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要覽丨2024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期向好

2024-05-28     中國經濟時報

ZHIKUYAOLAN

編者按

近期,多家國際機構上調了2024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期,世界經濟前景較年初已經有所改善,不過,經濟增長速度仍低於疫前。當前,世界經濟增長保持韌性,高通脹出現緩解趨勢,但仍然面臨著利率長期居高不下、債務困境、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以及氣候危機加劇等諸多挑戰和風險。

世界經濟增長保持韌性並呈現分化趨勢

閱讀提示:世界經濟前景已有所改善,多家國際機構近期上調了2024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期。在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發布的《2024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中,對世界經濟增長前景持謹慎樂觀態度,並指出不同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增速呈現出差異化的趨勢。IMF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今明兩年的全球經濟增速將穩定在3.2%,其中,大部分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經濟增長都表現強勁。亞洲開發銀行發布的《2024年亞洲發展展望》報告指出,因內需強勁,半導體出口持續改善和旅遊業逐漸復甦,亞太地區發展中經濟體展現出韌性與活力,預計今年該地區的平均增速將達到4.9%。同時,面對外部衝擊,制定旨在提升地區韌性的政策成為關鍵。

聯合國:世界經濟前景已有所改善

5月16日,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發布《2024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年中更新報告,對世界經濟增長前景持謹慎樂觀態度,將2024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期從年初預測的2.4%上調至2.7%。2025年世界經濟將增長2.8%,高於此前預測的2.7%。不過,這一預判依舊低於2019年全球3%的經濟增速。

該報告預計,2024年發達經濟體經濟將增長1.6%,高於年初預測的1.3%;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將增長4.1%,略高於年初預測的4.0%;最不發達經濟體經濟將增長4.8%,略低於年初預測的5.0%。

就具體國家和地區而言,該報告認為,儘管利率居高不下,美聯儲的降息進程一再延後,但是美國經濟仍然保持顯著增長勢頭。美國在2024年的經濟增長率將達2.3%,高於年初預測的1.4%。

該報告將中國2024年的經濟增長率從之前預測的4.7%上調至4.8%,將印度2024年的經濟增長率從6.2%上調至6.9%,並表示印度將成為新興市場中經濟增長最迅速的主要經濟體之一。由於旅遊業的復甦,小型發展中島國的經濟增長率將從2023年的2.4%提高到2024年的3.3%。

不過,該報告調降了歐盟的經濟增速。報告認為,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疲軟的經濟情緒和財政支持的結束對歐盟經濟復甦構成了阻力。2024年,歐盟的經濟增長預測下調至1.0%。非洲2024年的經濟增長率下調至3.3%,低於年初3.5%的預測值。

同時,該報告認為,通脹、投資放緩、持續的地緣緊張局勢、氣候變化等因素依舊是世界經濟保持高速增長的主要挑戰。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等技術變革在促進生產力提高的同時,也加劇了技術鴻溝的風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今明兩年世界經濟增速將穩定在3.2%

IMF近日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預測,今明兩年的世界經濟增速將穩定在3.2%,與2023年持平。其中,發達經濟體2024年經濟增長預測值為1.7%,較1月預測值上調0.2個百分點。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2024年經濟增長預測值為4.2%,較1月預測值上調0.1個百分點。同時,全球整體通脹率持續走低,將從2023年的6.8%下降至2024年的5.9%,2025年有望進一步降至4.5%。

具體來看,《報告》顯示,近期美國經濟表現強勁,預計今年的經濟增長率為2.7%,比去年高出0.2%,但明年將下滑至1.9%。過去的經濟衝擊和緊縮性貨幣政策影響了歐元區經濟活動,歐元區通脹回歸目標的時間可能會推遲,但整體經濟增長將有所回升。歐元區在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速將分別為0.8%和1.5%,與2023年0.4%的增速相比有所提升。

在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中,印度和俄羅斯有望表現不俗。IMF預測,印度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速預期為6.8%和6.5%,比三個月前的預測分別高了0.3個百分點和持平;儘管面對美歐不斷升級的經濟制裁,俄羅斯今明兩年經濟增速分別為3.2%和1.8%,比三個月前的預測分別高了0.6和0.7個百分點。

