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省開學時間一覽!返校要注意什麼?鍾南山談學校開學複課條件?

2020-04-13     三秦壹點網

孩子返校復學後要注意啥?

孩子復學,家長要注意什麼?人民日報對話「硬核」醫生張文宏,他這樣提醒各位家長:

孩子們是「神獸」,是仙女和王子,在家裡是很重要的。現在國內的疫情基本可控,這為復學提供了很好的條件。但是復學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旦有人生病確診,他的傳播就是校內傳播,風險很高。我們要把風險控制到最低,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什麼事情都有輕重緩急,我們要讓最著急的初三和高三學生先復學。各個學校可採取不同的方案,例如把原來的一個班級分成兩個班級上課,大家戴著口罩上課,住宿方面我們也要做好準備。

高三的初三的學生只要上兩個禮拜,經過一個隔離期後,沒有什麼問題,就讓更多別的年級的學生分步開學。相對不那麼著急的大學生、幼兒園學生相應往後排,做到穩妥有序復學。

張文宏又特別提醒家長,孩子的感染不取決於孩子本身,取決於家長。最怕的是我們家長感染了,感染給孩子,孩子又傳染給了別的同學。所以千萬不要覺得把孩子送進學校就不管了,家長首先要做好自己的防護。只有我們整個社會處於一個健康的生活體系中,孩子們才能儘快安全復學。

鍾南山談學校複課條件

近日,各地中小學都預計四五月份開學,在境外輸入風險的增加的情況下,是否能夠順利複課成了最關鍵的問題。

鍾南山表示,在現階段偶發病例不奇怪,所以一定要等新增病例為零後才安排複課顯然是不可能的。

複課首先要滿足學生中間並沒有感染者,或者被感染後多次核酸檢測是陰性、抗體強陽性不會再被感染。其次核心的關鍵在於學生的聚集性,對於有些條件差的學校,要注意把學生拉開適當的距離。最後,在複課後,學生應保持良好的個人習慣,勤洗手、消毒,課間不聚集等。

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家長也需要確認是否有可能被感染,比如跟患者有密切接觸、家裡曾經有病人等情況。

目前,部分地區開學時間已明確:

成都

中小學(初三高三除外)2020年春季開學時間有所調整,具體如下:

高二、初二年級建議定於4月13日復學;

高一、初一年級和職業學校非高考學生建議定於4月20日復學;

小學五、六年級建議定於4月27日復學;

小學其他年級建議定於5月6日開學;

校外培訓機構不得早於5月6日開展線下培訓;

幼兒園和特殊教育學校復學時間另行通知。

浙江

高三、初三統一於4月13日開學。

中學其他年級、小學高段(四-六年級)於4月20日以後開學,小學低段(一~三年級)於4月26日以後開學,幼兒園於5月6日後看情況開學。這些學段的具體時間,由各設區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研究確定並公布。

高等學校按4月下旬開學做好準備,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北京

高三年級將於4月27日開學,初三年級將於5月11日開學,其他年級的開學時間將按照疫情防控情況另行通知。

北京開學後在校要戴口罩嗎?30個開學熱點問題有答案了

4月12日,北京市公布了中高考時間及初高三開學安排。開學以後,如何保障師生的健康?教職工及學生在校需要佩戴口罩嗎?家長接送孩子怎麼辦?針對家長們和老師們關心的30個熱點問題,今天我們為您逐一解答。

1.開學後,學校各班級的作息時間是同步的嗎?

學校實行相對封閉的班級管理措施,錯時安排校內各班級作息時間,在入校離校、課間休息、用餐、如廁等環節加強對學生的組織管理,減少學生跨班級交叉來往。

2.師生在上下班、上下學途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師生員工在到校和離校的途中要堅持家庭、學校「兩點一線」,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動。對早到校的學生要允許進校,下午放學後靜校管理要制定並落實管理要求。引導師生員工家庭及密切接觸人員,儘量減少外出,並自覺做好防護。

3.師生入校門如何進行體溫檢測?

師生入校一律核驗身份、檢測體溫,發熱人員一律不得進入學校。學校在校門附近要通過設置一米線、臨時觀察點等,分散校門口待檢人員。

4.外來人員還能進入學校嗎?

