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朋友不愛交流,不想解決問題,應該分手嗎

2019-10-25   流星在天涯海角

可能要潑你冷水,沒有真正不會交流的人,只有不願意跟你交流的人。當然,這裡不是勸分,而是你必須先找到問題所在,才能去解決問題,才能去修復兩個人的關係。沒有修復不了的關係,只有沒有找對原因的伴侶。

有兩種可能性:

· 不和你交流,是因為愛少了,所以交流的慾望不夠了。

· 他不輕易表達自己的想法,原因是在他心中,跟你溝通的結果可能一直不盡人意,他灰心了。

第一種情況,因為愛少了而不願意和你交流。

這個時候,你需要考慮的問題就不僅僅是怎麼樣交流的問題了,因為他不願意和你交流,僅僅是你們感情出現問題了的一個表現,這個時候,你哪怕是郭德綱巧舌如簧,可能都用處不大,因為你沒法去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你需要考慮的是,怎麼樣整體的、全面的,重新去審視你們的感情,去好好反思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是什麼讓他漸漸的對你的愛意降低了,找到原因,然後去著手解決。

當愛情回來,當喜歡上升,他自然會有更積極的去溝通以及解決問題的態度。

第二種情況,跟你溝通的結果可能一直不盡人意,他灰心了。

這個情況也很多,他之前可能有嘗試溝通過,但每次你們的溝通都讓他失望,甚至心中暗含怒火,久了,自然就不願意溝通了。

這種情況,多數和你情商不夠,不會和伴侶和戀人溝通有關係,這裡具體說下。

「話不投機半句多」,是很多看似孤僻的人的心理真實寫照。甚至多數時候,他們連跟你交流的嘗試都不做,僅僅依靠你表現出來的某些特徵,就直接閉攏了自己的表達慾望。

「無法正確溝通」這件事,可以說是引起多數情侶分手的因素之一。

當女生在兩人的矛盾中表現出某種特徵時,會讓男生直接閉攏自己的表達欲。

首先,你先來看看以下特徵中你中沒中槍:

1、永遠帶著情緒解決問題:

你應該經常在負面情緒達到最高點的時候,依舊不放過對方和自己,完全不知道「冷靜」為何物,看似是急於解決問題,其實只是急於將這種情緒釋放。

2、不關注自身問題,把矛頭全部指向對方

這種行為其實可以細化為兩種:

1) 對自己的錯誤置之不理,直截了當地指責對方。這屬於比較低級的表達方式,稍微成熟一點的女生可能會進行第二種進階版。

2) 對自己的錯誤一帶而過,或敷衍了事,把主要責任推卸給對方。這種行為其實是種讓對方有苦難言的方式,你看似承認了錯誤,實則只是假裝站在中立客觀的立場上,為了堵住對方的嘴。

3、一環套一環的連鎖效應,讓對方無法接招

溝通中,男生最怕的就是女生不就事論事。

明明擺在眼前的問題,卻一定要假設問題背後另有隱情;

明明與過去毫無關聯的問題,卻一定要翻起舊帳,無數次重複著自己曾經的不滿。

4、把「溝通」二字說得太直截了當,反而會導致對方逆反心理

當你經常在問題中出現以上三種行為方式時,男生其實是對與你溝通這件事抱有牴觸情緒的。

一旦如此,即使你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跟他說「我們溝通溝通吧」,他也會立即一身冷汗,馬上豎起謹慎的神經,小心翼翼地走些表面形式,繞過很多必要環節,只為了讓「溝通」儘早結束。

5、不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問題,談論問題時高高掛起,讓對方沒有被感同身受的感覺

「你都不理解我,做再多的解釋也是對牛彈琴」。

這是男生默默無聞地面對一個喋喋不休的女生時,最常見的心理狀態。

6、擅長抓住男生的某一用詞或語氣,直指對方背後用意

有些男生不溝通的原因是不敢溝通。

有些話明明不是那個意思,但因為自己嘴笨、用詞不當,導致女生誤會,矛盾二次激化,等於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以上幾點是在兩性關係中,引起男生用沉默代替言語的大部分因素。

其實說白了,他並不是真的不想跟你溝通,只是你的方式不對,給他的一種「溝通了還不如不溝通來得痛快」的感覺。

而你挑起他能配合你溝通的要點就是:一定要讓他嘗到跟你溝通後所帶來的「甜頭」。

給你幾個有效溝通的建議,希望幫得上你:

1、把目標事件向正面引導

當你闡述一件本該發生、但未發生、讓你產生遺憾的事情的時候,出於本能地會將這件事向「負面引導」,從而給對方一種被指責的感覺。

比如,同樣一件事,「正面引導」與「負面引導」的差距是:

負面引導:如果你沒有這樣做,這件事就不會是這個下場。(將事情引向負面,對方會產生被指責的感覺)

正面引導:如果你這樣做了,這件事就會更好一點。(將事情引起正面,對方會對下一次同樣的事情產生期望)

2、先肯定對方,再討伐事件

無論你要說什麼,提前先要對對方做的正確的一方面表示肯定,然後再就事論事。

比如:「我知道你這樣做出於好心,我也特別感動,但是這件事應該XXX做就會更好。」

永遠不要吝嗇贊同,即便是在分歧中。

3、有時候「怎麼說」比「說什麼」更重要

溝通中,一定要平和心態,放輕語氣。

即便兩人講的是天大的要緊事,也要記住:儘可能減少語氣對整體走向的引導。

多數不善於溝通的人,在溝通中常犯的問題是就是本來是在討論問題,但雙方情緒激動,都不甘示弱,衝動占領了上風,最後由「討論問題」變成了「討論對方」。

4、保持住最後的底線:再生氣也不要出口傷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逆鱗」,不能觸及、開不得玩笑、甚至無法提及的那一底線。

作為他最親近的人,反而懂得他最脆弱的部分,當兩人的矛盾真的激化到一個閾值,你手中拿著這個足以傷他最深的武器,出現在你面前兩種選擇:

· 你知道這句話對他的殺傷力巨大,所以你拿著武器毫不留情地砍了下去。

· 就是因為你知道這句話對他殺傷力巨大,所以才視之為底線,繞路前行。

哪種方式會讓兩人日後冷靜下來的感情產生裂痕,不用多說了吧?

5、對於試圖跟你交流的他,不要咄咄逼人的提問,傾聽和贊同更重要

可能有無數次機會,對方曾試圖跟你建立交流。但每次剛有苗頭,你的咄咄逼人就讓對方聞風喪膽,直接閉口不語。

所以,在溝通時多關注對方的情緒變化,如果他欲言又止,你就循序誘導,靜止傾聽。

別急於尋求結果,因為讓對方跨出第一步的「甜頭」就是:

1) 察覺到自己的說過的觀點被贊同;

2) 察覺到自己的未說的觀點被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