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世界電視日當天,#電視家 跑路#上了熱搜。
頭一次見跑路相關詞條下不是全員義憤填膺的,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哀嚎。
「多年忠粉難受中」「看甄嬛傳武林外傳的快樂老家沒了」。
一堆網友四處問去哪裡找替代品,以後還怎麼看電視。
稍微能安慰大家的是,電視家闢謠得還挺快,表示之前付過的會員錢款會足額退回,不會跑路。
不過幾乎可以肯定,電視家的錢能回來,電視家是回不來了。
以防不看電視的朋友一頭霧水,先科普一下:
「電視家」是一個專門看電視直播的視頻播放器,其介紹說提供央視、衛視、地方台超1600個電視頻道在線直播觀看,還有上千部影視作品可供播放。
相當於在智能電視/網絡機頂盒上下一個電視家,購買相應的會員,就能繞過官方渠道直接看電視頻道直播和資源庫里收錄的電影電視劇。
根據媒體的報道,這類APP有沒有取得牌照,有沒有版權風險,其實一直值得打一個問號。
然而對於對於廣大用戶來說,當看電視變得越來越貴、越來越麻煩,電視家的那點「灰色」他們已無暇顧及。
隨手打開電視找到個好看頻道的日子,流逝的速度已經讓人抓不住了。
01
「第三方直播APP沒了
電視就成擺設了」
有人是正披著電子羽絨服的時候猛地發現破了一個沒法補救的大洞的。
電視機上的《甄嬛傳》演到滴血驗親「這水有問題」的關鍵地方,突然斷了信號,重置了幾次直接打不開介面,只留下一個「給您帶來的不便深表歉意」的公告。
這暴風驟雨來得比甄嬛去清涼台搶回一條命那天的雪還迅猛。
辛辛苦苦打工就為了能整租個一室一廳,讓客廳和電視機的存在消解一部分除了睡覺就是工作的機器人上發條感。
好不容易加完班回到家,謹遵「工作生活分離指南」立馬洗澡。
以為擁有了完完全全屬於自己的睡前兩小時,結果黑屏的電視映出一張苦澀的臉。
@財入門
還有人是在第二天一大早接到了長輩的消息。
爺爺奶奶晚上吃完飯打開電視,螢幕內容沒有如往常一樣直接顯示直播頻道。
不想給孩子輩添麻煩的他們搗鼓了一晚上也沒搞明白是出了什麼問題,沒看成電視反添了一肚子忐忑,在疲憊和焦慮中入睡。
害怕摁錯了按鈕、弄壞了電視,第二天還是告訴了90後、00後的孫輩。
@乃乃喵
然而這些成長於數字時代的年輕人這次沒能幫上忙。
第一批發現電視家用不了了的用戶,急著去社交平台上發帖詢問是軟體崩了還是網絡不穩定,怎麼才能重新調試好。
得到的答案幾乎都是「別再想著能繼續用了」。
20號下午,就有網友發現官方公眾號「電視家服務號」改名為「電視豐數」;「電視家助手」改名為「電視星球」。相關公眾號此前發布的文章已全部刪除。
目前,電視端的電視家App已無法正常使用,打開後會顯示闢謠跑路那則公告。
第二批在熱搜、媒體報道里得知這回事的人,多數的反應是」平民軟體被幹掉了「」一年59塊會員費想看啥都有,這麼好一軟體就這麼沒了」。
他們把評論區從頭翻到尾,想要找到一個跟電視家一樣省錢又好用的替代品。
沒有很豐富的影視劇資源庫也沒關係,能滿足看頻道直播、點播、輪播等基礎功能就行。
搜尋了一圈後一無所獲,秒看電視、火星直播、雲海電視等第三方直播APP被」一網打盡「。
這類違規APP之所以這麼「得民心」,一方面無疑是它的「物美價廉」。
一年幾十塊錢,《甄嬛傳》《武林外傳》《潛伏》《亮劍》這些經典老劇都能隨時看、想看哪集看哪集、想看幾遍看幾遍;
央視、地方台都可以看直播,畫面清晰流暢不卡頓。
既省去了為幾部劇買遍各個長視頻平台會員的錢,也不用再為四處找資源不小心點進幾十個低俗連結。
另一方面則是操作簡單、使用體驗好。
開機自啟模式設置好之後,打開電視就是直播畫面。用一個遙控器開關機、換台、調音量,就是想看電視所需要的全部動作。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電視家「沒了」之後,很多人求推薦適合老人看直播的電視軟體。
看電視原本是件再輕鬆不過的事情,伴著新聞聯播的聲音吃飯、在天氣預報bgm里坐在沙發上伸伸懶腰,是不止一代人的共同回憶。
當大家的注意力愈發被網際網路、手機吸引,電視一邊被動承接著落寞的現狀,一邊被幾股力量主動地拖拽到攔著人潮的地方。
一些不怎麼看電視的網友見識了這幾天沸沸揚揚的「電視家事件」,心裡有個大大的問號:
看電視怎麼成了件老大難的事兒?
