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聯合國大會以187票贊成、2票反對、1票棄權,壓倒性通過了敦促美國終止對古巴的經濟、商業和金融封鎖的相關決議草案。美國和以色列投下了反對票,棄權的是摩爾多瓦。
這是聯大連續第32次通過此類決議。在每年的投票中,幾乎都是美國和以色列反對,絕大多數國家贊成,去年棄權的是烏克蘭。
然而,今年的這一投票後,一條與此相關的新聞卻令國際輿論譁然。因為代表阿根廷投下贊成票,阿根廷外長蒙迪諾被總統米萊解除了外長職務。
自米萊去年底上台以來,其激進的立場和出人意料的行事風格屢屢吸引全球目光。而在米萊正式就職前便代表其發表「拒絕」金磚言論的外長蒙迪諾,無疑是米萊政府中辨識度最高的成員之一。
「關於解除對古巴制裁的決議是包括阿根廷在內的聯合國絕大部分成員國都贊成的。即便是很多拉美國家在右翼掌權下,也會投贊成票。」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阿根廷研究中心秘書長林華對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說,蒙迪諾因為這一投票中投下贊成票被米萊解職,進一步體現了米萊無條件追隨美國和以色列兩個盟友的態度,甚至不惜解職外長來表達「忠誠」。與此同時,蒙迪諾被解職實際上早有先兆,這次投票只是一個導火索。
出任外長前,蒙迪諾是米萊的高級經濟顧問,一度有望成為米萊的副總統候選人。她長期在私營部門擔任經濟學家,曾在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學習,並擔任多所上市公司董事。
林華提到,今年6月,原本屬於阿根廷外交部的出口和投資促進機構被劃歸總統府秘書長、米萊的妹妹卡琳娜·米萊管理。「米萊與蒙迪諾作為總統和外長實際上一直缺乏協調,外交部的一些表態不符合米萊的意願,使蒙迪諾失去了總統的信任。雙方的分歧並非原則性的,而是做派不同。」
就在一個星期前,在阿根廷國防部一份介紹蒙迪諾與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副主席卡爾博尼耶會面情況的文件中,出現了「福克蘭群島/馬爾維納斯群島」的表述。「福克蘭群島」是英國方面對馬爾維納斯群島的稱呼。儘管相關文字隨後被刪除,但阿根廷反對派還是因此要求蒙迪諾辭職。前外長卡菲耶羅在社交媒體上說:「這不是一個錯誤,而是放棄主權。」蒙迪諾則在社媒回應:「關於政府網站上所發布(文件)的惡意版本,我們正在確認責任人並將解僱他們。」
林華指出,這樣的「低級失誤」進一步增加了米萊對蒙迪諾的不滿。
蒙迪諾的外長職務由阿根廷駐美國大使韋特海因接任。阿根廷總統府的聲明稱,蒙迪諾已辭去外長一職,並強調國家正經歷「深刻變革時期」,外交使團應「在每項決定中體現西方民主國家特有的自由、主權和個人權利的價值觀」。聲明還宣布,政府將對外交人員的情況進行審計,以「查明那些推動與自由為敵的議程的人」。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