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記憶一一五師三位東平女八路的紅色故事

2021-04-02     東平縣廣播電視台

原標題:傳承紅色記憶一一五師三位東平女八路的紅色故事

在1983年12月1日這天,梁昌武(原國家林業部、農林部副部長)同志回憶介紹東平早期革命情況時,記錄了這樣一段紅色故事,他說:在一一五師裡面,有三個女同志都是東平的。我們從東平去的人中,跑的跑、死的死,活著的還有兩位女同志。

在某一次戰鬥中,她們三個人在一起,跟著部隊機關,我派到外地工作,她們被敵人包圍啦,袁振犧牲,張岫身上有幾十個槍眼,打瞎一隻眼,被群眾救去,後送去學習。孫磊當時十四、五歲,她女扮男裝參加一一五師,她三次被捕,日本鬼子捉住她,受盡種種酷刑。有一次是用戰俘換(國民黨的太太)回來的。她今年60歲了吧,她通過張岫到我這裡來過。

梁昌武回憶介紹東平三個女八路情況

根據當時梁昌武同志的敘述,我翻閱了張岫同志的一段回憶記錄,三位東平籍女八路的英雄事跡,浮現在我們面前。

張岫,女,1922年出生,東平縣彭集韓圈人,1938年入伍,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離休,正營級幹部。愛人(蘇還志)是空軍後勤部副部長(正軍級)。

熱血鑄軍魂

孫磊,女,1921年出生,東平縣彭集(東平五區)人,在安徽合肥離休。

初心永不忘

袁振,女,1923年出生,東平縣彭集(東平五區)人,烈士,1940年壯烈犧牲。

梁昌武,男,1918年1月出生,東平縣梁莊人,離休前任國家農林部副部長,2014年12月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致敬英雄張岫

現摘抄張岫同志1983年12月2日上午的回憶記錄,供我們了解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裡,一些鮮為人知的那段革命歷史。

1938年9月,我有個表叔是三官廟的劉含運(抗日戰爭時犧牲的)。他當時在六支隊(工作)上我家去,我要跟他出來,六支隊嫌我小,把我留到動委會,誰是領導也不知道,我在裡面(六支隊)呆了近一年,孫磊女扮男裝也來到了動委會。

1939年(大概是9月份),我和孫磊、梁昌武一塊去的魯南。萬丹如因懷孕沒能去魯南,走以前萬丹如是我們的老師,一一五師辦了一個訓練班,我和孫磊、袁振一塊去學習。袁振是東平城裡人,逃到農村她親戚家的,離我的村十幾里地,她家也是地主,比我小一歲。當時孫磊比我大八個月,我當時16歲,小袁15歲(虛歲)。臨走時我母親還到袁振家見面,這個時候,我就走啦。

一一五師訓練班叫一一五師民運部,下面又分民運股,我們的股長姓彭,現在忘啦,我們民運部就是搞抗日宣傳。一一五師走時,陳光老要把我們送回去,走了200多里路才敢直起腰來。我們穿著棉褲趟一個河,河裡已結有冰,過去河就過封鎖線,我想,什麼是封鎖線?彎下身去摸了摸,原來是鐵的,一(口)氣跑出去十幾里,兩邊都是機槍掩護,跑完後褲子裡凈水,外面都結冰啦,兩天才暖干,老打牙巴骨。

1940年春天,我寫的是紅山戰鬥,意思是血都把山染紅了。在魯南,我們司令部、政治部、敵軍部、後勤部,打了好多天,我在山上呆了三天,日本鬼子把我們包圍在山上,梁昌武、孫磊都給派出去啦,搞民運宣傳。我和袁振當時隨部隊行軍,我和袁振在部隊前面走,買了燒餅背到身上,還有一個小通訊員小劉,只有12歲。我當時是民運幹事,我們在首腦機關里,有一次,偵察工作沒做好,發現前邊有人,帶著鐵帽子,原來和敵人遭遇了。人家機槍一響,我們就跑,倒下的人很多,指揮也來不及了,這個時候就亂啦,我和袁振一塊跑。她腿上中了一彈,被敵人捉住了,聽敵人說,花姑娘的,就把她往馬上抱,她打敵人,敵人用刺刀(把她)戳死啦。後來我找到她的屍體時,光著一隻腳,穿著一隻鞋,我到一個村子裡把她藏到一個玉米垛里。

梁昌武回憶介紹東平三個女八路情況

晚上,我越過山找部隊,到山頂上遇到敵人,一顆炮彈爆炸,我失去了知覺。我迷迷糊糊,鬼子踢了我一腳,說死了死了的。我渴的要命,聽見淌水聲,又似乎看到孫磊來抬我,好像她給我送水送飯,在山上呆了三天,我身上都生蛆了啦,爬滿了螞蟻,一個放羊的小孩發現了我,他父母把我用抬筐抬回了家。老百姓對八路軍太好了,老百姓用花椒水給我洗,把我送到山洞裡,打聽我的部隊,她們喂我熱湯,喂我熱水,在山洞裡呆了一天,打聽找到了一個區公所。民運部的人可以臨時在地方當區長,區隊長,等培養好地方幹部再回部隊,這個時候把我正好送到孫磊那個區里,一個隱藏在天主教堂的王醫生給我換掉粘在身上的衣服。

