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村民江中撈出一枚金印,轉手賣出1300萬暴富,3年後卻大難臨頭

2022-03-18     正衛說生活

原標題:四川村民江中撈出一枚金印,轉手賣出1300萬暴富,3年後卻大難臨頭

《盜墓筆記》大家都看過吧,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裡面的故事情節都讓人看得驚心動魄,而每一部劇中都會有一個貪戀財物的角色。說句實話對於盜墓人,很多時候就是奔著裡面的錢財去的。可是我國在這方面早就有明文規定,1961年我國就頒布了相關法律規定,1982年又做了詳細規定,後來國家又多次進行修訂,禁止任何人以任何方式私藏、盜竊、販賣文物,一經發現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可是總有一些人出於不同的目的鋌而走險,還有一些人因為法律意識淡薄不知如何處理。但不管是什麼原因,只要觸犯法律都將被法律制裁。在四川江口多年來很多人從這裡都得到過明朝的寶物,為此很多人來這裡都是為了尋寶。

2013年的一天,彭山區的宋某非常高興,因為他從岷江河裡打撈出了一個金老虎。這一撈不要緊,不勞而獲的心理讓宋某的野心急劇膨脹,於是他再次入水尋找寶藏。有些人的運氣真的是好的不得了,宋某第二次入水,輕輕鬆鬆又得到一枚金印。

上面還刻著「永昌大元帥」等字樣。不懂文物的宋某非常高興,沒多想就拿著這兩件寶物去找專家鑑定,就想知道這兩件寶貝價值究竟有多高。最後經過鑑定,專家給出的答案是金老虎和金印都是明末農民軍領袖張獻忠的。那這一鑑定結果有何依據呢?

據實史料記載,明末有個跟李自成並肩的農民領袖名叫張獻忠。他出身貧寒,身感老百姓生活的不易。為了讓百姓擺脫水深火熱的明朝統治,所以他奮不顧身舉杆起義,帶領群眾組織隊伍對於對抗朝廷。又因為他曾參過軍當過捕頭,對朝廷的策略略知一二,因此他能迅速找到突破口,帶領群眾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勝利。

同時他的威望和聲譽也迅速提高,在他的帶領下,隊伍不斷壯大。在張獻忠的帶領下,農民起義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由於缺乏專業的管理和有效的統治,隊伍內部矛盾不斷加劇,意見分歧日趨嚴重,最終張獻忠被迫向朝廷低頭被招安。

但是他口服心不服,靜下心來養精蓄銳等待時機伺機而動。就這樣他等待了七年,在1639年張獻忠再次起義,這一次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攻克武昌,1644年率領軍隊進入四川占地為王建立大西政權。可惜好景不長,僅僅過了兩年也就是1646年,清軍大規模對其進行圍剿。

由於寡不敵眾,張獻忠落敗撤出成都。在出逃時他也不忘攜帶金銀財寶,可是到達江口時他又遭到清軍埋伏,這次他損失慘重。在慌亂中他把攜帶的金銀財寶盡數投入江中棄甲而逃,可是最終也難逃一死。

張獻忠死後,他留存在寶物也就成了百年謎題。很多年來這裡一直流傳著寶物的傳說,很多人為了尋寶只身前來但收穫甚微。直到2005年這裡興修水利,在這裡施工的隊伍挖出很多銀錠子,至此這個謎團才被揭開證實。當時考古界、盜墓團都盯上了這個地方,很多人想不勞而獲也都來尋寶,宋某就是其中的一位。

後來宋某撿到金印和金老虎被一個富商買走,價格是1360萬。本以為事情就這麼結束了,沒想到是隔三年,金老虎和金銀都被國家追了回來,為此宋某也以販賣文物罪被收監。即便是他不懂法律,但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所以大家再遇到這樣的事情時,一定要三思而後行,該上繳的一定不能私藏售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367eec8896f213858208995875e59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