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動畫電影新界限——《蜘蛛俠:縱橫宇宙》

2023-06-11     妙看影視

原標題:探索動畫電影新界限——《蜘蛛俠:縱橫宇宙》

今天聊聊美國電影《蜘蛛俠:縱橫宇宙》。

片名Spider-Man: Across the Spider-Verse / Spider-Man: Across the Spider-Verse Part One / Spider-Man: Into the Spider-Verse 2 / Spider-Man: Across The Spider-Verse (Part One) (2023),別名蜘蛛俠:平行宇宙2 / 蜘蛛俠:縱橫宇宙(上) / 蜘蛛人:穿越新宇宙(台) / 蜘蛛俠:飛躍蜘蛛宇宙(港)。

《蜘蛛俠:平行宇宙》的大戰過後,邁爾斯·莫拉萊斯回到自己的地球,過著和以前一樣的日子。但多重宇宙的影響並沒有僅限於此,很快他將再次感受到多重宇宙經歷波折後產生的混亂。

米格爾·奧哈拉/蜘蛛俠 2099帶領一群來自各個宇宙的蜘蛛俠,讓邁爾斯認識到了整個事件的源頭性錯誤。邁爾斯需要直面親人的死亡,他不相信這是註定的命運,他要逆天改命。

米格爾·奧哈拉堅信自己的理論,決心阻止邁爾斯;格溫·史黛西則在身為蜘蛛俠的責任和對舊戀人的情義之間左右為難。

錯了,邁爾斯是這張。

《蜘蛛俠:縱橫宇宙》延續了前作《蜘蛛俠:平行宇宙》(Spider-Man: Into the Spider-Verse ,2018)的風格,用無拘無束的大膽方式,再次將波普藝術推向新高。

藝術不是為了被尊重而存在,而是利用各種方式讓你深有感觸。影片探索了動畫電影的新界限,挖掘了更多視覺效果的可能性,堪稱思想和風格的洪流,各種風格在這裡毫無壓力地融合在一起,出色地構成了一部精彩電影。

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的多重宇宙將各種瘋狂的想法變成現實。打破常規不再只是蜘蛛俠所做的事情,更是成了蜘蛛俠電影在做的事情。

格溫的世界被設定為印象派水彩畫,充滿柔情的長筆觸,印度蜘蛛俠在蒙巴坦充滿活力,以動感的運動元素和超脫的色彩填滿熒幕。

在一部又一部堆砌特效的超級英雄電影之中,《蜘蛛俠:縱橫宇宙》狠狠地打了所有人的臉,在視覺美學和角色發展方面完全超出了預期,用自己的方式給超級英雄電影類型樹立了一個全新標杆。

《蜘蛛俠:縱橫宇宙》不僅延續了邁爾斯·莫拉萊斯的故事,更是將這個故事推進到令人嘆為觀止的全新高度,真正成為第一部的精神伴侶。

本片最大的成就是消除了觀眾對超級英雄電影逐漸蔓延的厭倦,回歸電影初心,重新用視覺效果和敘事打開局面。

影片嫻熟地在光怪陸離驚險刺激的動作場面和溫情安靜的情感共鳴之間來回切換,讓人眼花繚亂同時又一氣呵成。

邁爾斯·莫拉萊斯只是一個孩子。在和格溫、彼得·帕克並肩作戰後,他一直懷念這些朋友們。但他不能去看望他們,只能將思念畫在本子上。當他得知有一個全是蜘蛛俠的協會時,很自然地想要加入。

他總會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但別忘了,他只是一個孩子,他想和父母和諧相處、交更多的朋友、按時完成作業、按部就班上學讀書,最重要的是,他想長大並做正確的事情。

這就是青少年超級英雄的精髓,是所有孩子都能認同的事情,不管大家是否有超能力,大家都想長大、做好事。

這也是《蜘蛛俠》系列的樂趣所在。

蜘蛛俠總是帶這些中二氣,又有些俏皮,有足夠的戲劇性,又飽含悲劇色彩。

本片對超級英雄的製造公式發出質疑。

漫畫角色一般都會面對一個屬於自己的命中定數,比如做蝙蝠俠就沒有爸媽,做超人就要氪星爆炸,做綠巨人就要被輻射,做蜘蛛俠就要被蜘蛛咬和面臨親人死亡。

本片再次面對命中注定的永恆話題,並且找來幾百位蜘蛛俠一起面對這個棘手難題。如果本叔叔不死,蜘蛛俠就不會成為英雄。是不是做蜘蛛俠註定要和親人生離死別,感情生活也不得善終。

絕大部分蜘蛛俠一開始肯定都不願意相信宿命論,決心打破命運的詛咒,但一次次的失敗和更多的連帶傷害,讓他們不得不選擇服從命運安排。但在每位蜘蛛俠心裡都是期待能夠兩全其美的。

年少輕狂的蜘蛛俠都信奉我命由我不由天,都覺得魚和熊掌都要拿下。但看了這麼多年蜘蛛俠,我們知道編劇就是這麼殘忍。

兩全其美求而不能,這是最讓我淚崩的地方。當印度蜘蛛俠第一次在片中說出「I can do both. 」時,我的眼睛就像進了沙子一樣。

邁爾斯在大本營獨自對抗幾百位蜘蛛俠追捕時,更是笑與淚起飛的名場面。但細心的觀眾也會發現,除了米格爾·奧哈拉,大部分蜘蛛俠都沒有全力阻止邁爾斯,甚至不少人都暗中幫了一把。

究其原因並不複雜,因為他們也想看看邁爾斯打破常規、戰勝命運,去做成他們想做卻沒有做的事情!

