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陝西。
這大概是全中國最牛的博物館之一了!
幾步之內,你就能看到歷史上N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的陵墓。
他們分別是——漢武帝劉徹、霍去病、衛青、李夫人(就是那位「傾國傾城」的李夫人)、金日磾(這人名氣稍小些,但同樣牛逼,話說誰能念對他的名字?)等等。
來到這裡,我仿佛穿越進了那段波瀾壯闊的西漢歷史。
這裡就是——茂陵博物館。
茂陵博物館位於咸陽興平市,是依託漢武帝茂陵修建的一座博物館。這裡距離西安市區大約40公里,自駕1小時左右。這個冬日暖陽,我們前往茂陵,拜謁這位中國歷史中偉大的「千古一帝」。
茂陵景區分為陵園和博物館兩個區域,為一票制。陵園就是漢武帝茂陵的陵園,博物館則建在霍去病墓里,兩個地方相距一公里左右。
第一站我們先到了茂陵。作為景區來說,茂陵的看點並不多。茂陵地宮沒有開發,茂陵陵園內也沒有任何建築,能看的只有漢武帝長眠的那個高大的封土堆。
不過,千萬別小瞧下圖這個「土包包」,它曾經創造了「七個之最」。
西漢王朝,共214年,歷經11位皇帝,建陵11座,茂陵是西漢帝陵中規模最大的一座,被譽為「東方金字塔」。
茂陵的「七個之最」
其一:營造工期最長。茂陵始建於武帝即位的第二年(公元前139年),營建時間歷時53年,是我國墓葬制度中厚葬的典型。
其二:陵園規模最大,已經探明的從葬坑就達400多處;
其三:隨葬物品最多,武帝去世下葬時,陵墓中的葬品已經塞不進去,即史書所云「不復容物」;
其四:耗費資金最巨,據史書記載,漢武帝將全國每年賦稅總額的三分之一都花費在陵墓的修建上,因此整個陵園建築非常宏偉;
其五:陵邑最為繁華,住戶人口達到277277之多;
其六:陵區最為廣闊,陪葬墓有一百多座,其中就包括衛青和霍去病等;
其七:陵體最為宏偉,經過測量,茂陵陵高48.5米,底邊東西長231米,南北長234米,為西漢11座帝陵之冠。
茂陵周邊原本是有方形垣牆的,我繞著陵園逛了一圈,只能看到幾處闕門遺址。茂陵的西北方向,還能遠遠看到李夫人墓,沒錯,就是那位「傾國傾城」的李夫人。
題外話,大家知道漢武帝的第二位皇后衛子夫藏在哪裡嗎?
逛完茂陵陵園,幾分鐘車程,就到茂陵博物館了。茂陵博物館建在霍去病墓里,修建的規模宏大,到了這裡,我們才感嘆終於有了點景區的影子——主要因為茂陵陵園真的太原生態了。
逛茂陵博物館之前插句題外話,霍去病墓、衛青墓和匈奴王子金日磾墓距離很近,基本算是挨著;這三個陪葬墓距離茂陵也就一公里左右,可見漢武帝對這三位大臣的寵愛。
不過今天博物館內只有霍去病墓和金日磾墓,衛青墓並不在其中,不知道當初規劃的時候為什麼沒能一起納入?所以這趟茂陵博物館之旅我們也遺憾沒能拜謁衛青大將軍了。
一進入茂陵博物館,我們便先被眼前亭台樓閣、假山池塘的美景吸引了。知道的是逛博物館,不知道的還以為到了某個園林呢。
池塘的東西兩側有兩個文物陳列室,位置挺隱蔽的,大家千萬不要錯過。這兩個陳列室內陳列著茂陵周邊出土的大量珍貴文物,很值得一看。
茂陵周邊出土了不少國寶文物,最有名的有鎏金銅馬、鎏金銀竹節銅熏爐、四神紋玉鋪首和錯金銀雲紋青銅犀尊。不過目前只有鎏金銅馬還收藏在茂陵博物館內,另外三件都被陝歷博、中國國家博物館「借」走了。
茂陵博物館「鎮館之寶」鎏金銅馬。以汗血寶馬為原型製作的,通體鎏金,造型生動、體態矯健。現在茂陵博物館的宣傳圖中也是它。
鎏金銀竹節銅熏爐,收藏於陝歷博。茂陵博物館放了複製品。
四神紋玉鋪首,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茂陵博物館放了複製品。
逛完展廳去拜謁驃騎將軍霍去病。霍去病墓的封土堆和茂陵相比就小了很多,不過到底是在主景區里,墓前還有遊人送的三束鮮花。
茂陵博物館的另一個看點,便是陳列在園區里的大型石刻群。這是我國迄今發現時代最早、體積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具有藝術價值的大型石刻群,在十四件造像巨雕作品中有十二件被國家文物局鑑定為「國寶」。
茂陵石刻的最大特點是隨型,設計根據原料的形狀定。像「馬踏匈奴」、「躍馬」、「起馬」、「人熊相搏」的石刻,我的印象都很深刻。它們惟妙惟肖,令人感嘆古代工匠工藝水平的高超。
登上霍去病墓背後的攬勝樓,遠眺村莊、土塬與林立的高樓。在這個冬日暖陽,時光悄悄停滯,古與今,在這裡交融。
最後說一些旅遊實用信息,想來的朋友可以參考:
坐標:咸陽興平市茂陵博物館
門票:現在淡季(12月1號之後)55元;旺季門票75元。某團買的話能便宜些。65歲及以上憑證件免票。
交通:自駕游直接導航即可,西安市區出發大約1小時車程;自由行也能到,稍麻煩些。可以坐地鐵1號線到「寶泉路」,A口出站乘坐4路公交車到「西吳」公交站,後大概4公里,可以打車過去。
想了解更多冷門、好玩的旅遊地,歡迎大家關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現世界更多美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