學校嚴格控制訪客,校外無關人員一律不准進校,校內一律不準會客。外來人員確需入校的,應安排專門人員陪同,做好登記和防護措施。

5.家長接送孩子怎麼辦?

學校要安排好上下學時間學生家長的疏解引導工作,通過劃定家長等待區、實行錯時上下學等方式,避免人員聚集。告知家長在接送學生時做好個人防護,做到即接(送)即走,不聚集停留。

6.家長需要配合學校做哪些防疫工作?

家長要加強自身防護,儘量減少外出。要督促學生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避免外出,做好防控。學生出現發熱等可疑症狀要及時、如實報告學校,並送醫就診。家長出現發熱等可疑症狀,學生也應居家隔離觀察。

7.師生入校檢測時出現體溫異常如何處理?

師生入校檢測時如出現體溫異常,應由專人帶至臨時觀察點觀測體溫,按規定流程送發熱門診。學生出現狀況,要及時聯繫家長。



8.每日在校教職工、學生需要檢測體溫嗎?

學校應建立學生以班級為單位、教師以年級為單位、其他人員以所在部門為單位的每天晨午檢(一日進行兩次體溫測量)制度。

9.學校如何掌握教職工、學生的健康狀況?

學校建立師生員工假期行蹤和健康台帳,掌握其14天內健康狀況,堅持身體健康狀況「晨午檢」「日報告」「零報告」制度,相關信息接入市疾控中心學校衛生晨午檢信息報告系統,建立並充實學生健康狀況大數據。在防範新冠肺炎的同時,積極做好春季其他易發傳染病的防治工作。

10.如果出現缺勤情況,學校如何處理?

學校要依照有關規定,加強對缺勤人員的管理,做好缺勤、早退、請假等記錄,對因病缺勤的師生員工,要上報情況並及時追訪。

11.開學後,如何上好開學第一課?

學校要組織學生、教師、家長上好「開學第一課」。面向學生上好愛國主義教育課、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公共衛生知識普及課。面向教師做好開學期間衛生防疫、疫情防控、應急心理輔導等工作培訓。面向家長加強法律法規宣傳和家庭教育指導,配合學校共同做好開學工作。

12.開學後,教室內人均間距要保持多少?學校通過什麼教學形式來保證教室內人均間隔達標?

學校要按照防疫期間每位學生前後左右間距1米的標準,通過拆分班級、現場和網絡教學相結合等形式開展小班教學,保證教室內人均間隔符合規定。


13.體育課上如何保證人員間隔?

體育課教學避免聚集性和接觸性體育運動,充分利用運動場地,加大人員間隔。

14.學校宿舍如何管理?

高三年級開學期間,城區學校及本區內學生原則上不住宿。遠郊區、跨區招生學校確需安排住宿的,宿舍內人均面積不低於4平方米,每間宿舍不超過6人,寄宿學生在校期間不得外出。

15.開學後,一些必要的集體活動和會議如何開展?

學校組織各種活動、召開會議等優先採取視頻方式,現場會議應減少參會人數、縮短會議時間、加大座位間隔、保證會場通風。不組織大型聚集活動。

16.教研指導和繼續教育如何開展?

教研指導、繼續教育培訓要遵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減少人群聚集,儘量採取線上方式或其他有效方式進行。

17.教職工及學生在校需要佩戴口罩嗎?

教職員工及學生在校內要佩戴口罩,教師授課時佩戴醫用口罩。

18.針對教職工和學生在校期間手衛生,有什麼具體措施?

嚴格落實教職員工及學生手衛生措施。餐前、便前便後、接觸垃圾後、外出歸來、使用體育器材、學校電腦等公用物品後、接觸動物後、觸摸眼睛等「易感」部位之前、接觸污染物品之後,均要洗手。洗手時應當採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動水下按照正確洗手法徹底洗凈雙手,也可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揉搓雙手。

19.學校安排午餐嗎?

學校安排食堂延長就餐時間,教師、學生就餐排隊時應與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排隊時應佩戴口罩;應遵循分時、錯峰、單向就餐的原則,避免扎堆就餐、面對面就餐,減少交談;採取一次性餐盒分餐,加強對非一次使用餐飲器具的清潔消毒,做到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保證食品安全。


20.開學後,學校辦公場所如何清潔消毒?

