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指數報告!北京、成都科幻總體發展水平屬第一梯隊

2024-10-19     川渝本地消息

10月18日

由中國作家協會支持指導

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的

「天問」華語科幻文學大賽成果發布會

在成都科幻館雨果廳舉行

發布會上

《2024中國科幻城市指數報告》

正式發布

該報告由中國科幻研究中心、成都高 質量發展研究院、深圳科學與幻想成長基金聯合研製。受報告研製方委託,南方科技大學教授、中國科幻研究中心特聘專家、大賽決賽首席評委吳岩現場對相關內容進行闡述。

吳岩表示,希望通過構建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全面、客觀地揭示不同城市在科幻發展水平上的差異與特點,為城市的科幻發展、互鑒提供參考。

據悉,《2024中國科幻城市指數報告》綜合考量了經濟基礎、科技創新、文化消費以及政策環境等多方面因素,選擇我國2023年度GDP破萬億元的26座城市作為研究評價對象。

在指標設計上,該報告設計了「科幻產業發展」「科幻文化傳播」「科幻融合能力」三個一級指標;在一級指標下,設有「科幻相關政策文件數量」「科幻影視消費力度」「科幻作家數量」「科幻圖書出版數量」「科幻活動數量」等二級指標,以此多維度、立體、系統地衡量城市科幻發展水平。

總體發展水平:

北京、成都領先於其他城市

報告顯示,在城市科幻總體發展水平方面,排行前十的城市依次為北京、成都、上海、南京、深圳、杭州、重慶、廣州、武漢、長沙。北京和成都領先於其他城市,屬第一梯隊。其中,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具有得天獨厚的經濟、文化、人才等基礎條件;成都擁有悠久的科幻文化底蘊,享有「科幻之都」的美譽,且是中國第一個、亞洲第二個舉辦世界科幻大會的城市。

「成都科幻產業在去年世界科幻大會後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科幻產業總體營收達到了235.21億元,較上年增長17.49%,體現出了良好的增長動力。」成都高質量發展研究院院長魯立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高速增長的背後,是頂層設計的不斷完善、產業生態的不斷優化以及市場活力的不斷激發。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秘書長、中國科幻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陳玲表示,成都科幻產業成為支撐全國科幻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其中閱讀、遊戲、衍生品呈現出顯著優勢。她告訴記者:「成都科幻閱讀產業增速明顯加快,營收達2.46億元,同比增長272.73%;科幻遊戲是帶動成都科幻產業發展的核心動能,占成都2023年科幻產業總營收的87.9%;成都科幻衍生品產業也持續領跑,以科幻IP為核心的衍生品開發路徑日益成熟,2023年成都科幻衍生品產業營收達到8.50億元,逆勢增長35.35%,高於全國增速87.65個百分點。」

從區域分布看,科幻發展水平較高的城市呈現出以京津、成渝、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四大城市群為代表的區域化發展格局。

以京津雙城為核心的城市群,憑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豐富的產業資源,已成為科幻產業的關鍵發展區域;以成渝雙城為核心的西南城市群,憑藉其悠久的科幻文化積澱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為科幻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沃土;以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為核心的長三角地區已形成了以科幻內容產業和科幻休閒旅遊業為代表的格局,科幻影視和科幻遊戲發展表現亮眼;粵港澳大灣區則在科幻動畫、遊戲以及科幻衍生品製造等領域展現出強勁增長勢頭。

指標維度:

成都呈現出科幻文化傳播優勢

不同的城市在不同的指標維度上呈現出不同的優勢。北京在科幻產業發展維度上的得分顯著高於其他城市,深圳在科幻融合能力維度上的得分位居首位,而成都在科幻文化傳播維度上的得分相對較高。

陳玲表示,成都擁有豐富的科幻創作資源和深厚的科幻文化氛圍,她認為,成都應該進一步發揮科幻文化傳播方面的優勢,築牢科幻出版產業基石,構建集作品創作、出版發行、授權改編等環節於一體的科幻出版生態產業鏈,持續擴大優質科幻作品供給,充分發揮科幻出版的多功能價值。並持續通過打造體驗型活動,塑造科幻文化氛圍。

魯立文認為,成都在科幻領域有三個標誌性的優勢,一是高度富集的科幻文學IP資源,成都的《科幻世界》已經形成了極為龐大的科幻書系,從成都還誕生了銀河獎等諸多科幻文學獎項,包括此次中國作協指導、成都市政府主辦的「天問」華語科幻文學大賽的舉辦,都是成都進一步引聚科幻優質IP資源的強大動力;二是高速成長的文創產業優勢,成都的文創產業正處於高速發展期,去年增加值突破了2500億元,同比增長13.9%,占GDP的比重達到11.65%,整個文創生態正在實現能力躍升,給科幻的融入提供了沃土;三是門類齊備的製造業體系,當前,成都明確提出「工業立市、製造強市」,為科幻概念在前沿裝備技術環節的實現奠定基礎。魯立文表示,成都應該科學運用好這些資源優勢,抓好IP轉化運營、「科幻+文創」融合發展以及面向未來的製造業技術革新,推動科幻產業高質量發展。

魯立文表示,成都科幻產業未來發力點是要「強優勢、補短板」:「IP產出強,就要進一步加強對內容創作人才的培養,並做好匹配的運營轉化生態,從根本上使成都成為科幻創作核心的高地;文創產業發展動能大,就要在科幻的融入上下功夫,把影視、遊戲、文旅的優勢,都切實轉化為科幻的優勢;製造業發展潛力大,就要努力實現科幻與未來產業的同發展、同部署,在前沿技術的攻關突破上下功夫。」

此外,魯立文還提到,要注重對整個產業生態的培育和保護,面向未來積極探索發展科幻教育等:「在推動科幻產業發展的道路上,要以精準的政策、活力的市場、不斷健全的理論體系和落實落地的產業研究,共同助力科幻產業行穩致遠。」

「未來,成都科幻產業可以基於閱讀產業IP資源優勢,進一步激發科幻影視與遊戲的創作活力,完善科幻衍生品生態體系,打造科幻文旅消費新業態。」陳玲說。同時,她表示應該持續推動成都科幻文化「走出去」提質增效,拓展、創新產業國際化合作路徑,持續提升成都作為「科幻之都」的城市品牌美譽度和顯示度。

成都商報-成都發布記者丨毛渝川 任宏偉

成都發布編輯丨王映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af0f9d812671e4194df064c36806a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