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森武評三國」第9評】
中山靖王喜好酒色,劉備為何要自稱是他之後?‖老家許昌
文‖楊森武
《三國演義》貶曹褒劉,稱曹操為奸雄,劉備為英雄。全書始終把劉備作為封建正統的代表人物來描寫。在書中,劉備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我乃中山靖王之後。」
中山靖王是個什麼樣的人物?為什麼劉備要這樣自我介紹呢?
《史記》載:中山靖王劉勝,是漢景帝劉啟的兒子,漢武帝劉徹的異母哥哥。公元前154年,漢景帝把常山郡分置中山國(今河北省定州市),將劉勝分封為中山靖王。劉勝在位42年,一輩子喜好酒色,在社會和經濟上毫無建樹。
「勝為人樂酒好內,有子枝屬百二十餘人。」算他十三歲結婚,到五十三歲死,平均一年要生三個孩子,別的沒本事,造人的本領誰也比不上。
這一百二十多個劉姓子女,分散在各地,一代接一代地傳下去,傳到劉備,已經過了三百多年,說起血緣關係,已經稀釋得如清水一般了,自稱是劉勝的後代,似乎八桿子都打不著。
在中國封建社會裡,人們常以歷史上有顯赫地位和名望的本家人物為祖先來編寫族譜,比如李姓以老子,孔姓以孔子,劉姓以劉邦等來編寫本族家譜。劉備家在涿州(今河北省涿縣),便以劉勝為祖先來編寫家譜。
雖說時間久遠,血緣關係已不足考究,但祖先是皇族,這在社會上,也是地位和血統的象徵。所以,劉備自我介紹是中山靖王之後,並不是因為中山靖王如何了不起,他目的是表明自己並非平民百姓,是有著高貴血統的皇族後裔。這樣的自我介紹,在封建正統論盛行的社會裡,很容易得到人們的認可和擁戴。
在當時群雄爭鬥的形勢下,曹操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備則可以打著除奸興劉匡扶漢室的旗號,名正言順。可見這樣的自我介紹是何等明智。至於劉勝是個什麼貨色,其實並不重要。
據《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劉備的先祖劉貞封涿縣陸城亭侯,祖劉雄、父劉弘也曾做過小官,但很早就家道沒落了。劉備少年喪父,母子靠織席賣草鞋過日子。
劉備雖然貧窮,但很有志向,加之他生有異相,很多人都看好他。
據載,劉備身高七尺五寸(約一米七三),「垂手下膝,顧自其耳,少言語,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劉家「東南角籬上有桑樹生高五丈余,遙望見童童如小車蓋,往來者皆怪此樹非凡,或謂當出貴人。」劉備「少時,與宗中諸兒於樹下戲,言吾當乘此羽葆蓋車。」
劉母也很看重兒子,在劉備十五歲那年,就讓他和同宗的劉德然、公孫瓚一起出門,投奔到九江太守盧植處學習和效力。黃巾之亂中,劉備拉起了一支人馬,開始邁出了他政治和軍事生涯的第一步。
劉備很清楚,像他這樣貧窮人家的青年,想要在亂世有一番作為,僅求個一官半職,或是嘯聚山林當個山大王,都不是他的志向。他最終目的還是想和他的先祖劉邦一樣,從一個小小的亭長起事,亡秦滅楚,最終一統天下。
為了逐步實現政治抱負,他進行了三項工作:
一、打造名片:漢中山靖王之後。
二、樹立旗幟:匡扶漢室,除奸興劉。
三、施政綱領:實行仁政,愛民親民。
有了這面旗幟,劉備身邊很快就聚集了一批英雄豪傑,關羽、張飛、趙雲、簡雍等一批武將謀士。有了這張名片,陶謙便三讓徐州,使劉備有了第一處根據地。和呂布翻臉後,劉備投奔了曹操。曹操把他推薦給漢獻帝,獻帝聽說他是中山靖王之後,馬上查族譜,果真如此,按輩份稱其為皇叔——這等於在這張名片上又鍍了一層厚厚的金。
因為是皇叔,劉備背叛曹操後,去荊州投靠劉表,「劉表郊迎,以上賓禮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三國志》)
劉表是東漢末年名士,任荊州牧,也是皇室宗親。得知劉備來投,為表示隆重和尊敬,出郊遠迎。你看這皇叔的魅力有多大!不光遠迎,還給他增加了兵馬和新野這塊根據地。到了新野,徐庶和諸葛亮先後加盟,劉備如魚得水,在赤壁之戰後,取得了荊州,邁出了關鍵性的第二步。
在荊州,孫、劉兩家繼續維持聯盟關係,因為他是皇叔,年輕美麗的東吳郡主孫尚香也樂意嫁給年過半百的劉備當老婆;有了荊州這塊寶地,劉備的目標又盯住了兩川;因為這張名片,漢室宗親益州牧劉璋,修書給劉備,稱自己是族弟,呼劉備為宗兄,請求劉備帶兵入蜀北進剿滅張魯。
劉璋哪裡知道,劉備和諸葛亮早在隆中時就謀定要奪取兩川,如今請劉備入蜀,無疑是引狼入室。結果是劉備帶兵入蜀,尋機會和劉璋翻了臉,兩位同宗弟兄開了戰,劉璋打不贏,投降了他這位宗兄。這是劉備關鍵性的第三步。
不久,劉備又取得了漢中,自稱漢中王;魏主受禪代漢後,劉備便在益州稱帝,史稱蜀漢先主。
劉備,因為他是「中山靖王之後」而得益,最終成為蜀漢的開國皇帝;而劉勝,這個只會造人的中山靖王,卻跟著他的後人出了名。歷史就是這麼會開玩笑!
【作者簡介】楊森武,湖北人,畢業於華中師大中文系,就職許昌,為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出版有長篇小說《百里碑》,短篇小說集《口碑》、《戲神》等。
1、本文由作者授權發表,文責作者自負,如有侵權,請通知「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本文作者觀點不代表「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場。
2、文圖無關。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攝影者或原製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本文所用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本公眾平台立即刪除。
3、「老家許昌」版權作品,轉載或投稿請發郵件至hnxc126@126.com 。
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情懷、溫度、味道!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