IMF強調,按歷史標準衡量,世界經濟增長仍然疲弱,這既源於仍然高企的借貸成本、財政支持減少等近期因素,也源於疫情和烏克蘭危機升級造成的長期影響,以及生產率增長疲軟和地緣經濟分裂加劇。

《報告》建議,政策制定者應優先採取有助於保持甚至增強全球經濟韌性的措施,包括進一步改善財政空間,推出更多增強金融穩定措施等。同時呼籲各經濟體加強合作,積極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加快推動綠色轉型,共促全球經濟平穩增長。

亞洲開發銀行(ADB):

亞太經濟持續強勁增長

亞洲開發銀行(ADB)近日發布的《2024年亞洲發展展望》報告探討了亞太地區在疫後期間面臨的經濟增長機遇與挑戰,強調了提升亞太地區復甦能力、增強公共財政健康和支持關鍵領域投資的必要性。

該報告指出,因內需強勁,半導體出口持續改善和旅遊業逐漸復甦,亞太地區發展中經濟體繼續保持韌性增長,預計今年該地區的平均增速將達到4.9%,發展中經濟體明年將保持同等增速。亞太地區發展中經濟體通脹率2024年將降至3.2%,2025年將降至3.0%,但南亞、中亞和高加索地區今年通脹率將分別達到7.0%和7.9%。

該報告認為,儘管外部環境面臨不確定性,但全球主要經濟體結束加息周期、商品貿易持續復甦等因素將支撐亞太經濟增長,亞太地區總體展望積極,南亞、東南亞和東亞等地區將引領經濟增長。其中,印度仍將是亞太地區主要增長引擎。由於印度的經濟增長受到強勁投資、復甦消費和改善出口的推動,預計今年增長7.0%,明年增長7.2%。鑒於通脹放緩和國內需求改善,2024年菲律賓GDP將增長6%,2025年將進一步提速至6.2%。預計2024年,越南GDP將增長6%,2025年將增長6.2%。2024年中國經濟將增長4.8%,2025年將增長4.5%。

面對外部衝擊,ADB認為,制定旨在提升地區韌性的政策是關鍵。各國政府要加強區域合作,協調本國財政和貨幣政策,促進貿易投資以增強供應鏈。同時,社會安全、能源問題和食品安全不容忽視。

展望未來,東南亞的經濟增長速度將會提高,此外,通脹預計將進一步下降。

世界經濟增長仍面臨諸多挑戰和風險

閱讀提示:當前,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2024年世界經濟仍面臨著很多不確定性。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反映出對全球經濟復甦的樂觀情緒,但同時強調,若中東衝突擴散,將破壞全球經濟前景的改善。歐盟委員會發布的《2024年春季經濟展望報告》認為,歐盟經濟增長表現好於預期,但強調受制於內部一些結構性因素和外部環境,歐洲經濟前景仍面臨不確定性。WTO在《全球貿易展望和統計》報告中指出,2024年和2025年全球商品貿易量將逐步復甦。同時,全球貿易正面臨著複雜多變的形勢和挑戰。未來,隨著全球經濟的逐步復甦和貿易環境的改善,全球貿易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

中東衝突是全球經濟前景改善的重大風險

OECD5月2日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上調了對全球GDP增速的預期。OECD預計2024年全球GDP增速為3.1%,此前的預測為2.9%;2025年的增長率將升至3.2%,此前預期為3%。同時,OECD警告,如果中東衝突升級推動油價大幅上漲,全球經濟仍可能遭受重大挫折。

在區域經濟增長方面,OECD指出,全球經濟復甦的速度存在很大差異,歐洲和日本整體仍然保持低迷,前景改善很大一部分驅動力來自美國,而英國是已開發國家中表現最差的經濟體。

具體來看,OECD預計美國經濟今年將增長2.6%,此前的預測為增長2.1%。在政府支出等因素的推動下,美國經濟的強勁增長已導致一系列通脹數據高於預期。儘管如此,OECD預計美聯儲在2024年將下調關鍵利率。

同時,OECD將歐元區今年的經濟增速預期從0.6%上調至0.7%,2025年的增長率將升至1.5%,此前預期為1.3%。

英國是少數幾個經濟前景被下調的國家之一,OECD預計,英國今年經濟增速僅為0.4%,而此前的預測為0.7%。不過隨著三季度開始降息,明年經濟增長率有望回升到1%。

