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1月11日被年輕人戲稱為「光棍節」,到後來則有了購物狂歡的意味,成為了「剁手節」,其實這個日子對於解放軍來說,還有著特殊意義,因為這一天是我國空軍的生日。
01
與共和國同齡的中國空軍,在朝鮮戰場上,讓美國人結結實實地吃了一驚,在兩年多的時間裡,我軍共擊落了敵機300餘架,雖然當時有一部分是蘇聯飛行員擊落的,但美國遠東空軍司令和參謀長都表示,搞不明白為何中國空軍似乎一夜之間就崛起了,為什麼中國人好像一個晚上就能學會搏鬥技巧似的,就能與強大的美軍進行空戰了?
他們怎麼也搞不懂,中國人是怎麼做到的?說到空軍,就必須要提到這樣一位將軍,空軍的發展壯大離不開他的努力,他就是開國上將劉亞樓。
劉將軍是空軍的第一位司令員,曾經獨立指揮過幾十萬人作戰的他,在我軍的很多重要時刻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劉亞樓不但實戰經驗豐富、革命意志堅定,還是全軍屈指可數留過洋的指揮員,絕對是我軍中的佼佼者。
讓劉亞樓出任空軍司令員,顯示了毛主席和中央過硬的眼光,他沒有辜負期望,用出色的戰績來回報這份信任。劉亞樓還名列世界十大空軍人物,他的軍事理論和指揮藝術,不僅對我國,對世界軍隊建設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
這樣一位戰功卓越的將軍,在解放後回鄉探親時,一位老鄉僅說了一句話,就讓他沉默不語,這是怎麼回事呢?要弄清這段故事,還得從劉亞樓小時候的經歷說起。
劉將軍1910年出生在福建武平,家裡很窮,母親生下她的轉天就去世了,父親實在無力撫養他,村裡的一位姓劉的鐵匠收養了他。養父對他很好,看這孩子聰明,寧肯自己的親生骨肉不上學,也要供他讀書。
1926年,中學輟學的劉亞樓回鄉做了小學老師,在校長的影響下,他開始接觸到進步思想,投身到革命中去,之後就成為當地進步青年中的領袖人員。1929年,劉亞樓入黨,同年9月,成為紅軍的一員。1932年時,23歲的劉亞樓已經是紅2師的政委了。
劉亞樓出色的軍事才能是在紅軍反「圍剿」的戰鬥中逐步顯露出來的,在這一時期,可以說他是屢建奇功,特別是在第一次反「圍剿」時,一招回馬槍拿下了張輝瓚,得到了毛主席的嘉獎,特意將張的手錶作為戰利品獎給了他。
02
劉亞樓作戰勇猛,幾次出生入死,最驚險的是在1931年的一次戰鬥中,他受了重傷,戰友們以為他犧牲了,都將他裝進棺材了,幸虧被其他同志發現他還有呼吸,經過搶救才終於將他從死神手裡搶了回來。
長征時,劉亞樓被任命為紅1軍團紅2師的政委,帶領手下的戰士們一路上披荊斬棘擊破了敵人的重重封鎖線,突破烏江,翻越夾金山,為全軍踏出一條路來。他們的表現得到了毛主席及黨中央的肯定。
長征時期有多難有多危險,我們都非常清楚。不但要克服惡劣的自然環境,還有窮追不捨的敵人,戰士們就是憑藉頑強的意志才能戰勝一個又一個的困難。當初包括劉亞樓在內,全鄉投身革命的一共有27人,但最終活下來的只有他一個。
1953年,劉亞樓回到家鄉探親,其中一位老漢喊著他的小名兒,詢問自己的兒子現在在哪兒,看到老漢的面龐,聽著熟悉的鄉音,劉亞樓不禁熱淚盈眶,老漢的兒子在長征期間就犧牲了。
老漢聽後一言不發,只是嘆了口氣就轉身離開了,望著他佝僂的背影,劉亞樓心如刀割,那些犧牲的同志們,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
之後,他親自挨個登門向那些烈士家屬們道歉,這位鐵血將領,看著那些痛不欲生的家屬,早已經淚流滿面。
經過這次之後,劉亞樓再也沒有回過老家,面對那些犧牲的戰友,他無以為報,只有加倍努力地為國家和軍隊建設奉獻一生,才是最好的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