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活著回來啦!

2023-02-17   這才是戰爭

原標題:我活著回來啦!

地圖跟其他所有書籍的地圖都不一樣,你們覺得怎麼樣?

有讀者問我是不是又被封了。沒有,只不過忙得焦頭爛額罷了,因為我決定地圖要跟其他的都不一樣,至少大的階段或者按時間點的地圖,會標註陸海空三軍,「聯合國軍」空軍在每個時間段,在哪些機場駐紮了什麼部隊,這些飛機參與了哪個方向的作戰都會在地圖上標註出來。海軍也是一樣。到時地圖密密麻麻,各種標註,怎麼才能標註清楚,不妨礙看,這一點呢,我還沒整明白呢。我到時找幾個讀者研究研究。

而且爭取較大規模戰鬥,敵軍的空軍的戰鬥行動要精準到聯隊一級,有些戰鬥儘量爭取精準到中隊一級,清晰地展示出敵空軍對戰爭各戰鬥的影響,這是一個從來沒人做過的工作,你們自己在哪本書上看到過敵出動支援飛機是哪個中隊的都跟你講清楚的?我又給自己加了工作量。在能基本說清各個高地得失時間——這一挑戰完成後,我又給了自己一個新的挑戰,我開始覺得很有樂趣,沒想到這次這麼苦。

這段時間,我在強背各種縮寫,這是為了方便不反覆查閱縮寫表,陸海空的縮寫表加在一起,術語太多了。反覆查閱太浪費我時間。我這種高中英語都考不及格的英語水平,背得我焦頭爛額,苦不堪言。背得我情緒焦躁,深感活著不易。要不是有讀者問我是不是又被封了?我還不準備跳出來發言。

本來沒這個打算,去年在構思第二冊書——即第一次戰役部分時,因為第一次戰役看點不多,所以我打算寫個不一樣的,開頭就先抓住讀者,先分析敵情我情,敵情我情分析並不是像各種書籍那樣把敵我兵力武器裝備列一列,然後說美軍有多少火炮、多少坦克什麼的,火力比志願軍強多了。

不是這樣的,比如敵海空軍在第一次戰役中兵力兵器分布是什麼樣的,能投入多少部隊,這階段敵航空兵作戰理念是什麼,作戰效能如何,對戰場的影響如何,從前一段時間獲得的戰場經驗是什麼,等等。空軍是這樣,陸軍也是這樣。不能簡單的用一句美軍比之前強就含糊了事,更不能列出點裝備數據就以為這是對比。它到底比之前強在哪,美軍的作戰能力是怎麼提升的,對志願軍有利的是什麼,不利的是什麼,等等等等。我就先不劇透了,反正,前所未有,前無古人,我特麼的又得意洋洋了。

本來是打算這樣寫敵陸軍,後來又想到加上海空軍,既然加上海空軍了,那索性各個時間段的敵海空軍全部加上,既然都加上了,索性在地圖上就展示清楚。

我覺得這樣寫,首先就把讀者眼球抓住了。但工作量真太大了,敵情分析,空軍要到中隊一級,陸軍要到團一級,就海軍好一點。除此之外,我還在考慮是不是加入大量的人事關係,各種八卦麼,大家都愛看。

另,上面這張照片是抗美援朝戰爭中唯一一個被俘的外籍志願軍士兵,八個月前就想寫了。拖到現在沒動筆,以後再找時間跟大家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