《報告》指出,儘管全球經濟增長超出預期,但通脹率有望回落至主要央行的目標水平,這為今年晚些時候降息提供了可能性。

OECD建議,各國央行應將利率設定在一個能夠在一段時間內繼續令需求降溫的水平,但同時警告,等待太久降息可能會過度削弱經濟增長,並將通脹率推低至目標水準以下。

對於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未來政策,OECD預測,到明年年底,歐洲央行將把基準利率從目前的4%下調至2.5%,而日本央行預計將把基準利率上調至0.75%。

歐盟委員會:

歐盟經濟暫別停滯但地緣政治風險猶存

歐盟委員會5月15日發布的《2024年春季經濟展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認為,進入2024年以來,歐盟經濟增長表現好於預期,通脹水平持續得到控制,為經濟活動逐步擴張奠定基礎。

歐盟統計局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經季節調整後,今年第一季度歐盟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0.5%,環比增長0.3%,歐元區GDP同比增長0.4%,環比增長0.3%。其中,歐盟第一大經濟體德國第一季度GDP環比增長0.2%,法國、西班牙、義大利GDP分別環比增長0.2%、0.7%和0.3%。

《報告》預計,歐盟經濟將在2024年和2025年分別增長1%和1.6%,歐元區經濟將在2024年和2025年分別增長0.8%和1.4%。2023年,歐盟通脹率高達6.4%,2024年該指標或將下降至2.7%,2025年有望進一步降至2.2%。歐元區通脹率下降速度則更為樂觀,預計今明兩年通脹率分別為2.5%和2.1%。

《報告》認為,個人消費提振是歐盟2024年至2025年經濟增長的關鍵驅動力之一。相比之下,投資增長放緩。在全球經濟復甦背景下,貿易將出現反彈,出口有望受益,或將增加大宗貿易活力。不過,隨著歐盟內部需求恢復,進口加速將在很大程度上抵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同時,《報告》認為,近幾個月來,受俄烏衝突和中東局勢影響,歐洲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和下行風險進一步增加。此外,美國通脹壓力持續可能導致美國及其他國家進一步推遲降息,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收緊全球金融條件。

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表示,期待歐盟經濟恢復溫和增長,並在2025年進一步回升。但對歐盟來說,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持續仍然構成風險。

世界貿易組織(WTO): 2024年全球貿易回升,但仍面臨下行風險

WTO近日發布的《全球貿易展望和統計》報告,深入剖析了2023年全球貿易狀況,並對2024年和2025年的貿易前景進行了預測。預計2024年和2025年全球商品貿易量將逐步復甦。2024年將增長2.6%,2025年將增長3.3%。與此同時,該報告指出,在全球經濟波動和地緣政治緊張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全球貿易呈現複雜多變的態勢。

從地區方面來看,2024年非洲的出口增長將比任何其他地區都快,年增長達到5.3%,但這一增長的基數較低。北美(3.6%)、中東(3.5%)和亞洲(3.4%)的出口都將實現適度增長,而南美的增長預計將較為緩慢,為2.6%。歐洲出口預計將再次落後於其他地區,僅增長1.7%。

在進口方面,2024年,亞洲和非洲的進口量將分彆強勁增長5.6%和4.4%,這將有助於支撐今年全球對貿易產品的需求。然而,所有其他地區的進口增長預計都將低於平均水平,包括南美(2.7%)、中東(1.2%)、北美(1.0%)和歐洲(0.1%)。

展望未來,WTO警告,由於地區衝突、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會限制貿易反彈的幅度,為全球貿易增長帶來下行風險。食品和能源價格可能再次受到與地緣政治事件相關的價格飆升的影響。該報告中關於紅海危機的特別分析部分指出,雖然中東衝突造成的蘇伊士運河中斷迄今對經濟的影響相對有限,但汽車產品、化肥和零售等一些行業已經受到延誤和運費上漲的影響。

此外,該報告提供的最新數據表明,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對貿易模式產生了輕微影響,但並未引發持續的去全球化趨勢。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李曉紅據公開資料整理

總 監製丨王 輝車海剛

監製丨李丕光王彧 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曹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78bc36c4d63c1eeb478f91f10dac8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