歸根結底,邁爾斯最初並不是要拯救宇宙。

蜘蛛俠似乎一直在學習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事實上,他願意讓宇宙陷入混亂,只是為了拯救他所愛的人。拯救宇宙並不是目的,試圖拯救我們關心的人當然是。可以把他類比閃點前的閃電俠,儘管他們出發點是為了自己關愛的人,但結局一定會是美滿的。

因此,邁爾斯的反叛本質上就是電影的反叛,兩者都向阻礙自己的限制發起挑戰。

本片中出現的大反派斑點被修改了起源故事,目的是和邁爾斯產生更多的瓜葛。

斑點原名喬納森·奧恩(Jonathan Ohnn),是麻省理工學院的一位博士,畢業後從事科研工作,成為金並(Kingpin)手下的科學家。金並數次大戰蜘蛛俠、斗篷與匕首,想複製斗篷的能力,於是讓喬納森·奧恩 研究分析斗篷的黑暗維度。某天喬納森·奧恩成功製造了巨大的傳送黑洞,他迫不及待地進入不穩定的黑洞,在黑洞爆炸後,喬納森·奧恩全身白色、身上有可以扭曲空間的黑洞,從此變成了斑點。

影片中,將斑點的起源歸咎於蜘蛛俠的連帶傷害,從此蜘蛛俠多了一名宿敵。

強悍的敘述技巧和精美的畫面能夠讓人沉浸其中,忘卻時間的流逝。很多觀眾在影片結束時才意識到已經過去兩個多小時,而故事還僅僅邁出了第一步。

《蜘蛛俠:縱橫宇宙》片長140分鐘,是迄今為止最長的美國動畫電影,此前紀錄由136分鐘的《精靈消費》(Consuming Spirits ,2012)保持。

本片擁有有史以來最龐大的動畫電影工作人員,大約有1000人參與其中。片中涉及240種蜘蛛俠,發生在六個宇宙中。

據介紹,《蜘蛛俠:縱橫宇宙》續集的片長將和第一部一樣。讓我們拭目以待。

非要說缺點,那就是等待續集的時間太過漫長……

不重樣的美術風格,讓人大飽眼福。《蜘蛛俠:平行宇宙》在當年已經拿獎拿到手軟,《蜘蛛俠:縱橫宇宙》的表現堪稱更好,下一部只要穩紮穩打就不會差。

從目前情形看,《蜘蛛俠:縱橫宇宙》再次拿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似乎問題不大。

不知道皮克斯今年會有什麼樣的作品能與之抗衡?

最後說幾個小彩蛋。

1.在邁爾斯·莫拉萊斯第一次遇到米格爾·奧哈拉/蜘蛛俠 2099時,他提出加入蜘蛛俠大家庭。米格爾·奧哈拉的回答是「不」,然後補充說「甚至不要讓我替奇異博士和地球-199999的小呆子」。

這指的是《蜘蛛俠:英雄無歸》(Spider-Man: No Way Home ,2021)里的災難性事件,荷蘭弟蜘蛛俠靠一人胡搞搞垮了多重宇宙,最後需要奇異博士釋放忘卻魔法。

在漫畫中,主流的漫威宇宙被指定為地球-616,而漫威電影宇宙被指定為地球-199999。

2.邁爾斯沖向他父母舉辦的屋頂派對時,路過了他的朋友甘克(Ganke),可以看到他在PS5 上玩失眠組(Insomniac Games)的《蜘蛛俠2》遊戲。

遊戲里出現的蜘蛛俠由尤里·洛文塔爾飾演,也是本片中出現的240種蜘蛛俠之一。該遊戲將於2023年年底發行。

3.邁爾斯被回家機器送到他的「家」——地球42號。

數字 42 在邁爾斯的一生都有著很強烈的存在感。比如他贏得學費的彩票號碼、咬他蜘蛛的號碼、邁爾斯被徘徊者追逐的火車站等。當然更不用說英國作家道格拉斯·亞當斯在《銀河系漫遊指南》中給出的關於「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終極答案」——42。

4.當斑點介紹自己的背景故事時,畫面上顯示蜘蛛42在其原始宇宙中,爬在邁爾斯·莫拉萊斯-42的桌子上,正要咬他。

這表明邁爾斯·莫拉萊斯-42原本應該是地球-42的蜘蛛俠。

5.在揭曉邁爾斯錯誤地去了地球-42前,觀眾可以看到他母親里奧的眼睛顏色是綠色的。

而在地球-1610里,他母親里奧的眼睛是棕色的。

6.影片中休閒粉影迷和鐵桿粉絲都精心準備了彩蛋,甚至網絡上的meme圖也成了看點。

探索動畫電影新界限,

打造敘事視覺新極致。

這裡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歡迎關注公眾號:妙看影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936c46f65cdcb8342e9b21d443da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