02
電視看直播的功能
門檻越來越高了
花錢還不省心,開機之後找不到直播入口。看電視的麻煩,被吐槽很久了。
這次統一整頓後,觀看電視直播的方式收束為兩個正規渠道。
一是廣電有線電視,這也是最「老牌」的電視收看渠道,能看央視和省市級百餘個頻道。
二是IPTV,家裡辦寬頻時電信運營商一般會附贈專屬電視機頂盒,多數情況下免費使用一段時候之後收費。
隨著智能電視興起,網際網路電視盒子這幾年也發展得火熱。
智能電視+網絡盒子的模式一般被叫做OTT,可以自行下載視頻播放軟體、遊戲軟體、智能語音交互軟體等,可以簡單理解為一個螢幕放大版的平板電腦。
不過OTT在合規操作下是不能觀看直播的,只能點播視頻平台取得牌照的劇集內容。
電視家被封之後,一部分人才知道這類APP不合規;
也有不少聲音表示自己並不是一味貪便宜、無視版權,只是合規渠道很難與自己的需求適配。
不少房子沒有預留有線電視的線路空間,直接堵上了第一條路。
每年兩三百高收費的同時功能單一、畫面性能不穩定,把大量用戶推向第二條路。
相比起來,IPTV一個月10元的基礎費用顯得平價很多,不過實際使用起來麻煩也是一個接著一個。
拉寬頻開戶、裝IPTV,需要房子戶主親自辦理。
不少租房的打工人對接的都是二房東,通過二房東找到房東是第一道坎。二房東只想到點收租,吃不了回扣的事情往往是能推則推。
讓房東同意出面辦理,又要費不少口舌。
從跟房東溝通到上門調試成功,兩三個周末都搭進去了。
而開通業務極有可能涉及一開開三年的情況,房東可不會同意這筆錢隨住隨交、隨搬隨停。
心裡知道工作不穩定、租房流動性大,為了能在下班後把黃金檔電視劇當背景音、尋回點生活的安定感,也只能忍痛交齊三年費用。
@月夜銜星
IPTV的另一個痛點是一般不能投屏,電視和手機、電腦、pad等設備之間的網絡連接功能近乎於零。
終於找到個時間充裕、心情美麗的機會,想在電視上看個在收藏夾放了半年的電影,最後只能無奈接受沒法投屏的事實。
有一些帖子教大家使用破解軟體或是外搭個轉接設備,看個電視整出了小小發明家的陣仗。
磨刀霍霍的IT專家預備役們仔細研究了數個乾貨貼,從中精心挑選出plan A、plan B。
真正上手摺騰老半天,最後發現電視機直接打不開了,心心念念的電影沒看成,特意規劃的周六午後泡湯了,心態被搞的亂七八糟,還得在周日起個大早迎接上門維修的家電師傅。
@汪x喵
此外,IPTV與本地運營商強綁定,沒辦法獲取本地以外其他地方頻道的資源。
如果觀眾想觀看的頻道不在當前居住地所覆蓋範圍內,壓根不存在付費解鎖這種選擇權。
對於習慣並喜歡觀看某地新聞、民生、娛樂等頻道的人來說,並不友好。
尤其是來到子女定居的陌生城市幫忙帶小孩、料理家務的老人,很多時間都希望能有熟悉的欄目、倍感親切的民生節目記者陪伴著度過。
生活方式上的變化、家庭關係的重構都能慢慢磨合,卻沒想到被一台看起來很大卻裝不下家鄉消息的電視機時刻提醒著自己的外來人身份。
@奶奶扣
「資源有限、廣告倒是不少,一打開就添堵」,一位開通了IPTV但已經半年多沒打開電視的網友銳評道。
不少人吐槽,哪怕是直播,也能在開機的時候強制塞進廣告,還有充值廣告、會員廣告在某個不會被忽略的位置換著花樣輪番出現。
像是把電梯里的廣告搬進了家裡的客廳,每天總得在眼前刷幾遍存在感。
花了基礎套餐費之後,還有很多再付費項目。
@我已經沒脾氣了
說的是能擁抱海量優質影視資源,到頭來發現它們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碼。
一不小心就進入了開通增值業務的介面,比電視購物拿捏觀眾錢包的心思還明顯。
想狠命看電視、把交的錢看回本的人,就怕越看越虧。
@辣fu辣fu
跟以上這些心理上的內耗波折和用起來實打實的不舒心比起來,
顛來倒去的兩三個遙控器、橫跨客廳四處露出的網線,都顯得沒那麼惱人了。
有網友形容自己家是在cos盤絲洞,卻沒有妖怪的命,不敢吃唐僧肉只想老老實實看個電視。
