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到五十九,三地別留久」,說的是哪「三地」?

2023-01-31     有畫說藝術

原標題:俗話說「人到五十九,三地別留久」,說的是哪「三地」?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這是孔聖人說過的話,千百年來都被當作是指導人生的金科玉律。

人活到四十歲,要有自己的主見和判斷,不能遇事就迷惑,活到五十歲的時候,要能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和格局有多大,比如什麼地方該去,什麼地方不該去,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心裡都要一清二楚;

俗語

而到了六十歲就應該做到心平氣和地接受所有的聲音和意見,哪怕是批評和指責,都能正確地予以對待。

孔子是聖人,這些他或許可以做到,但是這世界上這麼多凡夫俗子卻未必都能活得像孔子那樣明白,很多五六十歲的人,活了大半輩子卻依舊不知道自己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甚至連哪些地方該去哪些地方不該去都弄不清楚,所以古人有句告誡的俗語說「人到五十九,三地別留久」,就是說過了五十九歲以後最好不要去三個地方,說的是哪三個地方呢?來聽一聽有沒有道理。

俗語

五十九歲,是一個剛好臨近退休的年紀,基本上算是「准退休」的狀態,所以通常來說幾乎不存在工作壓力,而且閒暇時間也很充裕,這人只要一閒下來,就容易產生失落和焦慮的情緒,所以就需要積極參與各種各樣的活動來充實自己。

不過,俗話說「人到五十九,三地別留久」,有些活動還是少參加為妙,比如這第一種,就是「酒局」,有酒局的地方咱們要少去,即使非參加不可,也不要久留。為什麼呢?因為你都馬上要退休了,何必還去參加這些毫無意義的酒局呢?

俗語

當然同事朋友替你慶祝一下,大家真情實意地喝一杯這種另當別論,其他的酒局,除了傷身以外實際上對你來說已經毫無意義,很多酒局只是場面上的熱鬧而已,等你真正退下來,如果還有人願意陪你小酌一杯,那種酒才能喝出真滋味。

第二個別久留的地方,是牌局。牌局,是很常見的一種社交娛樂活動,別說老年人,就是年輕人也很喜歡參與。經常玩牌的人大概都有個共同點,玩的時間越長,下的注慢慢就越來越大,玩小了會感覺沒意思, 而且這東西容易讓人沉迷,很多人退休以後就專注於各種牌局,其他活動一律沒有,如果想一想,人生還有那麼精彩,你卻把自己困在牌局之內,多可惜呀!

俗語

五十九歲以後,第三個不要久留的是五光十色的夜場。有人說人生得意須盡歡,趁著還有機會享受一下聲色犬馬,見證一下人間繁華。

但是你想過沒有,五十九歲這個年紀其實很尷尬,上有七八十的高堂,然後下面可能還有沒完全獨立的兒女,還有整日忙裡忙外不辭勞苦的老伴,想想他們,你還忍心在夜場縱情聲色嗎?

俗語

緩解壓力的方式有很多很多種,而混跡流連於夜場,是最對不起家人和自己的一種方式,實際上是在放縱自己,只不過美其名曰「釋放壓力」而已。

當然了,也不是說這個人到五十九就這也不能幹那也不能去,人總要有放鬆和娛樂的時候,只是我們可以去找一些更健康更有價值的活動,多參與一些修身養性的事情,這樣才能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d7fbff4150df4627cb51b94291c8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