每日辦公前對包括桌面、地面、過道、門把手、電梯等區域使用含氯消毒劑噴洒或擦拭消毒,消毒後保證開門開窗通風 30 分鐘。辦公室座機電話每日用 75% 乙醇擦拭消毒兩次。辦公區域配置洗手設施和消毒用品。公共區域分布放置套有塑料袋並加蓋的專用垃圾桶。用過的紙巾、口罩等放置到專用垃圾桶,每日專人清理,清理前用消毒劑噴洒或澆灑垃圾至完全濕潤,然後封口處理。

21.開學後,學校教學場所及實驗室如何清潔消毒?

教室、自習室、實驗室等公共教學區域地面每日消毒 2 次。經常開窗通風換氣,每次通風時間不少於 30 分鐘,每日不少於 3 次。如條件允許,在做好保溫的前提下,開啟窗戶,保持空氣流通、新鮮。實驗室除常規消毒外增加每日 1 次設施內外噴洒消毒。

22.開學後,學校各場所如何保證空氣流通?

學校內各類學習、工作、生活場所要加強通風換氣。每次通風時間不少於 30 分鐘,每日不少於 3 次。除特殊天氣情況外,教室、辦公室應保持開窗通風。

23.開學後,學校各場所可以使用空調通風系統嗎?

原則上不使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確需使用的,空調系統應符合疫情防控規範。室內送風口、迴風口應每日擦洗、消毒,迴風口要有專門設施防止老鼠、昆蟲等進入,開放式冷卻塔應設置隔擋設施或遠離公眾通道,定期進行消毒。做好日常維護和清洗消毒記錄備查。


24.學校如何加強食堂衛生管理?

學校要保持食堂環境衛生整潔,對餐桌、門把手、水龍頭等物體表面和地面進行每日定期消毒並記錄。餐(飲)具用品須按照《食(飲)具消毒衛生標準》進行高溫消毒。建議就餐時使用清潔消毒後的自備餐(飲)具,或使用食堂高溫消毒後的餐(飲)具用品,消毒後應當將殘留消毒劑沖凈。食堂進貨嚴格落實索證索票,不得使用來源不明的家禽家畜,嚴禁採購食用野生動物。提前對食堂從業人員進行健康體檢,開展安全操作培訓,體檢和培訓合格後方可上崗;要求每名員工在工作期間必須全程戴口罩、頭套。

25.校園內產生的垃圾如何清運?

學校要加強垃圾分類管理,分類收集並及時清運各類垃圾,做好垃圾盛裝容器的清潔和消毒工作。

26.學校要進行哪些疫情防控培訓與演練?

學校要對教職員工、學生和家長開展全員防疫培訓,掌握疫情防控、個人防護與消毒等知識和技能。各區和學校要落實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就師生體溫檢測、發熱症狀處置、安全保衛等方面做好應急處置演練,確保所有關鍵崗位人員掌握應急處置工作流程。


27.如何保證學校疫情防控力量配備?

教育與衛健、疾控部門密切配合,統籌衛生人員和校醫安排,發揮學校衛生室和校醫作用,可以返聘退休醫療衛生人員,充實學校疫情防控力量。

28.如何做好師生的心理輔導?

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對師生員工心理輔導,提高心理輔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緩解心理壓力。疫情發生期間,對於家人、親密關係人、自己患病、疑似病例或者有密切接觸史需要醫學觀察的師生員工,學校要關注其心理狀況及變化,必要時請求權威心理應激及援助部門給予適當心理援助,有病情人員應按照心理危機事件轉診就醫。對未能及時開學的師生員工,注意做好心理疏導和健康教育。

29.在校師生出現發熱、咳嗽、咽痛、乏力、腹瀉等症狀時該如何處理?

對在校發現有發熱、咳嗽、咽痛、乏力、腹瀉和腹痛等可疑症狀人員,應立即採取隔離措施,學生出現上述情況應第一時間通報學生家長,並按相關規定及應急預案進行安排處置,就近送醫療衛生機構就診,做到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師生員工家庭及密切接觸人員出現以上症狀,應及時向學校報告,並居家隔離觀察。

30.如果出現疑似或確診病例學校需要停課嗎?

校園內一旦出現新冠肺炎疑似或確診病例,立即啟動應急工作預案,根據教育、衛健、疾控部門標準和機制,採取按班停課、按校停課、甚至停學等措施,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DIMdnEBfwtFQPkdONz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