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連續強降雨影響,淮河幹流水位迅速上漲。為緩解淮河幹流洪水壓力,7月20日,阜陽一天之內相繼啟用阜南濛窪蓄洪區和潁上南潤段、邱家湖、姜唐湖3個行蓄洪區。
洶湧的淮河水奔向行蓄洪區,沃野農田逐漸褪去無垠的翠綠,一座座莊台仿佛成了一個個「孤島」……
但生性堅強、樂觀、甘於奉獻的阜陽行蓄洪區人民並沒有被洪水嚇倒。隨著淮河潁上南潤段、阜南王家壩閘相繼閉閘,行蓄洪區內的洪水正在慢慢退去,受災群眾也積極開展生產自救,他們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阜南濛窪蓄洪區
7月25日,阜南縣王家壩鎮,雨後的天空蔚藍如洗,久違的陽光少了雲層的遮擋,顯得格外明亮。隨著洪水慢慢退去,這裡的人們正在積極開展災後生產自救!
目前,王家壩鎮通向所有莊台的道路均已清理完畢
25日下午5時左右,阜南縣王家壩鎮和諧村。69歲的貧困戶鄭繼光正拿著鐵鍬,剷除道路上的淤泥。
「黨的政策好,俺們吃不愁、穿不愁,日子過得很好,這次發這麼大水,俺們也沒有絲毫擔心過。」鄭繼光一邊說一邊干,不忘黨的恩情,洪水退去之後,他和村民們主動拿著鐵鍬前來清理路面。
這邊鄭繼光剛把淤泥、雜物剷除出來,那邊村民崔文強便立刻用高壓水管將淤泥沖走。「這條路,是解放莊台通向和諧村部的主幹路,今天必須打通。」崔文強說。這兩天,他們在清理路面,目前絕大多數的道路均已暢通無阻。
「王家壩鎮共有29個莊台和1個保莊圩,洪水來臨時,很多莊台便成了孤島,只能通過皮划艇、衝鋒舟進出。」王家壩鎮有關負責同志說。洪水退去之後,當地積極組織干群開展生產自救,目前通向所有莊台的道路均已清理完畢,群眾進出方便快捷。
不等不靠,受災群眾積極恢復災後生產
撒上一把上海青的種子,再用掃帚在泥土上怕打,將種子壓進泥土中,這樣的種植方法著實令人好奇。
「洪水剛剛退去,地里還非常潮濕,沒有辦法按照正常的種植方法種植,像我這樣做一樣種植出來。」李郢村村民郎茂輝說。現在撒上種子,不出三天即可出苗,十多天便可以吃上。
「老百姓的智慧是無窮的,這樣的種植方法確實可行。」王家壩鎮農業綜合站站長崔顯瑞告訴記者,種子本身較重,泥土又很潮濕,經過掃帚怕打之後很容易就進到土裡去了,再加之地里的水在漸漸下落,種子也會隨之下沉,這樣種植自然就和正常種植一樣了。
在田裡撒種子種植的遠不止郎茂輝一人。記者在道路兩邊看到,不少農民正在田裡播種。「出來點一些綠豆,不能讓地就這麼閒著。」村民邢慶光說。洪水退去之後,生活還要繼續。俺們都是種地的,不能眼看著地,啥也不種。
不等不靠,王家壩人經歷了多次洪災之後,愈發的堅強。
天剛一放晴,趙年義便來到了自己承包的水塘中,開著簡易的小船,向水中央撒龍蝦飼料。「希望龍蝦還在,雖然心裡知道希望不大。如果在,自然是最好的;如果不在,我也好抓緊去購買蝦苗,重新投放。」
洪水來臨前的有序轉移,讓災損降到最低
「擔什麼心啊,有黨在!俺們老百姓啥也不怕。」臨近傍晚,劉郢村村口,幾位村民坐在板凳上聊著家常,68歲的張恩敏大聲說道。
幾天前,劉郢莊台還是汪洋之中的一座孤島。幾天後,這裡通向的外界的道路早已打通。洪水退去,田歸田、路歸路、塘歸塘。張恩敏家的39隻大白鵝從莊台悠悠地走向莊台上的池塘邊,看著這群大白鵝,張恩敏的心情格外好。
「邢醫生,俺家的羊生病了,能給瞧瞧不?」看著村醫邢慶工走來,張恩敏開著玩笑說。
「老哥,這個我可不懂,俺只會給人瞧病。」邢慶工笑著回道。
33隻羊,39個大白鵝,在洪水來臨之前,就被安全轉移到了莊台上,一點損失都沒有……張恩敏自然有心情和大家開玩笑。
成立臨時黨支部,摸排走訪,統計損失,針對性幫扶