至於機頂盒故障、頻道清晰度幀率時常打折扣這些硬體、技術上的問題,大家已經寬容地將它們視為平常情況了。
其實在此之前,OTT的一堆問題已經困擾大家很久了——
防不勝防的套娃收費、眼花繚亂的廣告和數不盡的繁雜操作。
電視端和手機端的視頻平台APP不通用,一份錢只能對應一個螢幕。
開機之後先看半分鐘廣告,進入廣告位排得滿滿當當的主頁,艱難尋找視頻入口。
在打開想要看的視頻前,興致早已被各種介面和左右手倒騰好幾個遙控器磨得精光。
還有用戶反映,把智能電視設置成老年模式之後,反而讓老人面臨廣告更多、付費項目更粗暴直接的局面。
電視越來越輕薄智能,電視機上的玩法和花樣越來越多,然而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的福祉似乎沒有降臨到廣大的電視觀眾身上。
當人們為找一個稱心觀看渠道所付出的心力超過看電視帶來的樂趣,只能撂下一句「這電視徹底看不了了」。
03
整頓市場亂象
讓看電視回歸最初的樣子
智能電視市場滲透率猛增的這幾年,亂象頻出。
娛樂資本論報道過專為智能電視而生的山寨智能盒子。
這些盒子裡往往預裝好了第三方直播APP,用免費看電視的由頭吸引一些對智能電視操作雲里霧裡的老年人。
而打開盒子之後,會出現各種開屏、片前片中片後廣告,穿插在看電視的整個流程之中。
有傳統的電視購物類,賣保健藥、功能型家居用品;也有理財、投資這種較為常見的主題。
但更讓人揪心的是山寨盒子裡會出現涉及賭博的引誘式廣告。
老年人對電視上看到的東西存在天然的信任心理,就會對這類廣告放鬆警惕。
在破解了的電視上安裝網賭app暢通無阻,不知不覺間就陷入了漩渦。
@娛樂資本論,某博彩app頁面
這次電視家等一批第三方APP被下架,是行業肅清的重要一環。
一方面,這是在保護電視資源、引導觀眾選擇長久穩定的正規觀看渠道。
另一方面,打擊未經授權許可的資源盜用,能從山寨盒子運作的源頭上加以制止,減少惡劣廣告害人的機會。
盜取資源的第三方直播軟體,破壞的是整個行業的風氣,一時的方便也難以遮掩背後的重大隱患。
廠商都去賺快錢、不考慮廣告風險,無所不用其極地降低版權成本,最後遭殃的是我們每個人。
取締這批軟體,其實也跟大家的最終目標——簡單、直接、合法看電視相一致。
今年以來,整治套娃收費和操作複雜問題的舉措,已有可見成效。
治理電視「套娃」收費方面,要求所有電視大屏頁面在首頁首屏都要設置免費專區入口,所有收費節目要有明顯標識。
免費內容供給逐步增加,省級有線電視網絡推廣開設「重溫經典」免費專區。
不少網友也發現收費包減少了、能免費看的影視作品變多了。
目前全國80%的有線電視終端、85%的IPTV終端已實現開機看電視直播頻道。
明年上半年,廣電總局將規範電視運營和收費,明年年底健全有線電視、IPTV、OTT三大業務體系長效管理機制,確保電視「套娃」收費問題「治得住、不反彈」。
華為和小米等品牌的電視,在部分地區已經有當地廣電的電視直播App進行推送,大家一直在呼籲的正版電視直播軟體已經在加速布局。
這幾年愈演愈烈的買電視容易看電視難局面,終於有了扭轉的盼頭。
不想失去客廳生活的打工人,有了電視之後家的感覺直線上升。
每天回到家,打開電視就是直播、上下鍵換台,簡單的快樂歸位。
對於智能電視這條供應鏈上的所有開發、製造、經銷商們,唇亡齒寒的道理還需領悟得更真切些。
把觀眾看電視的基本訴求讓位於商業利益,大家將會用腳投票、最終把電視徹底隔絕在生活的選擇之外。
一個行業的下墜和消亡,與每個下游用戶的使用體驗息息相關。
對電視尚留有溫情的許多人,只希望小時候看電視的美好回憶還能抵達當下、給大家留一個喘息的空間。
還沒看夠?點擊視頻,看今年最讓人心疼的網紅,如何用200G視頻,紀念27歲意外離世的女兒
· 一 周 熱 點 回 顧 ·
只想簡簡單單看個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