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雲南紅河10月26日電 題:頭腦清晰 整體籃球
——前U17國青男籃主帥談青訓
新華社記者林德韌、王沁鷗、岳冉冉
在2024年全國U17青少年籃球聯賽的賽場上,山西汾酒隊打出了自身特點。身體條件並不占優勢的球員們,憑藉積極防守和團隊籃球,成功從小組中出線。
山西隊的主教練是中國男籃U17隊前主教練王錫東。比賽間隙,王錫東對新華社記者暢談了他對於青年球員選拔、訓練、比賽的一些思考。他認為,在現代籃球的語境下,球員的頭腦、執行力和團隊意識尤為關鍵。
「對目前這支隊伍,我講的最多的是拼搏精神、韌性、執行力,因為我們球隊的身體條件不是那麼優秀,在同齡的隊伍里不是那麼突出,所以我們就必須在拼搏精神和防守上多下些功夫。我是比較喜歡和偏重防守的一個教練,喜歡快速反擊這樣的打法。」王錫東說。
對於本次比賽,山西隊也是格外重視,王錫東形容隊員們「吃了很多苦」。他透露,比賽前的20天都把上午訓練時間調到了八點鐘,下午訓練時間調到了三點半,就是為了提前適應這次比賽的節奏。「訓練量很大,但是通過這次比賽,他們也會覺得吃了苦、有了收穫、得到成長,其實看到他們成長是最欣慰的。」王錫東說。
王錫東的執教履歷十分豐富,曾經在多支CBA球隊擔任主教練,也帶過很多青年隊,每年也會到歐洲學習、觀摩和交流。對於歐洲籃球的風格特點,他評價道:「歐洲打球也是偏重於防守,主要是團隊防守非常好。他們是在個人防守的基礎上增加一些整體防守的變化。其實中國孩子的身體條件並不差,主要是對籃球的理解、認知不同,歐洲強隊在訓練當中會更多強調隊員對整體的理解,因為打籃球需要有一個整體性的延續,從一個人、兩個人一直到整體的延續。所以說你看歐洲的籃球,看著不是那麼太花哨,但是很實用。因為他們從小就教孩子怎麼去理解整體籃球,教孩子籃球真正的意義是什麼,是靠團隊在作戰,而不是某一個點在作戰。」
近年來,王錫東的主要工作就是帶青年運動員。對於青年球員的選拔,他表示,球員性格很重要,一方面是球員先天的性格,另一方面還靠後天的培養。「比如林葳,選他的時候其實主要看的是他的性格,他是比較堅韌的、有決心和執行力。在任何情況下,他不會因為比賽的外界情況影響到他想要爭得勝利的決心,其實這個性格很難得。另外,找到了好球員,教練的培養也很重要。在他投不進的時候,也要給他信心;在他投進了關鍵球時,也要保持平常心。有的關鍵球員,投進關鍵球後,我是不讓他慶祝的,因為我要讓他覺得這是他的正常表現,不需要慶祝,要場場都打出這個水平才行。」
目前的世界籃壇,後衛的作用日益凸顯,日本後衛河村勇輝在籃球世界盃、奧運會上的優秀表現也引發了諸多關注。在球員時期,王錫東的位置也是後衛。對後衛人才的培養,他說:「培養需要時間,需要大量時間和比賽去嘗試、去累積,不排除有天賦異稟的那種後衛,但是縱觀世界來說,天才還是少,還是需要一點一點去累積。這裡面,教練的思想理念很關鍵,如果教練喜歡孩子的進攻能力,就主要培養他的進攻,那將來他可能就是一個偏攻擊型的後衛。如果教練喜歡偏重於助攻、組織一個團隊的,球員可能就往另外一個方向發展。所以教練對球員的灌輸和培養,跟球隊的打法也有關係。」
王錫東表示,優秀的球員必須通過大量的高強度、高質量的比賽才能湧現出來,但目前面臨的一個問題是這樣的比賽還是相對較少,這也是中國青少年籃球人才選拔過程中的挑戰。「有這麼個詞叫以賽代練,就是說練得再好,如果沒有比賽的積累,隊員也是體會不到的。比如說有些技戰術,你教他這樣的,但是他不知道這個情況什麼時候出現,必須得在比賽中遇見了,他做錯了,你再教他,下回他就改變了。」
跟年輕隊員相處久了,作為「70後」的王錫東最喜歡隊員們的「吐槽」環節,球員們聚在一起互相「揭短」,是訓練和比賽後的放鬆,也調節了隊里氣氛。「吐槽教練?他們不敢當面說,但背後肯定也吐槽。」王錫東說。
王錫東坦言,從整體看,球員的頭腦和靈性在選材中還是重要的。如果球員腦子好、有靈性,那不管身高多高也都要培養。按照他的理念,不管身高多高的隊員,都要從外線技術開始練起,因為隨著年齡增長,每個球員的身材和打法也會有變化,在過小的年紀就固定位置,會限制球員在未來發展的空間。「我要求隊員們都要掌握外線的技術,因為你不知道將來他能打到什麼樣。萬一有個兩米的孩子,但是非常適合打後衛,如果不練外線技術,你是不是就把優秀的人才給耽誤了?」他說。
對於中國男籃的未來,王錫東也有著自己的寄語:「希望通過中國眾多的青少年的教練們共同努力,能夠儘早為中國籃球培養出更多人才,更快接近歐美強隊,早點回到咱們亞洲霸主的位置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