿已開始採摘上市,收購商一般銷往北京、上海、廣東、深圳等地。


村民在採摘香椿


香椿育苗基地大棚


據悉,綠水村全村香椿種植規模達1.3萬畝,其中盛產期2000餘畝。目前,該村已建成兩個年供50萬株香椿苗的育苗基地,建有占地面積600平方米的冷庫1個,在建占地上千平方米的香椿交易市場1個,成立香椿專業合作社2個,社員達271名,占全村農戶總數的88%,形成了「農戶+產業+龍頭企業+市場」的良性發展模式。去年,綠水村實現香椿產業經濟總收入800萬元,全村68戶226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已脫貧67戶222名。


通訊員:趙樹龍 文/圖

責編:普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psuYnEBrZ4kL1Visxd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