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短視頻寧可遇冷,也不要虛假的感動

2024-06-11     北青網

近日有網友發帖稱,多名網紅醫生在自媒體上發布視頻或文章,講述了其在下班後為患者加號看病的經過。但這些醫生講述的故事情節過於雷同,有擺拍造假的可能性。經檢索發現,至少有20名網紅醫生都發布過此類雷同故事情節:患者從遠方來,不會預約也不會挂號。一名在網上發布過此類故事的醫生承認,這些內容系其宣傳團隊「添油加醋」所致,拍攝時他只是照著稿子念一遍。(6月10日《北京青年報》)

網紅醫生帶有「流量焦慮」,希望自己能夠從「網紅」變成「常紅」,這完全可以理解。畢竟醫生拍短視頻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當然不會為了自娛自樂,也難以忍受長期受到冷遇。只有相關帳號帶來足夠的流量並產生效益,醫生拍短視頻的積極性才能被調動起來。

當創新不足時,「拿來」就成為一種選擇。當前短視頻領域內容雷同和擺拍現象十分嚴重,一個短視頻只要稍有創新,就能引來眾多效仿者,他們設置相似的場景,用相同的人物和語言,表演相同的內容,讓觀者大倒胃口。創意不足和難以持續,是短視頻主播最難克服的短板。醫療作為短視頻內容之一,也容易受到這些做法的影響。

然而,與其他內容相比,醫療內容十分特殊,真實可信是不能失守的紅線。醫療是一個求真務實的過程,各項檢查指標、醫生的診療思路等,都要確保真實可信,以至於求真務實成為醫生最基本的素養。看病如此,拍醫療短視頻也應該如此,否則,做假就極容易侵蝕到醫療。此外,醫療短視頻的一個主要功能是普及醫學常識和闢謠,闢謠者不能讓自己也成為謠言。

更重要的是,部分醫療短視頻已成為醫患相互聯繫的重要紐帶,成為線上和線下診療的補充。醫患交流不能摻假,經由醫療短視頻交流更是如此,任何虛情假意都會引來對方的猜疑和疏遠。醫療短視頻只有以誠相待,才能以心換心,從而不斷增進醫患互信。

醫生擺拍加號視頻,最初會讓不明就裡的人有所感動,但網友可能很快就會刷到相同或相似的內容,從而產生上當受騙之感,不僅不再相信涉事短視頻帳號發布的內容,而且可能對所有醫療短視頻失去信任。醫生擺拍「看診」視頻無異於自毀個人前程,甚至殃及整個醫療短視頻領域。

醫療短視頻具有十分光明的發展前景。2021年7月,全球數據洞察和策略諮詢機構凱度攜手騰訊醫典發布《2021醫療科普短視頻與直播洞察報告》顯示,51%用戶關注醫生博主帳號,77%的觀看科普短視頻或直播的用戶會和醫生互動,醫生成為科普創作的重要主體。但這段時間,醫療短視頻接連曝光一些不良事件,醫生自編自導急救視頻、劇組潛入醫院拍攝並讓家屬「哭小點聲」等,讓人對醫療短視頻的亂象感到擔心,促進該行業健康發展已成當務之急。

與常見的短視頻亂象相比,醫生虛構加號過程看似事小,但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真誠相待是醫療內容最好的創新,也是需要守牢的一條底線。寧可遇冷也不要虛假的感動,寧可退出也不影響整個行業發展,是醫療短視頻主播應有的胸懷與擔當。

文/時本

漫畫/王鐸

編輯/王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5f473d1abb32dc706d5b1dfaf4eaf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