我頭上一塊彈皮,向外起子彈皮時,當時沒有麻藥,我死過去半個多小時,孫磊還哭,住到一個老百姓家。白天敵人掃蕩時,把我送到小墳地里,後再抬回家,醫生來給看時,說我不行啦,經常迷糊。我後來慢慢能說話了。老百姓對我們八路軍傷員照顧得特別好,再後來我又慢慢能下床啦,半年後我返回部隊,又派到地方上搞民運工作,李黎介紹我入黨。這時孫磊就被俘啦,她出來以後到黨校學習,1941年我到抗大一分校學習(在魯南),我們的校長姓周。在去學習時,我和孫磊,她送我,我送她。我在抗大發的八角帽,穿上了新棉衣。抗大分校里有個光山大隊,全部都是女的,一個人一顆槍,我當班長,行軍時我幫她們背槍,這個時候,我的身體還沒恢復好,臉黃得很。

1941年在抗大我們打了一個大仗,被敵人重重包圍在一個山上,我們一個班劃分兩個山頭,乾糧袋吃完啦,晚上出來到老百姓家找一點,有的女同志餓死啦,有的漢奸隊化妝成老百姓裝送飯的,把我們的女同志騙出去捉走。我們自己挖山洞,住在裡面,晚上出去擾亂敵人,消耗敵人的子彈。餓得有時候吃石頭沫,吃棉花。到老百姓家找吃的,還要注意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一次,我們把老百姓的紅薯秧子弄去剁碎煮了煮,吃了一次飽飯。我們那一班一個都沒死,都安全帶回去啦。

1942年我分到湖西曹縣(單縣、金鄉中間劃了一個縣),蘇懷志在那裡當武委會主任,我到這個縣抗聯當婦女會宣傳委員。1943年到1945年任巨野縣婦救會副主任,1945年與蘇懷志結婚。1946年在魚台生孩子,1946年在單縣任縣婦聯副主任,8、9月份退到黃河北陽穀、壽張,47年秋又回到巨野當縣婦聯主任。

1948年去黃河北整黨,在定陶是三分區三地委,湖西的軍隊和地方幹部一塊整的,時間不到兩個月,老蘇當時當團長。1948年冬天又回到湖西(陽穀)軍隊去了,到了三分區又穿上軍衣,在政治部組織科當組織幹事。1949年到一團當團機關支部指導員;1950年到聊城軍分區當政治部幹事;1951年到唐山機場當政治部組織幹事;1953年正營級任政治部協理員;1958年組織上照顧我,辦退休手續,1982年辦理離休手續(正營級)。

致敬英雄孫磊

再談談孫磊的情況。

孫磊被俘三次,我只知道一次。我聽說她在敵人那邊相當勇敢,敵人要槍斃她,拉出來好幾次,如果屈服可以當太太(她自己說叫她當隊長)。漢奸隊集合起來以後,她講抗日人人有責,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槍斃時沒打死他,她翻過身來抓住了敵人,她穿著軍裝,敵人叫她換衣服,她說,我不穿漢奸皮。她是我們用敵人的家屬換的,隔著一個河,我去接的她,她當時都瘋啦,神經有些錯亂,她表現很勇敢,是敵人那邊我們的地下工作者傳過來的情況,要不,我們不會換她的,從那以後她就學習去了,四十年後(1982年)去年又見面。

她也已離休,那個人和一般的女同志不同,她像男的一樣,脾氣爆,什麼都不拍。孫磊的工作單位在合肥,現在在泰安起重機廠她老伴那裡住。

袁振16歲參軍,犧牲時表現勇敢,寧死不屈。

她在敘述的最後,這樣說道:1978年,我發現我前額上一塊彈片露頭啦,現在我肺里有一塊大一些的彈片,像手指肚,身上還有好多彈片,叫它和我同歸於盡吧,我對死沒放到腦子裡。

是啊!張岫同志為了革命的解放事業,沒有把死放到腦子裡,豆蔻年華的她們,卻飽受了戰爭的苦難。之所以整理歷史紅色資料,就是喚醒我們一定珍惜今天來自不易的幸福生活,不忘先輩們浴血奮戰的苦難歷程。她們在敵人面前「死都不怕」的品格,將激勵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中,不忘黨恩,不忘初心使命,以出色的成果,向黨的百年華誕獻厚禮。

作者:周慶明(東平縣農業銀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HgolHgB9EJ7ZLmJGiI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