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十六字箴言:持家教子應注意十件事,六項內容

2023-11-20     歷史兩張臉

原標題:曾國藩十六字箴言:持家教子應注意十件事,六項內容

曾國藩(1811年-1872年),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曰文正。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他自幼勤奮好學,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四書、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道光十八年,27歲的曾國藩中進士,入翰林院。

曾國藩組建湘軍,力挽狂瀾,經過多年鏖戰,最後打敗了太平天國軍,為大清立下了汗馬功勞。曾國藩倡議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並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

曾國藩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曾國藩主張居家應該簡樸,做人要勤快,勤能補拙。只要能做到勤儉,日子就不會貧賤。每個女兒出嫁,曾國藩規定嫁妝不得超過200兩銀子。

曾國藩育有三子五女,他特別注重孩子們的教育問題,他認為持家教子應注意10件事:

1、勤理家事,嚴明家規。2、盡孝悌,除驕逸。3、「以習勞苦為第一要義」。4、居家之道,不可有餘財。5、聯姻「不必定富室名門」。6、家事忌奢華,尚儉。7、治家八字:考、寶、早、掃、書、疏、魚、豬。8、親戚交往宜重情輕物。9、不可厭倦家常瑣事。10、擇良師以求教。

曾國藩教子的10件事,根據其內容,綜合起來就是有六項:即「勤、孝、儉、仁、恆、謙」六項。曾國藩要求子女要勤勞,做家務;要敬老愛幼,出嫁後尊敬公婆;家事忌奢華;仁義待人,「親戚交往宜重情輕物」;讀書要有恆心;謙虛誠敬,謹慎持重。

一、曾國藩語錄家訓30條中的第一條就是:勤字功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恆。

曾國藩怕京城的一些浮誇子弟的風氣影響孩子們的成長,所以讓夫人與子女們住在鄉下老家,門口也不掛牌匾。曾國藩廉潔持家,不用軍中一分錢。他的夫人親自下廚、紡織,做家務,操持家用。

曾國藩要求自己和家人簡樸的同時,對子女的另一條要求是「勤」。他要求子女們黎時即起,醒後不沾戀。

曾國藩還敦促家人每日堅持學習,並多次為全家擬定嚴格的學習計劃:「吾家男子於看、讀、寫、作四字缺一不可。女子於衣、食、粗(工)、細(工)四字缺一不可。」他要求兒子們儘可能的時間去學習,去讀書,每天要練1000個字。

二、曾國藩重視孩子做家務,「以習勞苦為第一要義」。

曾國藩堅持給子女寫信,為他們批改詩文,探討學業和生活中的種種問題。他寫信給兒子曾紀澤,要他每天起床後,洗漱後,穿戴整齊,向長輩問安,然後打掃屋子的衛生,再坐下來讀書。

曾國藩認為子女教育中「以習勞苦為第一要義」。他要求子女們在家裡男要掃地、種菜。女兒們要做飯、織布。即使後來家人與他同住江寧兩江總督府時,他的夫人和女兒們,也是不改原來勤於勞作,做家務的習慣。白天,妻子帶領女兒們下廚做飯,晚上則要紡紗織麻,從未間斷。

三、曾國藩語錄家訓30條中的第二條就是: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

曾國藩非常重視兒子們的讀書,他將朱熹的讀書方法,以親切曉暢的語言轉授給兒子:一曰切己體察,二曰虛心涵泳。就是要兒子們在讀書時,要聯繫實際,去理解書中的話語;要以輕鬆愉悅的享受心態去讀書,而不是被人硬逼著去讀書。

曾國藩的「三有」讀書要訣為:「有志、有識、有恆」,因為有志則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自足;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

《曾國藩家書》是曾國藩的書信集,近1500封,是寫給妻子,兒女和弟弟等人的家信。他的書信在平淡家常中蘊育真知良言,說服力和感召力很強。特別是曾國藩常年在外行軍打仗,與子女團聚的時間並不多,於是他就通過書信的形式與子女交流溝通,教育子女讀書寫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曾國藩的子女

曾國藩教子有方,他覺得若是子女有用,錢留多了並沒有用,而若是子女無用,留再多錢也是不頂用的。

1、曾國藩長子——曾紀澤(1839年—1890年),詩文書畫俱佳,通英文,清朝的著名外交家。曾紀澤死於光緒十六年,享年51歲。2、曾國藩次子——曾紀鴻,在古算學成就大,但33歲就去世了。著有《對數評解》、《圓率考真圖解》、《粟布演草》等數學專著傳世。3、曾國藩的兒子曾紀第,早年夭折。4、曾國藩的小女兒叫曾紀芬,她秉承父親曾國藩的「勤」「儉」,為人謙虛和善,後來嫁給了巡撫為妻,養育了12個子女,且子女全部成才,有企業家,有軍人,有商人,有教育家和學者。

我是歷史漫談君,歡迎大家留言、點贊與關注,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54c90e8944833842c82bc6eccaca6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