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碼除了用來防疫外,竟然還能有其他用途?
最近有多名網友在社交平台稱,因為前往河南鄭州溝通村鎮銀行「取款難」的問題而被賦了「紅碼」。
暴雷的村鎮銀行儲戶被「精準賦紅碼」
這兩天網上有一批人先後反饋,自己在當地做好了48小時核酸證明,計劃去河南辦事。但剛到鄭州,填寫了相關資料後,綠碼直接變成了紅碼,其場所碼或豫康碼顯示為「紅碼、陰性」,賦碼原因為「正在實施集中或居家醫學隔離觀察的入境人員」等。
經了解,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均是河南暴雷的四家村鎮銀行的儲戶。
他們從四面八方奔赴鄭州,本意是為了商討取款難的問題。據儲戶王先生向第一財經表示,他於6月12日中午乘坐火車從張家口趕到鄭州,計劃前往自己存錢的河南某村鎮銀行,商討相關事宜。但剛到鄭州,王先生的健康碼就由綠轉紅。
隨後他便接到鄭州有關部門的電話,要求他要麼立即返回河北,要麼在當地強制隔離。心裡惦記自己存款的王先生不想無功而返,但又不願被強制隔離,在進退兩難之際他撥打了報警電話,派出所給了他一顆「定心丸」:只要他返程,健康碼就可以由紅變綠,並稱是接到了相關通知。王先生被迫回家,紅碼果然變綠。蹊蹺的是,在這整個過程中,他的核酸報告一直為陰性。
更詭異的是,那些沒去過河南的儲戶,只要掃一下儲戶維權群里的鄭州高鐵站的二維碼,也會被賦紅碼。有一位瀋陽的儲戶在群里看大家都在討論這個事兒,便抱著好玩兒的心態掃了河南的健康碼,結果直接就紅了。
而那些同行赴鄭州的非儲戶人員,掃了後健康碼則未受到影響。
14日上午,在大家自發組建的村鎮銀行儲戶溝通群中,數百名儲戶來自北京、成都、蘇州、聊城、石家莊等全國各地,他們都遭遇了「健康碼變紅」的詭異事件。
種種怪相結合起來,很難不讓人懷疑,健康碼是否被濫用在了這些儲戶身上?是否成了跟蹤儲戶們動向的工具?有儲戶認為,這是地方部門以防疫理由限制儲戶討要自己的財產,遂將這次賦碼稱為「儲戶碼」。
此事在網上已經引發了巨大的關注。
涉及40萬儲戶、400多億存款
河南多家村鎮銀行取款難的問題,最早要追溯到今年4月18日。
彼時據多家媒體報道,位於河南的禹州新民生村鎮銀行、上蔡惠民村鎮銀行、柘城黃淮村鎮銀行的網際網路存款突然提現困難。原本儲戶們在度小滿APP上購買上述三家銀行的網際網路存款,後因監管對網際網路存款進行整改,銀行通過簡訊告知,可在該銀行的微信小程序上繼續購買該行存款,可以隨存隨取,年化利率為4.1%。
4月18日起,銀行小程序、APP突然故障,客服電話無人接聽,打得通的銀行客服則建議儲戶報警。
5月20日,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在新聞通氣會上回應,這幾家村鎮銀行的大股東,利用第三方平台或通過資金掮客等吸收公共資金,涉嫌違法犯罪,公安機關已立案調查。
據媒體報道,這起案件涉及40萬儲戶、400多億存款。
背後神秘商人浮出水面
此次暴雷的四家村鎮銀行背後有一個共同的發起人——許昌農商行。
許昌農商行投資了五家村鎮銀行,分別為禹州新民生村鎮銀行、上蔡惠民村鎮銀行、柘城黃淮村鎮銀行、安徽固鎮新淮河村鎮銀行和黟縣新淮河村鎮銀行,投資比例分別為20.5%、51%、51%、40%和40%。
國家信用信息公示系統,許昌農商行的股權結構雜亂,共有73位股東,其中23位股東是個人股東,其餘為公司持股。
媒體報道表明,河南新財富集團與許昌農商行發起設立的多家村鎮銀行都有關聯,或是「隱形」股東間接持股;有河南銀行業人士透露,河南新財富集團背後的實際控制人或為商人呂奕。
在「獸樓處」此前的報道里,1974年出生的呂奕為賽普勒斯國籍,自稱是賴比瑞亞駐中國商務投資代表。
2003年9月26日,河南蘭考到沈丘的蘭尉高速正式奠基,建設方背後的實控人正是呂奕,其用總投資24億元的籌碼拿下了這段公路的30年收費權。
2017年,呂奕向恆豐銀行申請貸款35億,時任恆豐銀行董事長的蔡國華親自大開綠燈,直到蔡國華落馬,這筆錢仍不見蹤影。
呂弈的「朋友圈」堪稱豪華,既有PE基金、港股上市的大型銀行,也有註冊資本達400億元的大灣區產融投資公司。不過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大型金融機構與呂弈關係破裂,有的正在起訴他。
新財富集團背後的勢力範圍其實不僅僅只是眼下暴雷的這幾家村鎮農商行,其不僅持有洛陽銀行、河北銀行等地區大行的股權,還參股了至少6家農商行及村鎮銀行,至少滲透13家銀行。網易清流工作室分析認為,新財富集團可能借道某農商行及渤海信託,轉移巨額資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原銀監會副主席蔡鄂生因受賄被逮捕後,呂奕曾協助調查,進去了幾個月。天眼查顯示,河南新財富集團已經於今年2月10日註銷。
據《證券市場紅周刊》了解,目前呂弈在境外以「久安電視國際傳媒集團」理事長的名頭公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