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題材紀錄片中的老人形象,獨居,同居,多代同居
從人數上看,可以分為獨居老人、同居老人和多代同居老人。
老年人的生命意義因其生存狀況而異。
在老年人中,依靠自己的力量是最根本的生存手段;住在一起的老年人可以互相幫助;
同居多個世代居住的老年人,其家庭歸屬意識較強,對家人的安全感較強,孤獨和孤獨的感覺也較輕。
孤獨老人意象的表現與內涵
在古代的時代,養老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然而,在現代化的時代,家庭結構已經發生了變化,傳統的「大家族」、「養子養子」的觀念在當今的發展中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目前,兒童與家長的撫養關係日益淡化,而以「小」型的生存形態已逐漸形成了目前的家庭生存形態。
於是,許多有孩子的老人也變成了孤寡老人。
農村獨居老人是農村戶籍、60周歲或60周歲的單身、喪偶、離婚或分居的老年人。
孤獨是指老年人獨自居住,不可避免地會因不完全的家人而造成負面的後果,即家庭機能低下。
所以,獨居老人的一切家務都要靠自己來完成,不論是衣食住行,還是其他的一切,家裡唯一的工作就是孤寡者。
在這樣的環境中存活下來的老年人,不但要忍受更大的精神上的寂寞,還要做自己的主心骨,靠自己過日子。
獨立生存的老人的影像在農村的記錄中屢見不鮮。
鄉村中有很多獨居老年人,他們缺乏溫暖的家庭生活,缺乏良好的生活環境。
在這種背景下,對獨居老年人的表現提出了更高的現實需求,並給予他們一定的支持。
同時也要考慮如何讓這些老人過上好日子,讓他們能夠感受到家人的溫暖。
當代養老制度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不再是以前的養老養老方式,而是出現了養老機構、社區養老等。
獨身的老人,不可能和自己的子女住在一起,但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去享受「家庭」的溫暖。
《空巢老人》是《銀髮洶湧》的第3部,81歲高齡的王招娣獨自一人在鄉下獨自一人,她的妻子早已過世。
她有兩個孩子,一個失蹤,一個在深圳工作,只有春節才會來看望她。
平日裡,她獨自一人,承受著孤獨的人生,同時也要照顧家中的所有事情。
在這一期里,有一批孤寡老人是最幸福的,他們在村子裡建了一家養老院,每個月的費用只有三百塊錢,而且便宜,大部分的老年人都能負擔的起。
在這個地方,他們也要自己打理自己的生計,不過多一個夥伴,他們的日子就不會這麼寂寞了,而且老人們也會互相幫助,讓那些獨自一人獨自謀生的老人,過上更加幸福的日子。
老年同居意象的展示與表達
同居,包括與配偶一起居住的人以及未結婚而住在一起的人。
與單身的老年人相比,同居者的家庭幸福感要高得多。
如果是一對夫婦,或是一對非配偶,那麼他們不但可以在日常的工作中相互幫助、做一些家務活,而且還能相互激勵,減輕心理壓力。
農村題材的紀實作品中不乏這種「同居」的人物,然而,與夫婦住在一起的農村老年人要比不住在一起的老年人要少。
已婚且同居的老人,其共同生活的主要原因是情感和婚姻的限制,而情感方面則不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同居」老人意象表現的重要作用是:社會既要重視老人的生存需求,又要重視老人的情緒需求,既要實現他們的精神需求,又要實現他們的生命需求。
老年夫婦住在一起,可以在結婚的範疇內,彼此依靠、相伴;
老年人不結婚,主要是由於孤獨與孤獨,以及他們對生命的需求,而這些老年人即使住在一起,也能迅速地發現人生的真諦,從壓抑的情緒中解脫出來。
所謂青年男女,白頭偕老,而同床共枕的老人,也能起到警醒作用,讓更多的人懂得珍惜自己的伴侶。
比如《鄉村裡的中國》,杜深忠和老婆張兆珍正在田地花點藥,結果因為對方的一言不合,兩個人就吵了起來,杜深忠憤然離去。
杜深忠和張兆珍平時鬥嘴,兩人的人生目標和理想都不一樣,但他們一直都是以夫妻的身份生活,互相幫助。
杜深忠認為,他的老婆也許並不了解他的心靈,但他能夠感覺到他的妻子對他的關愛和對家人的關愛,他的感情和生命的需求都通過與他的妻子在一起而獲得。
韓蕾執導的《俺爹俺娘》,就是焦波的父親和妻子,他們一起生活了數十年。
這一幕看起來很普通,但給人的感覺,就不一樣了。
焦波的電影,講述的是父母的日常,而他的父母,則是一對忠心耿耿的老人。
多世代同居老人意象的展示與啟示
多世代同居是目前中國老人生活的主要形式,仍然占據70%以上。
四世同堂、多代同居、多代同居等多代人的家庭結構,是我們傳統的「孝」思想的體現。
老年人更願意依賴家人和孩子的關愛與精神上的安慰,而孩子們則樂意為他們的身體狀況做好準備。
另外,在同居期間,也有一些老人為孩子提供家務勞動、照顧小孩等服務。
在農村題材的紀錄片中,多世代同居的老人,比單獨與伴侶同住的老人,其精神活動更為健全,生活環境也更為優越。
在家人和孩子的陪同下,他們找到了心靈上的寄託,並且對家人有更強烈的歸屬,從而可以減少孤獨。
多世代同居的老人影像,不但能讓觀眾感受到家人的溫暖,更能讓人體會到老人對家人的可貴,並由此思考自己的家人和老人的生活狀況。
儘管許多同居的老人在生活上會得到更好的保障,也不會感到寂寞,然而,在家庭中,許多老人也受到了來自大家庭的摧殘。
老年人和年輕人在思維方式和行動上存在著很大差異,從而造成了各個年齡段的孩子們產生了矛盾。
老年人是家庭中比較脆弱的一部分,他們認為年輕人是需要自己的,老年人是沒有自己的,所以他們會發現自己的隱私受到了侵害。
關於多個世代同居的故事,可以從《銀髮洶湧》的《空巢老人》中看到。
李金銀已經91歲了,他一生都在鄉下長大,李金銀一年最快樂的時光就是和一家人同居,而李金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李金銀一家60餘口,幾個孩子一起住,他們的生活和生活都得到了妥善的照料,這讓他心中充滿了喜悅和滿足,比起以前一個人住的地方,他的日子過得更好了。
兒女的歸來,也讓老人家不再思念兒女。李金銀老人多世代生命中的老年人意象,其表現的意義十分重大,引起了人們和聽眾的深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