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倉健」楊在葆,銀幕上鐵骨男兒,如今女兒承父業學電影

2019-12-09     電影維度

2019年11月23日,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在廈門舉行,楊在葆、王鐵成、許還山榮獲「中國文聯終身成就電影藝術家」榮譽稱號。楊在葆說:「回顧這半個世紀,我最難忘的是1955年,我考上了上戲,報到的時候,身上沒有錢,是人民政府給我寫了一個證明信,證明家庭困難,學校給了我政府頒發的助學金,這個使我終生難忘。我終生感恩中國人民。」

楊在葆和王鐵成、許還山三位年過80的老演員獲得了這一殊榮,實事求是的說,他們絕對配得上這樣的榮譽。

楊在葆畢業於上戲,金雞和百花雙料影帝。因為當年曾在《從奴隸到將軍》、《代理市長》以及《血,總是熱的》等影視劇中扮演了很多硬漢的形象,而被觀眾稱為「中國高倉健」。

楊在葆,1935年6月25日出生於安徽省宿州市,1952年,楊在葆考取了宿城一中,在校期間擔任了學生會文娛部長,常組織周末晚會,並親自參加話劇《民主青年進行曲》、《方珍珠》等。

1960年,參演個人首部電影《紅日》。

1964年,出演根據周而復同名作品改編的傳記電影《白求恩大夫》。

1965年,在上海電影製片廠擔任演員,並與達式常合作主演了劇情電影《年青的一代》;同年,與李玲君共同主演劇情電影《這是我應該做的》。

1976年,與袁岳、王定華聯合主演劇情電影《江水滔滔》。

1977年,與潘軍、仲星火聯合主演根據郭澄清同名小說改編的劇情電影《大刀記》。

1979年,與張金玲合作主演戰爭電影《從奴隸到將軍》,在片中飾演始終追求真理、不屈從於惡勢力的羅霄將軍。

1983年,主演由文彥執導的劇情電影《血,總是熱的》,在片中飾演既能指揮全局、又善於身體力行的廠長羅心剛,該片根據同名話劇改編,以1979年中國經濟體制急需變革為背景,他憑藉該片獲得第4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第7屆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

1984年,與許還山共同主演劇情電影《雙雄會》,在片中飾演為人狡詐多變的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該片根據姚雪垠的長篇小說《李自成》改編。

1985年,自導自演劇情電影《代理市長》,在片中飾演敢為人民說實話、辦實事的代理市長蕭子云,他憑藉該片獲得第9屆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

1986年,執導由溫錫瑩、田華合作主演的劇情電影《黨小組長》。

1988年,與劉曉慶共同主演改編自曹禺同名話劇的劇情電影《原野》,在片中飾演粗野剛烈、勇於反叛的仇虎。

1998年,自導自演劇情電影《昨日的承諾》。

2002年,由其出演的戰爭電影《綏遠之光》上映。

2003年,出演由虎子執導的犯罪劇《終極目標》。

2007年,在古裝劇《臥薪嘗膽》中飾演吳王闔閭​。

不管是《從奴隸到將軍》中不屈從於惡勢力的羅霄將軍,還是《血,總是熱的》中處亂不驚的改革派廠長羅心剛,不管是《大刀記》一心報殺父之仇的梁永生,還是《原野》中那個集正氣、流氣和匪氣於一身的仇虎,楊在葆一直在演繹著各種各樣的硬漢形象。

這些形象不僅使楊在葆酣暢淋漓地實現著自己的電影夢,也為他帶來了中國電影金雞獎、大眾電影百花獎等權威獎項的最佳男主角榮譽。

在銀幕上,楊在葆是當之無愧的鐵骨男兒,但在真正的現實生活中,他的一生卻充滿坎坷——幼年喪父、中年喪妻,晚年又不得不面對兒子患上尿毒症的現實,「文革」還遭受過批鬥等等。人生有無數的無奈啊,可以說,他厄運連連。

楊在葆的第一任妻子名叫夏啟英,是他的高中、大學同學,也是演員同行,婚後生有兩個孩子。1983年,久病纏身的夏啟英患上尿毒症不幸去世。

第一任妻子去世多年以後,楊在葆與比他小22歲的陳麗明結婚。陳麗明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曾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演員,曾主演、參演《主課》《最後一個軍禮》《愛並不遙遠》《神行太保》《雙雄會》《代理市長》《黨小組長》《龍中龍》《末代皇帝》等影視劇,後棄藝從商。

如今,兩人婚後生下的女兒楊小卉也已經20多歲,目前正在美國舊金山學習電影製作。她也是楊在葆三個孩子中唯一一個學電影的。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現在的楊在葆,認為自己依然年輕,他笑稱自己就像個「80後」,對於新事物和社會潮流依然保持敏銳​。祝福楊在葆老藝術家身體健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V3R524BMH2_cNUgnJ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