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主播「打」起來了,人民網:「最低價協議」行不通!

2023-11-02     電腦報

原標題:頭部主播「打」起來了,人民網:「最低價協議」行不通!

當前正值「雙十一」期間,消費者的網購熱情持續高漲,而「雙十一」的戰火,也從平台燒到了直播間。首先是京東采銷人員在朋友圈公開喊話頭部主播李佳琦,質疑其有「二選一」行為,同時呼籲相關部門介入管理「全網最低價」。緊接著,在另一頭部主播「瘋狂小楊哥」的直播間,大楊哥爆料稱李佳琦控價控庫存,導致小楊哥直播間多數大牌被下架,這番指責,同樣暗示李佳琦與大量知名品牌簽訂了底價協議。被推上輿論風口浪尖的李佳琦則回應直播間的定價權在於品牌,從未要求品牌進行任何「二選一」 。

在接二連三的爆料下,吃瓜群眾開始質疑李佳琦直播間涉嫌控價,有價格壟斷嫌疑。對此,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反壟斷辦工作人員回應稱,「 我們反壟斷辦已關注到此事,目前正在調查核實過程中。如果發現違法行為,會進行查處。」

頗為諷刺的是,小楊哥也被曝出有保價協議。一位上過小楊哥直播間的商家向媒體透露,小楊哥直播間有保價合同,也有違約合同後的賠償金額,為100萬。

有媒體報道,在直播帶貨圈,簽訂底價協議早就是公開的秘密。其背後的邏輯是:主播在帶貨產品期間,要求品牌方保證主播銷售價格為全網最低,一旦發現誰家價格更低,就要下架他家的產品,品牌方甚至還要為此賠償主播一筆巨款。也有法律人士爆料,很多商品在各平台銷售時,都可能有一些「最低價」或「不高於其他平台價」的承諾和約定,這種約定本身只在品牌和簽約的平台或直播間之間有效,不能約束第三方。所以,很多平台或直播間會有「最低價」的承諾。

各方混戰不斷,在社交媒體上關於直播的非議也越來越多。針對這一情況,最近,杭州司法局發布了關於公開徵集《直播電商產業合規指引》的公告,目前正在市政府官網徵求意見。

針對直播間的價格亂象,《意見稿》提到,直播電商從業者不得要求商家簽訂「最低價協議」,或採取其他排除、限制競爭的協議、決定或者協同行為,但依法不構成壟斷協議的除外。

同時,要求直播電商從業者應公平競爭,不得違返誠實信用原則和商業道德,不得高薪挖人、虛構數據、片面對比等手段惡性競爭。

最近,小楊哥因為徒弟在直播帶貨時被指低俗。

針對部分直播間存在言論低俗的情況,徵求意見稿在關於「主播」的合規要求里,要求主播應保持良好聲屏形象,表演、服飾、妝容、語言、行為、肢體動作及畫面展示等要文明得體,符合大眾審美情趣和欣賞習慣。

此外,《徵求意見稿》要求合法開展直播預熱及宣傳、依法開展有獎銷售、明示贈品信息、顯著提示搭售商品或服務等。如網絡直播營銷活動有贈品的,應明示品種、規格、數量、期限和方式等。如有搭售商品或服務,應以顯著方式提請注意,不得將搭售作為默認同意的選項。從事網絡直播營銷活動不得採用虛構交易、虛標成交量、虛構庫存數據、虛假評論、刪除或屏蔽不利評論、好評前置等方式誘導消費者非理性消費;不得以虛假的「最低價」「優惠價」或其他欺騙性的價格標示銷售;不得採取任何形式的虛構或篡改交易、關注度、瀏覽量、點贊量等數據造假,不得採取虛假購買和事後退貨等騙取商家佣金。

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徵求意見稿》提出在保障知情權和選擇權的同時,從業者還應督促商家履責,如未經消費者同意或請求,不得向其發送商業性信息;發送商業性信息時應明示真實身份和聯繫方式,並提供顯著、簡便、免費的拒絕繼續接收方式。

對此,人民網評發表評論:徵求意見稿這一提法來得正是時候。簽訂「最低價協議」,行不通!

針對「最低價協議」,人民網表示:在現實中,一些位居金字塔塔尖的頭部主播,在直播帶貨中具備多重身份,由於流量巨大,其在市場中占據明顯優勢地位,絕不只是扯著嗓子吆喝的薦貨角色。一旦和平台、相關品牌方合謀炮製「最低價協議」,必然破壞市場公平。要知道最低價是相對的,隨著市場的變化,價格也發生著變化,如果不能隨行就市,「最低價協議」可能就成為套住企業的枷鎖,成為排除競爭的工具,最終受害的還是消費者的利益。如果任由直播電商從業者亂來,只能是個別主播賺得盆滿缽溢,而消費者能否獲益則是未知數。同時,市場秩序受到破壞,品牌方利益受損。如何精準監管、依法出擊、有效震懾,需要相關部門密切聯動,實現更有力的執法效果。

編輯:cc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7bbe695fe008141975b6f7dea32b1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