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中大小手、4K和無線充電 - 雷柏 VT9PRO+VT9PRO mini 無線遊戲滑鼠

原標題:支持中大小手、4K和無線充電 - 雷柏 VT9PRO+VT9PRO mini 無線遊戲滑鼠

大家好,我是波導終結者。

最近一段時間,外設圈又有新的內卷方向,4K回報率已經不再是幾家大廠獨有,不少國產外設品牌也紛紛加入競爭。實際的體驗如何呢?今天跟大家開箱分享的是雷柏的VT9PRO和VT9PRO mini無線滑鼠。

性能上,VT9PRO和VT9PRO mini應該是基本一樣的,僅在滑鼠大小和重量上有些許區別。另外,用戶可以加購4K接收器和無線充電模塊,都只要幾十塊,還是相當划算的。

配件方面,一條柔軟度很出色的傘繩Type-C線,一個轉接頭,可以配合線材把無線適配器延長出來用。另外,還給了一整包的腳貼和防滑貼紙。說明書就不看了。

滑鼠底部是大面積的特氟龍腳貼,為了避免運輸過程中發生刮傷,以及透明保護膜導致「沒撕膜」,用了藍色remove字樣貼住。中間是無線電源開關,可以切換2.4G無線以及有線模式,還有一個多功能自定義按鍵(默認為DPI切換)。

雖然重量已經控制到很輕,但滑鼠滾輪仍然採用了實心加橡膠的設計,手感還是相當厚實的。後部有2個自定義按鍵,默認用於DPI檔位的加減,當然也可以在驅動里自由設置。

左右鍵採用C+click分離式的按鍵預壓調校,整體造型左右對稱,手感一致,反彈也十分清脆迅速。Type-C接口的空間較大,隨便用手頭的其他線材也可以使用,有線連接或者充電均可。

滑鼠左邊是兩個側鍵,位置靠上,面積中等,有做了稜角區分,盲操起來辨識度還是夠高的。

另一側則做了人體工程學曲線,無名指和小拇指都可以有個舒服的收納位置。

滑鼠底部有一個設計巧妙的磁吸收納倉,按下翹起即可取下蓋子,裡面可以存放2.4G無線適配器。而無線充電模塊通過替換這個蓋子即可,不過要注意無線充電和有線連接不要同時進行。

至於VT9PRO mini,整體布局,性能,功能都和VT9PRO沒有本質的區別,就大小和重量方面小了一點,以及在右鍵上做了包邊側翼,和底部的腳貼布局有些不同。

兩款滑鼠都搭載了原相定製版3398光學引擎,支持50-26000的DPI調節,650IPS追蹤速度,50G加速度,內置800毫安時鋰電池,1000Hz回報率下續航時間約160小時,3小時即可充滿電。VT9PRO mini重約65克,VT9PRO約68克。

實際上,兩款滑鼠長度分別為124.9mm和120.1mm,可以根據自己的手型大小進行選擇,VT9PRO適合中大手、VT9PROmini適合中小手。對於亞洲人的手形來說,基本都可以適用,趴握抓握也都兼容。顏色方面,VT9PRO有無塵(灰)、緋櫻(粉)、滄瀾(藍)、星霞(紫)、無極(黑白)、無燼(白)、幽魂(黑) 七種配色可以任選,VT9PROmini也有無極(黑白)、無燼(白)、幽魂(黑)三種配色。

看完滑鼠細節,咱們準備上機。滑鼠默認出廠當然是和原配的1K無線適配器配對,想要上4K,還得手動在驅動里配對一次。直接打開驅動,提示沒有設備,必須先插上原生適配器或者線接到電腦上。這裡我建議直接有線接電腦,可以把配對,滑鼠固件升級,接收器固件升級一起完成。

驅動程序整體使用上都很順暢,不過有兩個小細節,個人覺得還有優化空間。一個是調整DPI時,若滑鼠直接在滾動條上拖動,右側的數字顯示是不會跟著變化的,只能放開後確認。而在放開之後,驅動程序會即時把設置寫入滑鼠板載內存,進入到一個2秒左右的保存介面,此時驅動程序不可操作。其他設置更改時,每一步也都會保存一次。這個細節如果能優化一下,驅動程序的使用能更流暢順手就好了。

滑鼠擁有9+1(底部一個)個自定義按鍵,包括滾輪上下滾動在內都可以自由設置不同的功能,包括滑鼠,鍵盤,宏,系統功能,媒體功能等,還是相當強大的。在配對4K接收器之後,USB回報率就可以開到2000Hz甚至4000Hz,但會造成一定的CPU負擔,建議酌情開啟。而滑鼠搭載的定製版原相3398可以從1.0到2.0之間,以0.1mm為單位來設置靜默高度,對於FPS、RTS等競技選手非常實用。

滑鼠上面其實是有燈的,在充電的時候亮起,非常低調。4K接收器上也有,淡雅清新還挺好看的。

來把遊戲,CSGO,滑鼠無論是點射還是壓槍都還是很順手的,無線加上較輕的重量,在跟槍和甩槍的時候響應也很迅速。

總的來看,在各家都進入4K賽道之後,玩家的選擇更多了。雷柏 VT9PRO和VT9PRO mini在性能和功能上的表現都不俗,而且能夠自由加增4K接收器和無線充電模塊,實用性相當不錯。

感謝大家觀看,喜歡的朋友幫忙點個贊和關注吧,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