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吞萬里如虎,霸氣的宋武帝劉裕,跨江過河,攻滅北方的後秦王朝

2023-12-24     張桃子

原標題:氣吞萬里如虎,霸氣的宋武帝劉裕,跨江過河,攻滅北方的後秦王朝

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社會,英雄級的人物層出不窮,有的少年成名,如霍去病,18歲時便成為軍團統帥;有的大器晚成,年紀大把方才建成功業,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宋武帝劉裕。

劉裕的出身悽苦,自幼父母雙亡,靠著艱苦奮鬥,一步一步從街頭小販、普通士卒、將軍、太尉、宋王、丞相,六十四歲時,成為皇帝,開創了南朝最大的基業。

這裡我們再回顧一下他軍事生涯的出彩一筆——攻滅後秦之戰。那可真謂是「氣吞萬里如虎」,他率軍跨江過河,不遠數千里長途征戰,從東南地區,踏足於西北關中,將勁頭正盛的後秦滅亡。

公元416年,六十多歲的劉裕已任太尉之職,此時的東晉朝堂,其實已經完全被劉裕所掌控,司馬氏皇帝不過一個傀儡。這一年八月,劉裕親率大軍大舉伐後秦,他任命冀州刺史王仲德督前鋒諸軍自彭城經泗水北進,自巨野澤入黃河;建武將軍沈林子率水軍出石門,自汴水入黃河;龍驤將軍王鎮惡、冠軍將軍檀道濟率步騎自淝水向許洛;新野太守朱超石率陸軍由襄陽直趨陽城。

四路大軍均從正面進攻,目標是會師洛陽。瞧瞧,這就是劉裕的膽氣,不搞小動作,不動用什麼偷襲手段,就是要從正面攻打對手。

胸懷謀略,並且識人會用人的劉裕,還另派振武將軍沈田子、建威將軍傅弘之領一支偏師由襄陽直趨武關,以牽制後秦軍;劉裕親自率水軍主力屯駐彭城。待水路通後後再行北上會諸軍攻取關中。

當年9月,前鋒諸軍進展神速,所向披靡;秦將王苟生於漆丘降於王鎮惡,徐州刺史姚掌於項城降於檀道濟;其他重鎮屯軍亦望風降附。檀道濟又攻破新蔡,殺太守董遵,進克中原重鎮許昌,擒獲秦潁川太守姚垣;10月,王鎮惡與檀道濟會師成皋,進而克滎陽,朱超石軍也進抵陽城。後秦鎮守洛陽的征南將軍姚況向長安求援,但秦主姚泓因背後受赫連勃勃大夏牽制,只派出少量援軍前往救援。

王鎮惡、沈林子長驅直入,秦將趙玄戰死,石無違退保洛陽,劉裕軍進逼洛陽城,姚況苦等援軍不至,只好出城投降。

晉軍生俘秦兵4000餘人,為爭取民心,檀道濟命把他們盡行釋放,羌人感悅,歸者甚眾。秦援軍閻生等得知洛陽失陷,遂止軍不前。

公元417年1月,劉裕從彭城出發,率水師北上,3月,進入黃河。此時黃河為北魏所轄,北魏因與後秦有聯姻關係,又怕劉裕以假道之名渡河進攻自己,於是以10萬重兵屯駐在黃河北岸,並以數千輕騎沿河岸跟隨著晉軍艦船進行監視,不時殺戮漂流到北岸的晉軍將士。

腦洞大開,天才的軍事家劉裕在黃河北岸,設奇陣「卻月大陣」對付魏軍的騷擾,強行通過魏境,艱險地向秦境進發。此時,沈、檀二軍已圍攻蒲阪多日,守將尹昭死守不降。沈林子對檀道濟說:「蒲阪城堅兵多,不可猝拔,攻之傷眾,守之引日。王鎮惡在潼關,勢孤力弱,不如與鎮合勢并力以爭潼關;若得之,尹昭不攻自潰矣。」

