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理念催熱無糖飲料新賽道

2024-08-14     鄭州日報

本報記者 侯愛敏

立秋已過,暑熱未退,飲料仍然是夏末秋初的市場寵兒。就像年度流行色一樣,飲料市場每年也有自己的流行主打,商家絞盡腦汁揣度市場、推陳出新,努力在激烈的競爭中殺出重圍、一騎絕塵。縱觀今年琳琅滿目的飲品市場,無糖飲料,無疑是市場新寵。

無糖飲料成新寵

最熱的天尚未到來時,飲料市場就已經提前熱鬧了起來。口味、包裝各不相同的飲料紛紛亮相,開始被商家擺放在醒目位置。只是,如今抬眼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已經不是曾經熟悉的可樂、雪碧、紅茶、綠茶等,取而代之的是各種純茶飲料、氣泡水、電解質水等,各大超市、便利店的飲料貨架區醒目位置,也被這些低糖甚至無糖的飲料占據。事實證明,這類含糖低的飲料雖然口感平淡無奇,卻以無糖一招獨闢蹊徑,完美契合當下消費市場的「健康」訴求,成為以「甜」為主的飲料大軍中後來者居上的熱銷單品。

某家以價低走量為主的倉儲式超市內,無糖的烏龍、茉莉烏龍、桂花烏龍,在爭奇鬥豔的飲料區占據了一個夏天的C位。11元買一送三,相對其他零售店5元一瓶的價格,也相當實惠。「這幾款銷量都不錯,屬於補貨比較勤的品類,一般成年人買的比較多。而另一款1L裝的低糖飲料,則更受小孩子們歡迎。」據工作人員介紹,當下消費者的健康理念越來越強,購買零食飲料關注配料表幾乎成為慣例,配料表簡單的往往賣得更好。即便是小孩子,在大人天長日久的引導下也開始關注無糖、低糖的飲品。剛剛參加工作、正在減肥的慧慧,就是無糖飲料的忠實擁躉。「我不喜歡喝白水,既滿足味蕾又沒有增重負擔的,當然首選各種無糖茶飲料。」慧慧表示,自己周邊的朋友,也都有各自的飲品愛好,但出於身材管理需要,大家普遍對高糖飲料越來越慎重了。

商家紛紛推無糖

瀏覽各家今年主推的飲料新品,從遍布商圈的現場製作茶飲到瓶裝飲料,以無糖低糖為代表的「健康飲品」越來越常見。

風靡市場的康師傅冰紅茶推出了無糖版,娃哈哈也推出了好幾種口味的無糖純茶飲料。奈雪的茶則早在幾年前就推出了零卡糖,作為甜度選擇中的替換項。以咖啡起家的瑞幸,別出心裁圍繞健康做足茶文章,以0植脂末、0阿巴斯甜、0反式脂肪酸、0氫化植物油為特色的「輕系列」,輕輕茉莉、輕咖檸檬茶等,主打輕口感輕負擔,在口味選擇上,糖這一項就有少糖、少少糖、無糖幾項選擇。而少糖或無糖,正成為越來越多飲料消費者的選擇。

貨架區的擺放,也可以看出無糖飲料的市場地位。隨便走進一家便利店,醒目位置擺放的多是東方樹葉、氣泡水等無糖飲料,以及各種功能飲料、電解質水等,可樂、雪碧則被擠到了角落。

各大連鎖超市的自由品牌瓶裝飲料,無糖之風也大有愈吹愈烈之勢。胖東來新改造的永輝信萬廣場店內,除了一直火爆的胖東來果汁外,醒目位置擺放的2L裝進口無糖茶飲料,也頻頻出現在顧客的推車內,該款茶飲料配料表簡單,主打就是無糖。以低價風靡鄭州的多樂屯,進口的泰象原味蘇打水長期占據櫃檯C位,相比價格七八元的巴黎水,泰象價格更親民,備受氣泡水消費者的喜愛。工作人員介紹,「這個銷量一直不錯」。「我原來喜歡可樂,充足的氣泡進入胃裡,再打嗝出來,舒服。後來有了減糖理念,無糖氣泡水就成了不二之選,其實相比糖的甜味,也許我在意的只是充足的二氧化碳帶來的那口氣感。」剛過35歲的雲朵的話,代表了部分同齡人的心聲——在健康和愛好間,努力實現兩者的平衡。

減糖理念催熱新風潮

曾經,飲料就是「甜」的代名詞,而隨著與糖有關的健康問題越來越多,減糖控糖理念逐漸開始深入人心。這背後,是大家對自身健康的關注,以及由此帶來的對口腹之慾的理性克制。

每種消費行為的背後,對應的都是一種消費需求。缺吃少穿年代,大家喜歡高油高鹽高糖帶來的飽足幸福感,當這類食物被過度食用並威脅到健康時,清淡健康自然重回大眾的選擇項。一位飲品市場的業內人士表示,未來的飲品市場,低糖、無糖飲品將成為潛力巨大的新賽道。

據了解,上海目前正在進行飲料分級試點,根據飲料中非乳源性糖、飽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劑的含量,把飲料分為A、B、C、D四個等級,從A級到D級,推薦程度遞減。按照分級標準,那些含糖量高的飲料,將被列為不夠健康系列,這也被視作一個信號——無糖飲料正迎來自己的春天。

其實,無糖飲料的市場布局早已進入商家的考量,無論是農夫山泉旗下的東方樹葉,還是元氣森林的電解質水,均已在無糖賽道上站穩了腳跟。更多商家也正跑步進場,搶占無糖飲料市場的一席之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0e83a7ca70051f58e0ed48c198f8c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