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回歸,智慧型手機市場格局將大變!

2023-09-11     嘰歪數碼

原標題:華為的回歸,智慧型手機市場格局將大變!

華為的回歸,勢必會攪動整個智慧型手機市場,這是一種蝴蝶效應。

但是我認為所有手機廠商都應該及早的做好準備,去迎接華為的這種衝擊。我簡單的說幾點,目前它們所存在的幾個問題吧。

1、手機業務目前已經處於下滑狀態。之前20%不到的市場份額已經是它的極限了,短期內不會再往上了,現如今已經是處於下滑的趨勢。而且伴隨著華為的回歸,這個下滑的趨勢可能會越來越嚴重。

2、線下業務遭遇華為的衝擊最大。根據機構的預測,華為2024年的出貨量是6,000萬台。考慮到華為大部分的銷量都來自於國內市場,如果有5,000萬左右的出貨量是來自於國內市場,那麼Huawei將會成為國內第一,並拿下20%左右的市場份額。那麼意味著所謂的手機廠商都要被擠出一定的市場份額。而同時也需要注意到Huawei這一次的復甦最早應該是源自於線下市場,線下肯定會首先遭遇到華為的衝擊。

3、高端市場會變得更加艱難。原本在高端市場上就沒有什麼太好的表現的廠商,如今一些高端機型的庫存至今都沒有清完。 華為的回歸,勢必會在這個高端智慧型手機市場上帶來一陣旋風,看看華為Mate60系列的整個營銷跟銷量,無論是600萬的銷量預期,還是1,600萬的銷量預期,最終這些銷量都是實打實從友商手裡奪回來的。其實稍微有點常識,稍微客觀一點的人都知道,高端上不去的廠商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但是呢,大家都不會說出來,反而一口一個遙遙領先,這兩天也看到有人承認說,啊,確實差點意思。我不知道是不是這種吹捧的風氣,讓廠商自己都覺得自己沒問題?

4、據說華為的麒麟晶片會下放到Nova系列。雖然說沒有一下子就說放到暢享系列上,但是Nova系列其實也是非常有銷量的,就是華為的中端機型,也是華為主打線下的機型,它的價格一般是會在3000元左右。偶爾想提醒一句,友商們的銷量在3000元,這一段真的是非常高的,甚至就如他們所說的這是壓艙石。如果這一塊壓艙石被Huawei給拿回去了,那你可怎麼整?

5、國內渠道的建設。國內市場線下肯定會遭遇華為的回歸,如果你的銷量下來了,高端上不去,那麼你的利潤肯定也就差了,那麼你對於渠道的控制力就在下滑,而另外一方面是華為回歸華為的利潤就更高了,原本那些屬於華為的渠道商,是不是要重新回到華為那裡去?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你是不是得重新建立渠道?你是不是會脫離對渠道上的控制?那你還怎麼向渠道商壓貨?而在線上渠道,更加重視的就是一個性價比。如果你是一家以線下為主的手機品牌,那麼這個時候你去建設線上推出性價比產品,就要小心左右手互搏,因為一個品牌它的用戶數量並不會是無限的,你的線下產品利潤需要更高,價格就更容易虛高,當用戶買了你的性價比產品之後,他就很難再去接受你的線下產品,尤其是當他進行了對比之後。如何去平衡線上跟線下,也是一道難題。

6、海外市場的重要性。現在的手機廠商其實都知道海外市場的重要性了,但是能夠在海外市場上有發揮的確實不多。海外市場其實大多數還是一個比較重視性價比的市場,只有少量比較成熟的市場會偏向於高端,這是由他們的智慧型手機市場發展水平以及經濟水準所決定的。這其中的兩個典範就是realme還有華為。 Realme憑藉性價比迅速的在海外市場獲得了成長,華為之前在歐洲市場上憑藉的高端也賣的不錯。但是你想想,如果是拼性價比的話,如何去拼得過那些性價比的友商,如果去拼高端,在國內市場裡的高端都上不去,在海外市場就能上去了嗎?

7、生態閉環的重要性。萬物互聯是之前的口號,但是現在開始講車機,開始講生態了,有條件的都去造車了,沒條件的,起碼也要搞一搞多設備終端之間的互聯互通,甚至說大家都想搞一搞自研系統。那麼當你投了一個系統之後,你發現你沒有那麼多的硬體產品可以使用,你的業務只有手機,這是不是意味著你的基礎還有未來都是很薄弱的?如果要講到你這個企業的上市價值上,只有手機業務的話,你的價值是不是就沒有那麼高了?而同時你也需要注意到,關閉智能硬體業務的廠商也不在少數。

8、技術池的壁壘。其實呢,手機是一個非常成熟的供應鏈,很多技術它都來自於供應商。如果你覺得在國內市場受到了華為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想要去海外市場闖一片天,那麼你就需要注意,一旦你去到海外市場,就很可能要面臨技術壁壘,要面臨來自於專利大戶的衝擊。而如果你沒有足夠深厚的專利池,最終要麼被禁售,要麼交錢和解。

華為的回歸,將讓整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格局發生變化,而手機廠商們如何去應對華為所帶來的這種變化?我們拭目以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ee34d00e465f8881c769f87ad4a7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