檀道濟遂揮師南下與王鎮惡會師,合力攻打潼關。3月,北伐大軍攻占潼關,大敗秦軍,斬獲以千餘首,迫使秦守將秦魯公、姚紹退至定城據險拒守。

此後,晉軍與秦軍在定城相持達5個月之久。姚紹為逼退晉軍,先後兩次派兵截斷晉軍糧道,封鎖水路,晉軍一度陷入恐慌,沈林子一面用鏗鏘話語激勵軍士以安軍心,一面向劉裕求援。

但此時的劉裕受魏軍牽制,無力分兵援助。危急之下,北方人民挺身而出,他們感激劉裕來解放他們,自發地競送義租,終於使潼關晉軍轉危為安。姚紹不肯罷休,再一次遣長史姚洽、予朔將軍安鸞、護軍姚墨蠡、河東太守唐小方率眾2000人進趨黃河北岸九原,設立河防以斷絕王、檀的糧援,但被沈林子擊破,將士被殺殆盡。

姚紹受此打擊,病發身亡;東平公姚瓚代之行使兵權,引兵攻襲沈林子,被擊退。7月,劉裕率軍抵陝縣,部署第二階段戰略。

沈田子和傅弘之率輕騎向青泥,出秦軍南翼,是為疑軍以迷惑牽制敵人朱超石軍渡河北上攻庸阪,以掩護劉裕主力大軍從潼關攻長安。晉軍南北成犄角攻勢,潼關主力待發,使後秦有三面受敵的危險。

秦主姚泓想先消滅南面的沈田子與傅弘之軍以解後顧之憂,再迎擊正面的劉裕軍,於是率步騎數萬直趨青泥。沈、傅軍本屬疑兵,只有千餘人,但沈田子認為兵貴用奇,不在多寡,於是趁秦軍陣未布好,先發制人,親引部下主動出擊秦軍。這時秦軍已合圍數重,沈田子激勵部下說:不擊敗秦軍只有死路一條。於是千餘晉軍無不一以當十,如猛虎下山,大敗秦軍於青泥和嶢柳之間,斬首萬餘,姚泓逃還灞上。

此戰之激烈,也是少有,以千餘勇士,竟能擊敗數萬敵軍,足可見領軍大將的重要性:將無貪生之念,士有必死之心。有這種精氣神,有這種鋼鐵意志,這支軍隊定是戰無不勝。

晉軍南翼大勝,而北翼朱超石卻出師不利,被堅守蒲阪的秦將姚璞擊敗,退至潼關。大好的形勢又變得複雜起來,此時王鎮惡向劉裕提出建議:願自率水軍由黃河入渭,逆水而上,直搗長安,劉裕贊同。

王鎮惡率軍乘艨艟鬥艦溯渭而上,一路勢如破竹,使潼關守敵紛紛後撤去保衛京都。剛從灞上撤回的姚泓急忙調軍分守渭橋、石積及灞東等長安四周軍事據點,自己率軍據守長安城西的逍遙園。

8月23日,王鎮惡軍抵渭橋後棄舟上岸,因水流滿急,所乘大小船隻都被水沖走,晉軍已無退路。王鎮惡激勵士卒:「只有拼力死戰才可死裡逃生!」王鎮惡首當其衝,座下將士皆奮不顧身,大破後秦軍。姚泓與姚瓚引兵來救,遇姚丕部敗退,此時的後秦軍隊,有如嚇破膽的兔子,只知道逃命,兵無戰心,將無鬥志,敗軍自相踐踏,不戰而潰。姚泓單騎還宮,王鎮惡自平朔門攻人長安。24日,姚泓出降。

至此,立國33年,在北方群雄爭霸中常勝的後秦,被遙遠的東晉軍隊滅亡。

滅秦之戰,其實是劉裕進一步樹立威望、積累人氣軍功的戰役,他並無心長久地占據關中地區。他的心思始終都是放在江淮一帶,關注的是東晉朝堂上的皇位。

此戰後不久,劉裕即率大軍南返,北伐結束,他只留下少量軍隊駐守關中,這也正中北魏等虎狼之徒的下懷,很快,關中再次易手,劉裕的北伐得地也漸次失去。

只是,劉裕還是迎來了他人生的最高峰:公元420年,他代晉自立,建號「宋」,定都建康,劉裕死後,諡號「武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f7630289f41617229894e4437535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