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爆火,知乎們躺贏!鐮刀已開始悄悄「收割」了

2023-02-10   閨蜜財經

原標題:ChatGPT爆火,知乎們躺贏!鐮刀已開始悄悄「收割」了

摘要:套現已開始(歡迎關注閨蜜財經)

撰文|蜜姐

這是@閨蜜財經的第1126篇原創

近期ChatGPT全球爆紅。

巨頭們爭相宣布進軍該領域,普通人則關心自己的工作是否會被替代。

最狂熱的還是資本市場上的投資者們,尤其是A股,相關「概念股」漲瘋了。

比如,虧損的漢王科技9天7個漲停!再比如,同樣虧損的雲從科技8個交易日股價實現了翻倍增長。

甚至連看似跟AI關係不大的知乎,也一天之中股價漲幅超50%,創下在港上市以來股價新高。

有意思的是,一些機構和公司的大股東們卻「靜悄悄」地減持了。在這場資本盛宴中,鐮刀已開始收割了?

01

ChatGPT引發了全民大討論,相關話題閱讀次數上億。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特此感謝!)

前世界首富、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盛讚ChatGPT。他在公開訪談中評價:ChatGPT的歷史意義重大,不亞於PC或網際網路誕生。

昨天蜜姐與朋友吃飯,也被問及到底什麼是ChatGPT?

Chat即聊天,GPT是一種預訓練語言模型(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的縮寫。

簡單來說,ChatGPT就是一款聊天機器人,是能創建真實對話的深度學習模型。

去年11月,OpenAI公司發布了ChatGPT這款對話式AI模型。

相比以往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有記憶能力,能夠實現連續對話,更讓市場興奮的是其深度學習能力和創作能力。

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黃民烈認為,ChatGPT已經超出了80%甚至90%人(類)的對話能力。

它上線5天就獲得了超百萬粉絲;上線兩個月,月活用戶突破1億。

除了聊天,由人工智慧技術驅動的ChatGPT,還能通過學習、理解人類各種語言來進行寫作郵件、文案、代碼及翻譯等。

蜜姐看了不少ChatGPT的對話,雖然有些回答是「聽君一席話」等於「聽君一席話」,沒有什麼實質內容,但邏輯和語言都較為通順。創作詩歌也有錯得離譜的答案。但其不少回答還是讓人驚艷,甚至能回答簡單的哲學、中醫問題。

02

跟隨ChatGPT躺贏的公司,邏輯何在?

華西證券、太平洋證券、華泰證券等紛紛發布研報,認為ChatGPT發布有望掀起AI產業新周期。

在全民熱議的浪潮中,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巨頭均宣布有相關項目在推進。垂直領域的網易有道、科大訊飛等也稱,將推動類ChatGPT與教育類產品結合。

華西證券研報將與ChatGPT相關領域受益公司分為三類:

1、具備自研AI處理器的廠商,如寒武紀、商湯、海光信息;

2、具備AI算法商業落地的廠商,如科大訊飛、漢王科技、拓爾思、海天瑞聲、虹軟科技、雲從科技、格靈深瞳;

3、AIGC相關技術儲備的應用廠商,如萬興科技、中文在線、閱文集團、崑崙萬維、視覺中國。

而華泰證券則從AI產業鏈劃分,認為有4大環節上的公司有望受益,主要是:算力基礎設施、基礎模型研發、模型優化與改進和應用軟體(如下圖)。

圖片來源|華泰證券(特此感謝!)

在此,蜜姐要鄭重提醒蜜友們,各家研報分析並非薦股,作為了解學習的資料可以,但投資需謹慎。

目前,不管這些公司相關的研發和產品到底推進得如何,股價是先漲為敬。

此情此景不少關注股市的蜜友應該頗為熟悉,曾經的虛擬貨幣、元宇宙都曾如此風光過。

蜜姐以知乎這類躺贏型選手為例,來簡單分析下資本對相關概念股的亢奮。

03

知乎2011年1月正式上線,2021年3月赴美上市,2022年4月回港上市。

從業務來看,知乎是一個在線內容社區,主要做知識問答。

其收入來源包括:廣告、付費會員、內容商業化解決方案及其他收入等。

2022年中報披露,去年上半年,知乎的總收入為16億元,同比增長41.4%。但其中主要收入之一的廣告收入卻在下滑;付費會員的收入4.93億元,倒是同比大增了75.1%。

圖片來源|知乎財報(特此感謝!)

收入增長的背後是知乎用戶的增長,期內其平均月活躍用戶1.04億,同比增長15.7%;平均每月付費會員770萬人,同比增長75.8%。

但用戶增長的代價不菲。

2022半年報披露,6個月,其銷售及營銷開支高達10.39億元,同比增長31.5%。主要用於吸引新用戶和加強品牌知名度推廣及廣告開支。而同期用於研發的費用僅為3.91億元。

此外,為了用戶擴展和豐富內容供應,知乎同期的毛利率46.6%,同比下滑了11.5個百分點。

上述因素疊加在一起,持續虧損不可避免。

2022上半年,知乎的經營虧損11.09億元,虧損幅度同比擴大約60%;凈虧損11.01億元,虧損幅度同比擴大70%。

東方財富網統計的財報數據顯示,2019—2021年,知乎凈虧損分別為10.04億元、5.18億元和12.99億元,3年累積虧損超28億元。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網(特此感謝!)

上線十餘年,知乎仍然未能解決賺錢的問題。

再來看此次大火的ChatGPT如何讓知乎躺贏的?

原因是2月8日,微軟集成ChatGPT技術的新版必應上線,有投資者發現,其回答中不少答案竟然來自知乎。

據此,有投資者樂觀估計,知乎未來可能成為ChatGPT中文語料底層,由此獲得更多流量及關注。

有意思的是,知乎問答的內容著作權並不屬於知乎,而是回答的作者,如ChatGPT未經授權大量引用相關內容,無論是ChatGPT還是知乎,都可能面臨相關著作權的訴訟。

此外,再看一個角度。

如果用戶能輕鬆從ChatGPT獲得答案,為何還要費力下載一個知乎?

正如證券時報報道所言,知乎有可能是被ChatGPT「革命」的對象之一。

目前,漢王科技、雲從科技、海天瑞聲等ChatGPT「概念股」因股價大漲,已受到了監管部門關注。

而漢王科技的4家機構持有者中,有3家近期都在「悄悄」減持套現。

同樣股價受益的智能自控、神思電子等,近日也發公告,其部分股東在減持股份,甚至是已減持完畢。

一個新概念的興起,有人在想抓住風口,有人已趁熱套現離場。鐮刀和韭菜們都同樣積極。

版權聲明:本文系閨蜜財經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