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年交」雙女主背後是女性劇的B面|對話《我的助理不簡單》主創

2023-11-14     娛樂資本論

原標題:「忘年交」雙女主背後是女性劇的B面|對話《我的助理不簡單》主創

「在任何時候都要有重新開始的勇氣。」

《我的助理不簡單》海報上有這樣一句很讓人動容的Slogan,作為一部講述現當代女性真實困境的故事,聽到已經可以為很多女性提氣了。近三四年的影視劇市場,這類極具現實感的「她題材」並不小眾,但為什麼連11年不曾主演電視劇的鄧婕都為之吸引重返熒幕?

因為這部「雙女主」直接打破了很多觀眾對女性劇的刻板印象,不止討論「30+」這一個年齡層女性的故事,也不止討論與之相近的年齡層女性,而是直接把30歲的姜甜和60歲的吳敬芳「湊」到了一起,玩了一把「忘年交」的雙女主,有著倍數年齡差的兩個人,在各自人生都需要重新開始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擦出什麼樣的火花?難以想像。

剛剛在愛奇藝、騰訊視頻、江蘇衛視、浙江衛視聯播的女性溫情生活療愈劇《我的助理不簡單》,是由愛奇藝出品,稻草熊影業、樂本文化聯合出品,丁培執導,王子文、鄧婕領銜主演,白敬亭特邀主演。和市面上大多數都市女性婚變再出發的「她題材」相比,這部劇從第一集就脫開了婚戀問題,更多的是一些回歸女性本身的探討。

這個發生在蘇州老城區的女性生活故事,在各路流量劇里像一股清流,多次登頂CSM64城4+收視榜,3次拿下貓眼喜劇電視劇熱度榜周冠,並多次躋身骨朵全劇集和電視劇排行日榜、雲合霸屏熱播日榜、Vinkage 電視劇日榜等第三方權威數據榜單 TOP 1。

如何在幾乎成熟的「她題材」賽道中做出如此創新?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特別對話了該劇主創團隊,包括編劇陳笑、張玉、柒七,導演丁培以及主演鄧婕老師,「全女班」團隊的一些親身感受貢獻了不少新的視角,她們更想藉此機會,用影視創作與這個世界來一場不一樣的對話。

從「雙女主」到「群像」,小城女性的多重樣本

熒幕中的女性現實劇通常不會只有一位女主,有多樣本展現中年危機的,也有多年齡層立體展現女性危機的,年齡跨度常在10歲左右。

如果說20歲、30歲、40歲之間存在的是社會經驗的不同,那麼60歲相比30歲甚至存在了過盡千帆後對自己生活節奏有著不同把控的更高角度的心態,想做大反差的兩個人,想從互相質疑、針鋒相對開始,這個倍數年齡差最好不過。

「你有想過你60歲是什麼樣子嗎?」30多歲的女導演丁培內心被觸動。聽說了這個設定的人都會下意識地覺得「國外經常會有,國產劇里沒見過」,所以整個團隊也幾乎都是被這個點子吸引的。

30歲的姜甜有著三位年輕編劇自己身上很多的影子,其實也濃縮了很大一部分25歲到35歲之間「北漂」事業型女性的影子,對事業熱愛、在職場碰壁、被生活擠壓,是很多女孩子「照鏡子」就能看見的那種人。

在大城市的工作與家鄉創業之間應該選哪一個?在被社會磋磨後應該學會圓滑還是不低頭不服輸?播出期的彈幕和評論里常有爭執,編劇陳笑直言,「幸好大家的聲音不太一樣的,人就是會形形色色各不相同,如果都偏向於某一種聲音,我反而會懷疑我們自己寫的是不是出了問題。」

其實除了姜甜在整部劇里一以貫之的執拗是編劇們對她「不失性格底色」的期望,她大部分所遇困境會讓熒幕前的「姜甜們」覺得真實到可怕,一些成年人的壓抑很難不讓人共情。但電視劇再現實,始終要承載部分「娛樂」的職能。

當吳敬芳出現時,被寄託了更多30+的主創團隊們所期待的自己60歲的模樣,也是期待的長輩的樣子,編劇張玉自知「我們生活中很少遇見吳敬芳這樣的人」,她更像理想中的人,情緒穩定、積極樂天、勇氣十足,是被年輕人寄託了很多美好的形象。

「我們期待有吳敬芳這樣的長輩在身邊,給予我們很強的情緒支撐,在我們生活一地雞毛時給我們溫暖。」

久未拍戲的鄧婕就是被吸引,覺得自己和吳敬芳如此相似。鄧婕坦言,「除了沒有她這麼社牛,但也非常羨慕。」主創班底也都認同,覺得吳敬芳與鄧婕之間大概就是互相注入靈魂的關係。