「馬書記,你好。這是俺們莊蔬菜包的發放名冊,你看下,可有誰還沒有發到?」阜南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主任馬奔,趕在洪水來臨前到達劉郢莊台,擔任這裡的臨時黨支部書記。連日來,一直和村民們奮戰在一起。
「前期主要是進行走訪,安撫情緒、統計需求、宣傳政策。現在洪水逐漸退下去了,我們還將繼續開展摸排走訪,尤其是對村民們的種養殖情況進行摸排,以便統計損失,作出有針對性的幫扶。」馬奔說。
行走在莊台上,分明可以感到這個莊台好像水洗了一般的乾淨,完全看不出受災的景象。「這兩天,幹部群眾們一起動手,對莊台里里外外都打掃了一遍。」馬奔說。
莊台全面消殺,醫生每天走訪兩遍,既巡診也問需
在此基礎上,村醫邢慶工和阜南縣醫院下派駐點的醫生張偉一起,還將莊台進行了兩次消殺,確保莊台衛生安全。「莊台上的68位居民,我們每天走訪兩遍,既巡診也問需,目前看,老百姓的各項生活都很好,吃穿不愁,健康也有保障。」張偉說。
天色漸晚。
陽光照在莊台上,老人們圍坐在一起嘮著家常,孩子們四處嬉戲,年輕的媳婦們趁著天晴,將衣服洗了又洗,曬了又曬,熟悉的生活正慢慢回來……
潁上行蓄洪區
隨著洪水逐漸消退,連日來,潁上縣堅持一手抓防汛防疫,一手抓生產自救,在推動居民生產生活秩序有序恢復的同時,全力做好災區防疫消殺工作,避免大災之後出現大疫,確保將災情影響降至最低。
「慢慢來吧,一切都可以好起來」
落日的餘暉還未褪去,潁上縣半崗鎮涼亭村養鵝大戶白國良駕著小船把水中最後一群鵝驅趕上岸。
眼前的平地在行蓄洪後變成了一片「汪洋」,白國良在心中暗暗勸慰自己:「廠房雖然沒了,但人只要安全,一切都能東山再起。」
白國良養鵝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洪水來臨前,他的養殖場裡養了4000多隻鵝。
隨著邱家湖水位不斷攀升,7月20日凌晨三點,村幹部通知村民們緊急撤離,眼看著廠房搬不走,白國良和妻子連夜在堤壩一側紮上幾百米長的圍欄,連夜將鵝趕到了圍欄里。
中午12時,邱家湖行蓄洪區開閘蓄洪,站在堤壩上,白國良眼看著奔流的淮河水迅即衝出,廠房隨即被淹沒。「說不難過是假的,鵝被大水沖走了幾百隻,廠房全部被沖毀,這下得損失十幾萬元。」白國良說。
但他生性樂觀,很快調整好心態,夫妻二人每天忙著喂料、趕鵝,認真對待每一個流程。「與養殖相比,我們起碼還有機會採取自救措施,慢慢來吧,一切都可以好起來。」白國良想著,等到洪水退去,把這批鵝賣出去後,用這筆錢新建廠房,很快就能重新步入正軌。
「大災之後防大疫"
姜唐湖行蓄洪區啟用前夕,王崗鎮衛生院抽調12名醫護人員,向淮羅村派駐防汛救災醫療小分隊,為莊台群眾撐起一把健康「保護傘」。
7月25日一大早,在淮羅村柳林孜莊台,醫療小分隊上門入戶,為災區居民免費義診,防疫小分隊持續做好莊台環境衛生消殺工作,並免費向群眾發放常見病藥品及災後防疫明白紙。
「大災之後防大疫,我們基層醫護人員就要堅守一線,堅持防災與防疫同步抓,為廣大村民提供便捷有效的醫療服務。」王崗鎮衛生院院長陳紅說。
面對醫療隊的貼心服務,家住柳林孜莊台的村民唐德俠感動不已。「無論颳風下雨,他們總能按時到到崗,關心我們的身體健康,由他們在,我們非常安心。」唐德俠說。
據了解,為全力以赴當好行蓄洪區群眾的健康「守護神」,潁上縣衛健系統堅持縣、鄉(鎮)、村三級聯動,各司其職,把救災防病作為當前的中心工作。
其中,村鎮醫務人員進駐莊台,逐戶走訪,開展健康宣傳;鄉鎮衛生院每日巡診,保證基本藥物供應;疾控中心建立健全疫情監測、預警和報告制度,及時掌握、分析、報告疫情動態,提出預防控制對策,加強外環境和水質監測,開展預防消殺,嚴防疫病的滋生傳播……
來源:阜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