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門之首」正陽門

2023-11-29     海淀公安

原標題:「九門之首」正陽門

「九門之首」正陽門

平安·北京中軸線大型系列融媒體報道之平安正陽門篇

「九門之首」正陽門

在北京,說起前門樓子

您一定不陌生

要提到正陽門

您知道是哪個門

有什麼故事

和前門樓子有啥關係嗎

來!跟著小編一起看

正陽門的前世今生

正陽門城樓。(來源為北京中軸線官網)

秋日下的正陽門箭樓。

正陽門的前世

正陽門,俗稱前門、前門樓子、大前門。其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十七年(1419年),是老北京「京師九門」之一。前身稱麗正門,是元大都的正南門,位置在今長安街稍南。明成祖朱棣下令遷都營建北京城時,將大都城南城垣向南拓展了近一公里,麗正門遷到了今天正陽門的位置。最初只有城樓,延稱麗正門。明正統元年(1436)至正統四年(1439),麗正門增修了月城、箭樓、左右閘樓,並改稱為正陽門。

《京師生春詩意圖》(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明清時期,正陽門曾多次遭到不同程度的毀壞而重修。隨著京漢鐵路正陽門西車站和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相繼建成,正陽門地區成為近現代北京對外交通樞紐,周邊交通流量劇增。1914年至1915年,京都市政公所對正陽門地區進行了改造,是北京中軸線上公眾化進程的重要見證。

正陽門的今生

1949年1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北平城防,決定於2月3日正式舉行解放軍入城儀式,上午10時,解放軍分兩路,分別從永定門和西直門進入北平城,並在正陽門舉行了盛大的入城儀式。

1957

正陽門城樓、箭樓裝設避雷針。

1976

唐山地震,正陽門城樓、箭樓受損。

1977

北京市文物主管部門對正陽門箭樓進行全面大修。

1988

國務院公布正陽門城樓和箭樓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0.1、1991.6

正陽門箭樓、城樓作為博物館先後對公眾開放。

2005-2006

城樓、箭樓進行了全面的保護性大修。

作為明清北京內城正南門,正陽門是北京內、外城城門中規模最大、形制等級最高的城門建築,見證了中國傳統城市管理方式,是登高眺望天安門廣場及建築群和北京中軸線南段景觀的重要景觀視點。

正陽門的位置與格局

正陽門坐落於天安門廣場南端,由南北縱列的城樓與箭樓兩座高大建築構成,城樓居北,箭樓居南。

正陽門的建築與景觀

作為明清兩代內城的正南門,正陽門具有極高的國家禮儀象徵意義,為北京老城城垣結構的標誌性建築。從城樓向北可俯瞰天安門廣場,從箭樓上向南可俯瞰前門大街,遙望永定門城樓。

正陽門的功能與傳統

正陽門功能集防禦、城市管理與禮儀於一體。正陽門下的御道專供皇帝南郊祭祀、南苑狩獵等活動通行。平日箭樓城門掩閉不開,居民從東西兩側閘樓下的側門出入。明清兩代實行宵禁制度,城門隨鐘鼓樓的報時而啟閉,以實現城市管理。

正陽門的重點建築

正陽門城樓是明清內城南門,也是九門中最雄偉高大的一座。

正陽門城樓。(來源為北京中軸線官網)

正陽門箭樓為明清禮儀與防禦性建築。箭樓的東、南、西三面開箭窗94個,為對外射箭使用。明清時期,日常箭樓的城門掩閉不開,官民需要從瓮城東西閘樓下的側門出入。

正陽門箭樓的歷史變化

說到北京中軸線南段,正是由正陽門,經前門大街、天橋南大街至永定門,構成了第四重空間層次。我們現在熟知的前門大街屬於段落北部。它北起前門月亮灣,南至天橋路口,與天橋南大街相連。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建外城前是皇帝出城赴天壇、山川壇的御路,建外城後為外城主要南北街道。前門大街長848米,行車道寬20米。明、清至民國時皆稱正陽門大街。

從正陽門箭樓眺望前門大街。(來源北京文物局官網)

01

明代正陽門周圍以及南至鮮魚口、廊房胡同一帶,形成了大商業區。

02

清代大街兩側陸續形成了許多專業集市,如鮮魚市、肉市、果子市、布市、草市、豬市、糧食市、珠寶市、瓜子市等。附近胡同內隨之出現許多工匠作坊、貨棧、車馬店、旅店、會館以及慶樂、三慶、華樂等戲園。

清末前門大街繁榮景象。(來源北京文物局官網)

當時,前門大街有全聚德烤鴨店、便宜坊烤鴨店、都一處燒麥館、瑞蚨祥綢布店、天蕙齋鼻煙店、同仁堂藥鋪、大北照相館、祥聚公餑餑鋪、前門信託商店等店鋪。

03

20世紀50年代初,前門地區共有私營商業基本戶800餘家。1979年以後,在原有老字號商店和傳統經營特色基本保留下來的同時,又陸續開設了五金交電、服裝百貨、自行車、食品、鐘錶、化工油漆等新店。

04

前門大街自明朝擴建外城以後,就成了北京城裡寸土寸金之地,這裡人來貨往,商賈雲集,熱熱鬧鬧地延續了幾百年。前門之所以能成為北京最繁華的一條街,和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歷史發展、客觀環境、交通運輸等各方面因素分不開。各地商客落腳南城,攤店、集市紛紛出現,最終形成了前門商業區,造就了前門大街的繁華。

熱鬧的前門商業街區。(來源北京文物局官網)

前門大街被正式定名是在1965年。2007年前門大街改造,2008年開街。如今,前門大街重現清末民初時最繁華的商業街鋪比鄰模樣,每逢節假日,都會吸引數萬遊客前來。

「正陽門是守護北京的大門,在正陽門下更突出的是市井文化,是人間煙火氣。」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原主任關戰修介紹。這裡提到的「人間煙火氣」指的便是前門大街。

前門大街。

走到里街靜謐處,有一座三層辦公樓——北京市公安局東城分局前門大街派出所,是正陽門下的「守門人」,守護著這裡的平安和繁華,見證著前門大街歷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總策劃丨孫福會

執行策劃丨張耀宇 王麗雪

融媒體報道組記者丨石楊 鄔春陽 張建鑫 黃亦程 張安玉 唐燕(實習生) 金棪松(實習生) 洪崗崗(實習生) 呂品璋 唐娜 趙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8e0b766f78ca0940a2cc8b2953b6c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