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傻分不清楚!二手房交易中的成交價、網簽價、評估價是什麼鬼?

2019-09-25     房融信息

在買房過程中,很多人傾向於買新房,主要是覺得新房交易流程較簡單,而且房子是一手嶄新的,心裡會更踏實。二手房流程較繁瑣,期間涉及的專業詞彙太多,沒點基礎的人較難理解。其實,無論新房還是二手房,都各有利弊,新房是全新的,但大多是期房,未來房子的規劃及到手入住情況,在購房的時候都是不確定的;而二手房大多是現房,房子內部結構及周圍環境一目了然。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二手房交易中所產生的成交價、網簽價、評估價分別是什麼?

成交價:顧名思義就是房子最終成交的價格,是買方最終支付給賣方的總金額。譬如房子掛牌價是105W,最終經過砍價後,按照100W達成協議了,那這個100W就是成交價了。

網簽價:所謂的「網簽價」就是指房子在房管局系統里體現的成交價格。網簽價不能低於房管局要求的區域最低過戶指導價。網簽價最高可以到達合同價的90%-95%。網簽價通常比實際成交價要低,比如一套房屋的成交價為200萬,購房者需要貸款100萬。如果他為首次購房,那麼可貸7成,網簽價即為100/70%,約等於143萬。

評估價:評估價就是專業的評估機構通過一定的方法對房產價值進行評估,最終給出一個評估價。評估價影響著購房者的貸款額度,評估價越高,個人可以貸款的額度也越高,首付的壓力就會小很多。

譬如,某套房源成交價是100W,評估公司給出90W和110W的評估價,購房者所承擔的首付和貸款額度會不盡相同。當評估價是90W時,可貸款金額為70%,即63W,那麼首付就是100-63=37W了;當評估價為110W時,可貸款70%即為77W,首付為100-77=23W。由此可見,評估價較高時,購房者承擔的首付壓力會較小。然而稅費的繳納會跟評估價掛鉤,當首付壓力小時,所繳納的稅費會更高,所以評估價也不是越高越好。同時當評估價太高時,銀行會認為有騙貸行為而停止放款。

而評估價一般會受這些因素的影響:

(1)房屋樓層

塔樓:中間層(6—15層)> 高層(15層以上)> 低層(5層以下)

板樓:中間層(2—4層)> 1層(5—6層)

(2)房屋利用率

房屋利用率越大,價錢越(計算方法:房本測繪頁中公攤係數,公攤係數越小,房屋利用率越大)

(3)房屋朝向

塔樓:東南 > 西南 > 雙南 > 東向 > 西向 > 西北 > 北

板樓:南北 > 雙南 > 東西 > 東向

(4)樓齡

年代越新,房價越高(年代新,房屋折舊率低,貸款相對多)

(5)市場行情

房屋評估受市場行情影響很大。根據一般規律,如果某區域房屋價格持續上漲,銀行會根據市場行情,調整房屋每平方米估值上限,以達到與市場價格協調的目的

(6)地理位置

小區中間位置均價大於周邊位置(臨街);城市發展中心房屋估計大於城市郊區房屋估價

(7)未來發展規劃

城市未來發展規劃,影響房價的未來走向,同時也會影響銀行對房屋的評估值的高低

所以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別買年限太長的二手房,儘量往中心區域靠攏,選擇周邊配套完善的小區,畢竟地段好、環境好且較新的房子,保值程度會更大。二手房交易過程確實較新房會更複雜,建議房產小白,在入手二手房的時候,多了解相關知識,以免被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hKdbG0BJleJMoPMGDm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