雙女主的形式在過往也難免落入過不少窠臼,就好像姜甜和吳敬芳的關係最初也不乏母女、祖孫一般傳統的代際關係,但編劇們不希望媽媽、奶奶、妻子這樣的家庭身份成為吳敬芳的枷鎖,也不希望用吳敬芳彌補姜甜缺位的母愛這麼簡單概括兩人的情感關係。

「姜甜和吳敬芳都應該是自由的,可以勇敢做自己的;她們之間的關係也應該是更純粹的,從陌生人到惺惺相惜的。」

當然,一部優秀的女性劇會出現很多不同的女性模樣。比如編劇柒七最為共情的林小小,是很多人的小城家鄉里會有的最普羅大眾的女生朋友,不管多大都被父母看得很緊,銀行的工作就是她們能一眼望到頭的事業歸宿。

與之對照的是吳敬芳的親姐武敬芬,在國外再婚創業經營中式餐廳,與兒子周業聞保持著「日常視頻通話見」的距離感則顯出一位更懂得母子之間自由分寸的母親。吳敬芳的老年閨蜜團里,家裡經營早餐鋪的社區工作者丁阿姨丁素娥和退休了還去學開車的王阿姨王萍,也都是享受自由快樂晚年生活的開朗銀髮族。

一樣的女性,百樣的人生,群像樣本的成功塑造真正用更廣闊的視角展示出了女性的多樣性。

現實困境下的「重啟人生」

有某一些人的人生軌跡就是和大多數人的經歷不太一樣,可能因病輟學多年再重回校園,可能非常年長了才重新需要工作,也有人在一個行業里深耕至中年突然被迫轉行……總之,都是一種充滿錯位感的「重啟人生」。

編劇陳笑、張玉在回憶這部劇的原點時,想起了總製片人之一的安容和她們提到的一些故事,是來自網際網路與身邊的見聞,極具新奇感讓創作者無法拒絕。

這種新奇的錯位之下是很多值得關注的社會議題和討論空間,往往有不少現實題材作品會直接以熱炒議題的「熱搜劇」形式出現,這部劇卻頗為「反套路」,以人物和生活切入,平和自然地帶出想要探討的問題。

「北漂」失敗後回到蘇州老家舊宅重新出發的姜甜,是當代返鄉創業年輕人中的一員,她的出發點是職場失意後被動導致的,這與主創團隊從大量前期調研里獲得不少略顯消極的「年輕人返鄉原因」有關。

始於消極,但不願就此消極,吳敬芳是為姜甜消解負能量的「另一半」:姜甜在家沒東西吃,吳敬芳會下一包速凍水餃正好兩個人分;姜甜在新公司被排擠接不到項目,吳敬芳會說,「為什麼要等公司給分項目?我們可以自己去找啊!」姜甜次次創業受挫,也都是吳敬芳一邊給她出主意一邊出去給她找新項目……

吳敬芳總是向陽的,花甲之年也熱情滿滿,姜甜一旦EMO就會被她瞬間照亮。60歲遭遇丈夫出軌的她本應該是面臨了女性人生中最大的苦難,可是她當機立斷地切割了負能量來源,第一集便果斷申請離婚,所以很快原地「重生」。

編劇們為姜甜和吳敬芳安排的工作是室內設計師,一份「舊屋換新家」的工作,隨著房子的翻新,很多家庭也就此體驗「新生」。

而近兩年不斷出現銀髮群體作為主人公的年輕態影視作品,且處於創新階段所以幾乎每一部都帶來了全新的視角,該劇也不例外。在吳敬芳的新生活里,與其說有困境,不如說是讓年輕人看見銀髮人群朝氣蓬勃的另一面:即便60歲也可以學電腦、考駕照、接觸新職業。

老年人並不都是衰退的、遲鈍的,這是這個故事想傳遞給年輕人的。編劇陳笑以曾經退休初中老師的母親為例,退休之後零基礎學攝影,現在已經參加影展了;編劇張玉表示對於吳敬芳考出駕照坐進自己車裡反問姜甜「我為什麼不能坐主駕」這一情節至今非常喜歡,因為她想通過吳敬芳讓年長的老人們都知道,每個人都要做自己人生的主駕。

編劇柒七認為,就連最普通的女生代表林小小,在「家人既是鎧甲也是枷鎖」的高壓環境中成長,也一步步爭取自己興趣的播客事業和想要的獨立生活,最終得以與父母和解。手藝過硬卻常因年輕不被信任的裝修工張小秋、努力振興家族舊家具廠的小老闆賈謙、通過33號工作室的設計「舊屋換新家」的每一個家庭……故事裡的每個人,遇見困難,打破困難。

