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下血本布局稀土,全力擺脫對中國依賴,事關高科技制高點

2022-02-24   第一軍情

原標題:美國下血本布局稀土,全力擺脫對中國依賴,事關高科技制高點

美國下血本布局稀土,全力擺脫對中國依賴,事關高科技制高點

#西方國家又盯上中國稀土#

近日,拜登政府一項重大投資計劃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據美國媒體報道,為了打破中國在國際市場上對稀土資源和相關產業的壟斷, 美國計劃在未來10年「下血本」,對所謂關鍵礦物和相關資源加工生產領域進行大規模投資,投資的重點將放在稀土元素、鋰和鈷等35種關鍵礦產上。

新計劃指出,關鍵礦產對美國未來一系列新興高科技產業具有不可替代或至關重要用途。特別是新型儲能材料、新燃料汽車、風電和太陽能開發、新一代晶片技術等等領域離不開關鍵礦產。 新計劃聲稱,基於稀土等重要資源對美國國家安全和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指標性影響,美國必須為爭奪全球關鍵礦產資源做好戰略準備。

據悉,拜登政府已經對關鍵礦產目錄和清單進行了梳理,並已經啟動了全美關鍵礦產重大研究及勘探計劃,由於美國在稀土資源儲量上僅次於中國、巴西等國,所以美國方面認為自己在開發稀土元素領域具有優勢,可以擺脫 「敵國資源威脅」。美國的新計劃旨在減少因關鍵礦產資源供應鏈中斷而帶來的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隱患,保障關鍵礦產資源的穩定供給。

據悉, 這項新計劃是根據2021年2月被簽署的《美國供應鏈》行政令進行的,行政令要求美國政府協同關鍵企業和相關行業組織,對美國工業和其他產業關鍵領域內重要供應鏈進行全面審查,目標是找到容易被「卡脖子」的薄弱環節。

當年,據美國供應鏈調查報告宣稱,美國在稀土元素和新燃料電池元素等領域,長期過度依賴進口,特別是關係到美國在未來產業發展和國民經濟關鍵領域,美方不得不依靠來自敵對國家和競爭對手的資源出口。

報告認為在稀土領域,美國軍工產業、高科技產業和信息技術產業等核心領域長期受制於「中國出口」,對美國的國家安全造成了嚴重影響。實際上,為了擺脫所謂「中國的壟斷影響」,美國已經開始全面反制。

不過,美國想在關鍵金屬元素和重要資源打一場「翻身仗」,可謂困難重重。首先,關鍵礦產的地球化學行為及成礦機制十分複雜,礦化類型多樣,認知難度較大。這句話簡單來說,就是關鍵礦產的勘探和開採極為複雜,且成本極高,難度極大。

上世紀90年代,美國稀土產業最終衰敗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私營礦產企業認為開採成本過高,無法與中國稀土產品競爭。稀土礦被開採後需要進行進一步加工才能成為原料,進入工業生產,這一環節的相關核心技術被中國牢牢掌握。

近年來,日本等西方國家寄希望於在海底海床開採稀土,但技術難度過大導致生產成本高到日本都無法接受。美國方面希望通過自己在關鍵礦產資源「買和賣」領域的優勢,逐漸扭轉被「中國卡脖子」的被動局面,難度很高,美國最終能夠達到什麼水平的「獨立自主」,現在還很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