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動力航母被拆解 重要部分欲出售中國 網友:還是做好垃圾分類吧

2019-08-03   123軍情觀察室

舍娃

數據顯示,直至當下,全球僅有10個國家擁有航母,而擁有現役核動力航母的國家也僅有美國與法國。然而,近日卻有報道,美國軍方早在2012年就確立了一項為期10年、耗資15億美元(近100億人民幣)的戰艦拆解計劃,其對象正是2012年退役、排水量達到8萬噸的核動力航母"企業"號。據悉,儘管美軍至今已經花費了8億美元,但相關拆解進度依然十分緩慢。特別是牽涉到核反應堆的拆解難題,這項浩大工程能否按期圓滿完成還要打上問號。

眾所周知,自二戰以來,美國一直是擁有航母數量最多、性能戰力最強的國家。特別是在核動力航母方面,美國海軍現役核動力航母擁有10艘"尼米茲"級和1艘"福特"級,而且這些航母大部分都是排水量10萬噸左右的巨型航母。相比較而言,另一個擁有核動力航母的國家法國,其唯一一艘核動力航母"戴高樂"號排水量僅有4萬噸,屬於中型航母,而且近年來"戴高樂"號技術問題頻發,一直無法形成有效的戰鬥力。美國海軍對於航母研發的更新換代一直在提速。除了曾經在二戰時期大展神威的"列剋星敦"級航母與"約克城"級航母已經全部退役之外,目前他們已經開始全力新建最新型的"福特"級航母,用以替代現役"尼米茲"級。當然,航母除了造價高昂之外,相關維護保養更是一筆天文數字,即便是財大氣粗的美國,也不得不維持一定的現役數量。因此,2012年退役的"企業"號就不得不面臨拆解的命運。

作為美國海軍乃至全球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於上世紀50年代開始設計,1958年開始正式興建,並於1961年正式服役。可以說,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服役期,"企業"號為美國世界頭號軍事強國地位的奠定,立下了汗馬功勞。包括"古巴飛彈危機"、越南戰爭等眾多經典事件中,"企業"號都是美軍最值得信賴的王牌殺手鐧。在服役期滿之後,退役後的"企業"號卻給美軍提出了拆解方面的難題。由於此前美軍完全沒有任何關於拆解核動力航母的技術和經驗,因此每一個步驟都小心翼翼,並且遇到各種突髮狀況。自2012年開始,整個拆解作業進展極度緩慢,目前也僅僅完成了三分之一不到。

根據軍事專家的介紹,"企業"號的拆解作業主要由兩大板塊組成。其一併沒有太大難度,就是將航母所裝備的相關電子、武器及配套設備進行拆除。其二就是動力單元,特別是核反應堆及燃料的清除和拆卸。而給拆解作業帶來最大阻礙的核反應堆部分,或許就是當初航母設計時的考慮欠妥。作為第一艘核動力航母,美國軍工科研人員一次性為"企業號"安裝了8具大型核反應堆。這些核反應堆不僅體積龐大,而且在結構設計上更是互不相連,這和當下各國海軍核動力戰艦採用的整體可拆卸式核動力包模式大相逕庭,讓拆解工作面臨巨大壓力。此前就有美國媒體報道,由於"企業號"退役後長時間沒有得到有效地維修保養,目前所有的核反應堆都已經產生了輻射,並且已經逐步蔓延到了整艘航母的管路系統,其帶來的放射性元素對於人體有極大的危害,因此拆解工作刻不容緩。

根據美國媒體的報道,包括核反應堆拆除作業在內,均在美國諾福克軍港以及紐波特紐斯造船廠持續進行。與此同時,美國海軍也宣布了下一階段的"企業"號拆解作業的相關方案,並透露普吉特海灣海軍造船廠將承擔最後的船體拆除工作。不過,除了當下最關鍵的核反應堆拆除作業尚且沒有尋找到合適方案之外,承擔重任的普吉特海灣海軍造船廠本身技術水平也遠遠達不到拆解航母的實力。不僅如此,根據透露,目前美國海軍還有兩艘常規動力航母要拆除,其作業順序甚至排在了"企業"號之前。如此推算,就算核反應堆拆除技術難題能夠儘快得到解決,"企業"號最終要完成拆解至少需要在2034年之後。不得不說,屆時,"企業"號核反應堆的核輻射影響將達到怎樣的程度,就不好預測了。

此外,我國在即將服役首艘國產常規動力航母的同時,預計將在2025年成為第三個擁有核動力航母的國家。基於此,對於一些美國軍事專家提出將"企業"號轉賣給中國的建"好意",許多中國軍迷和網友坦言:咱們也很快擁有國產核動力航母了,你們還是好好花心思做好垃圾分類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