丁培導演直言,「這裡或許沒有爽劇主角的逆風翻盤,現實生活中的人生大多是險阻,但只有經過磨礪才能有所經驗,抱著勇氣和期待,才會增加動力,最後經驗加動力,讓我們在自己的路上慢步前行,重要的還是永不言棄。」

畢竟,誰說只有世俗定義里的成功這一種?每一位個體的人,都有權力定義自己的人生,忠於自己的自由,成就不一樣的可能性。

反內耗、煙火氣、沒反派,另一種「療愈」的方式

「我們做的一定是生活劇,不是職場劇、不是創業劇、不是家庭劇。」

正因為是生活劇,有「很現實」的姜甜,有「很理想」的吳敬芳,她們碰撞在一起就出現很多自然而然會在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在蘇州老城的巷子街里不斷上演,又總與觀眾以為會在都市劇里看到的不太一樣。

比如主角們有創業奮鬥為街坊鄰里做家裝翻新房的故事,卻次次無法順利,主觀上想「卷」一下,客觀條件反覆磋磨著她們的性子;比如姜甜又為此想要惱怒,吳敬芳又根本不會給她時間多想,帶她去跳廣場舞,或者去做其它事情分散了精力,就沒有精力再對自己「內耗」;比如王子文與白敬亭這樣被觀眾期待著會生出一些精彩愛情故事的CP,沒想到只是從破鏡重圓走向了水到渠成,愛情就像這部劇的佐料,淺淺地出現在姜甜和周業聞、林小小和鄭前並肩走在老街的生活瞬間。

「生活不就是這樣的嗎?卷不動、耗不起、愛情不會轟轟烈烈,甚至不會出現一個總是跟你對著乾的大反派,你人生的『反派』只有自己,你要不斷較勁兒的也只有自己。」編劇們這次就是摒棄了戲劇化的做法,沒有經典戲劇的三幕式創作,對創作習慣也做了一次挑戰。

好在也是因為不內耗、沒反派,加上蘇州老城的自帶的煙火氣,老城的街道沒有那麼寬,人心之間的距離也就縮短了許多,抬手打個招呼都是自幼熟悉的街坊鄰里同學朋友,有周業聞和鄭前堅持做下去的解壓館,編劇們用「萬能」的美食細節助力,導演用蘇州古意融合現代人文感,讓整個故事氛圍也就鬆弛了下來。但也不是要躺平,而是形成一種很新的「療愈」風格,是認清了「不論結果、努力就好」的暢快淋漓。

從倍數年齡差的雙女主人設到另類療愈的風格調性,一部生活流的原創劇,兩位性格各走極端的女主,三名非常年輕的編劇,許多女性創作者組成的班底,這部劇無疑是典型性創新故事,新穎並承擔相應風險。

所謂良駒還需伯樂識。在流量開道的大環境下,想出創新之作,不僅需要敢為人先的勇氣,更需要獨到的眼光、理性的評判、詳實的調研、專業的支撐以及強大的試錯資本,而這些恰恰正是出品方稻草熊娛樂的強勢和優勢。稻草熊娛樂從創建伊始,就一直在打破行業壁壘。

在電視劇播出模式上,率先開創了「先網後台」的播出模式(該模式現已成為電視劇播出的主流模式之一);在影視劇創作中,僅2023年,由稻草熊娛樂出品播出的古裝劇《浮圖緣》不僅在國內平台熱播,更在海外播放登頂全球top1,千年奇幻愛情劇《請君》在24小時內突破愛奇藝熱度值9000+,刷新紀錄。

此外,由稻草熊娛樂出品的原創諜戰懸疑年代劇《哈爾濱一九四四》、仙俠玄幻劇《四海重明》、現實主義懸疑刑真劇《烏雲之上》等數部劇集都已整裝待發。

稻草熊娛樂此次能擔任《我的助理不簡單》的出品方,是志在創新、目標一致、不走尋常路的制、創雙方共贏的選擇。

除此之外,導演丁培與陳笑、張玉、柒七三位編劇在與稻草熊的團隊合作時,除了得到專業的內容反饋意見之外,也感受到了極大的尊重和創作的自由度,是一次非常舒適的鼓勵式創作過程。

療愈的創作帶來療愈的故事,陳笑感慨,「現在回看這部四年前就開始創作的作品,我好像在和自己交朋友,也在試著和這個世界交朋友,我變得更加柔軟有包容性,我也切切實實地成長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bf4d0e2ee988999faddddffd3beee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