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什麼時候開始,TVB古裝劇就只剩下「無厘頭喜劇」了?

2022-10-08   湯粉嘀噠

原標題:從什麼時候開始,TVB古裝劇就只剩下「無厘頭喜劇」了?

你有多久沒有看過TVB電視劇了?

很多人對港劇的印象,始終還是停留在2014年的《使徒行者》。

又或者是五生五花時代,那個爆款頻出的收視黃金年代。

如今的TVB,多數劇集以時裝劇為主。

重頭劇方面,往往是選擇了此前爆款劇的續集,作為王牌。

就好比今年播出的《金宵大廈2》、《白色強人2》,均是爆款劇的續作。

此外,陣容不俗的《法證先鋒5》,也即將要和觀眾見面。

但很多人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TVB古裝劇去哪了?

回看近幾年的TVB劇集安排,幾乎大幅度選擇時裝題材,古裝劇則是少之又少。

如今已播出的古裝劇《痞子殿下》,也被認為是「最現代的古裝劇」

無厘頭的劇情加上臉熟的面孔,湊成了一個班底。

除此之外,TVB播出的古裝劇,都是採用「買劇版權播放」的方式。

從什麼時候開始,TVB古裝劇就只剩下無厘頭喜劇了?

其實,這一切早有端倪。

01 曾經的「古裝王炸」

作為有「影視工廠」之稱的TVB,曾在多元化題材上遍地開花。

早期的電視劇,無論是古裝劇還是時裝劇,都能夠玩出花樣,玩出新鮮感。

武俠劇、神話劇、玄幻劇等等,都能夠讓人眼前一亮。

提到武俠劇,我們總會記得《天龍八部》、《神鵰俠侶》這些精彩故事。

神話劇系列,則是有《西遊記》系列、《封神榜》等等。

早在九十年代,古裝劇《聊齋》系列匯聚了眾多TVB當時力捧的花旦小生,劇情有深意,演員也十分入戲。

眾所周知,TVB在電視劇成本製作方面,是抓得非常緊的。

所以如今的我們,回顧TVB曾經播過的那些古裝王炸,總能夠發現許多「小瑕疵」。

場景大多數是棚拍,假山假水是家常便飯,拿塑料袋充當瀑布也是刷新了觀眾對這些古裝劇的認知。

一套古裝戲服可以輪流穿、輪流換,出現在不同年份、不同朝代的古裝劇中。

神話類題材劇集方面,早期的特效在如今看來十分拙劣,但在播出當時卻極具新鮮感。

又有多少人,小時候曾模仿主角幻化道具、施法時,所展現的各種手勢呢?

但這一切,對於追TVB劇的觀眾來講,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憑藉劇本、劇情的豐富程度,再加上藝人表演深入人心,演戲出神入化。

這些劇集,對於觀眾來講,都已經是封神的存在。

伴隨著高清頻道來臨,TVB的神話題材故事,也出現了較大的變化。

古裝劇題材數量開始明顯減少,時裝劇則成為了TVB主打的招牌。

古裝神話劇出現斷層,還得說說2015年。

02 分割線

2015年這一年,仍然有不少TVB古裝劇播出。

打響頭炮的,便是新年賀歲喜劇《倩女喜相逢》。

隨後陸續播出的古裝劇,還有《收規華》、《東坡家事》、《刀下留人》等等。

但當時備受矚目的古裝題材劇集,還有一眾藝人參演的《無雙譜》。

作為當年有「爭議聲」的古裝劇,《無雙譜》是翻拍1981年的同名電視劇,並採用知名度較高的花旦小生參演。

該劇由《易釵》、《陸判》以及《追魚》這三個神話故事串聯,並非單純的單元劇。

劇集匯聚了黎耀祥、黃宗澤、郭羨妮以及黃浩然等藝人參演。

《無雙譜》的題材在古裝神話方面,展現是十分不錯的。

劇集演員演技到位,劇情也較為豐富。

再加上主題曲《獨一無二》的音樂加成,讓整部劇都充滿了關於「愛情」與「神話」交織的故事。

《無雙譜》也曾因為特效被吐槽。

發綠螢光的仙子,再結合打鬥風格,都宛如二十年前的《聊齋》系列。

岑麗香扮演的「鯉魚精」,上演一場美人魚入水的畫面,卻被網友吐槽像是直插入水中,有較強的P圖感。

儘管劇情和演員演技都跟上了,但這部劇的特效卻被認為是停滯不前的。

出現這樣的情況,顯然也與時代發展有一定的關係。

TVB古裝神話劇題材,顯然是需要在古裝劇的基礎上再打磨。

服化道場景條件的需求,顯然要比時裝劇更為複雜。

特效方面想要更盡人意,就意味著需要耗費更多的資金。

這對於服化道各種重複使用、場景棚拍的TVB來講,並非易事。

再加上高清時代的來臨,無論是古裝劇還是時裝劇,其內容都容易被觀眾放大,各種細節都不放過。

這也意味著古裝劇想要打磨、甚至更好,資金方面是一個很重要的考量。

03 如今的「無厘頭」與買版權

如今TVB自製的古裝劇集,是越來越少。

觀眾所知悉近年來播出的TVB自製古裝劇,也就是周嘉洛、陳瀅領銜主演的《痞子殿下》,有一定的知名度。

《痞子殿下》的定位是古裝喜劇,從巡禮片的風格就能夠看出,這部劇走的是「無厘頭」路線。

近年來,周嘉洛憑藉《愛回家》的優秀表現成功跑出,成為TVB力捧的小生。

周嘉洛主演的劇集《痞子殿下》挑大旗,在開播之前,也曾讓不少觀眾表示期待。

雖然在劇中的表現,周嘉洛還是有些許「金城安」的影子,但演技不算拉胯。

設定和服化道方面,《痞子殿下》選擇了架空的朝代,服化道也採用了別的服飾,與早期的古裝港劇類別不同。

儘管服化道、風格方面有所變動,但TVB的古裝自製劇數量,已經到了屈指可數的地步了。

反觀TVB近年來的操作,多是以買版權、買劇播的方式,填補古裝劇的空缺。

《延禧攻略》就是最好的例子,也是填補古裝劇空缺位置最成功的安排。

雖說古裝劇空缺被彌補,但對於港劇迷來講,原汁原味的純古裝港劇,才是最想要「品嘗」的味道。

04 惋惜

從什麼時候開始,TVB古裝劇就只剩下「無厘頭喜劇」了?

大概2015年播出的古裝神話劇《無雙譜》,便是分界線了。

這無疑,是有些許惋惜的。

高清時代的來臨,意味著早期的製作模式,未必適合如今。

想要得到觀眾的認可,必然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金錢去製作。

但過去的製作風格,放到今天的話,觀眾是否就「不收貨」了呢?

答案是不一定。

對於觀眾來說,一部劇是否足夠優秀,並非全指望優秀的服化道和演員顏值。

它更重要的,還是劇情是否足夠合理、豐富,能夠給觀眾帶來共情等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