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周易取名字的來源和,汕尾著名景點有哪些地方

2022-10-08     周易與傳統文化

原標題:汕尾周易取名字的來源和,汕尾著名景點有哪些地方

汕尾著名起名大師謝詠,汕尾周易取名字的來源和,汕尾著名景點有哪些地方

汕尾取名字是怎麼來的,汕尾著名景點有哪些地方,汕尾哪有給孩子起名的地方,汕尾著名起名大師,謝詠老師姓名學談,汕尾取名字的來源和歷史變遷,汕尾著名旅遊景點排行榜,汕尾取名稱的來歷故事簡介,謝詠老師汕尾十大著名景點排名推薦,汕尾哪有給孩子起名的地方?相信很多居住汕尾地區的朋友,或者準備去汕尾旅遊玩耍的朋友們,以及汕尾地區正準備給小孩子取名改名字的朋友們,都會對當地的姓名歷史文化和當地好玩的旅遊景點比較感興趣,下面就是由中國著名姓名學大師,周易起名大師謝詠老師收集整理的關於汕尾名稱方面的由來和含義,以及著名的旅遊景點簡介,如果對此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多多了解一下;當然如果是在起名或者改名方面遇到困惑判斷不準的的朋友們,或者在人生命運方面感到迷茫的朋友們,也都可以聯繫謝老師來幫助研究分析的………

(1)謝詠老師:汕尾取名稱的來歷故事簡介

汕尾原名叫「汕美」,汕尾素以濱海魚港著稱,有美麗的濱海風光,故得「汕美」之名,由於汕尾地處廣東省南部未端,舊時曾俗稱「尾省」。「尾」與「美」諧音,人們便漸漸地把「汕美」稱為「汕尾」,汕尾由此而得名.汕尾原本是海豐縣下轄一鎮,是國家級優良漁港,後來廣東省打算在海陸豐的基礎上(當時還沒有陸河,陸河還是陸豐的一部分)設一地級市,雖經過海陸豐兩地的不斷競爭,最終還是因為汕尾鎮毗鄰南海,鎮中心又有全國最大的海水瀉湖品清湖,十分適合建設濱海旅遊城市,而被最終確定為地市行政中心,而海豐縣也析出捷勝,汕尾,紅草,媽宮等鎮設為市城區(至今未有區名,該區全稱為「城區」),作為縣處級區,為汕尾市政府所在地,汕尾市也因此得名,與頭和尾之說沒有很大關係。

汕尾,地處廣東省海豐縣南部沿海,距海豐縣城22里,世代住民捕魚為生興業。新石器時期,有先民活動。唐宋時期,有蛋民在此分屯生息,至明嘉靖年間,後澳仔、後寮等地已成小漁村。汕尾一名約源於明嘉靖年間,因該地由海沙沖聚成海灘(沙壩、沙隴線),先民們聚落於沙隴線尾部,隨著語言習慣(「線」、「沙」諧音「汕」),和先民有以方向指名習慣,故名「汕尾」。後來,隨著汕尾商賈旅業發展,由於本地美麗濱海自然風光,老百姓喻意美好生活,「尾」諧音「美」,逐漸把「汕尾」叫成「汕美」。汕尾建市後,隨著普通話流行使用,「汕」諧音「善」,汕尾又有一個美麗的代名「善美」。

汕尾,歷來是我國南部沿海重要的通商賈旅重地。清雍正八年(1730),設汕尾巡司。乾隆二十一年(1756),設縣丞駐此。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汕尾成為粵東的進出口岸和漁鹽商貿的重要集散地。1927年大革命時期,曾設汕尾市。由於商業進出口貿易較為繁榮,曾一度有「小香港」之稱。

1949年10月17日,汕尾和平解放。1950年設汕尾鎮;1958年設汕尾人民公社;1961年5月復設汕尾鎮;1987年1月繼續保留汕尾鎮建制。1988年1月,國務院批准在原海豐縣、陸豐縣的行政區域上設置地級汕尾市,析海豐縣南部沿海的汕尾、紅草、馬宮等7鎮設市城區,市政府駐市城區,市城區政府駐汕尾鎮。

(2)謝詠老師:汕尾寶寶如何取名改名

了解了【汕尾】的取名歷史和淵源之後,那麼出生於【汕尾】的寶寶如何取名字呢?

謝詠老師建議,不管是出現於哪個城市,哪個區域,出生「年月日時」所組合的八字命理是最重要的因素,因為「命理格局」基本上決定了人生大體命運之輪廓,難以更改;我們唯有以「命理格局」為基礎,查其命理五行之旺衰深淺,推算格局氣勢之平衡流通,全方位精準研究每一個五行的旺衰情況,推算出其核心五行「喜用神」,而後再以此為基礎,結合姓名之數理配置,或者《易經》八卦五行生剋等因素,合而為一體來取名字,方可稱之為姓名之正宗精髓;

謝詠老師通過對命理學和姓名學多年的研究,以及吸取古今經驗精華總結,是真正地把命理五行的精髓「喜用神」和「姓名學」完美融合在一起的人;《易經》書有曰:「大抵八字命局五行不暢,則疾病叢生,事業運勢萎靡不振」,所以謝老師起名立足於命格最核心的五行「喜用神」,這是當前所有的起名方法中,最正統的起名方法;因為「喜用神」不但是八字命格的「精氣神」所在,也是我們每個人的「靈魂動力」所在,更是我們人生耐以成功的「機遇舞台」所在,謝詠老師將 「喜用神」植入到你的姓名之中,也就相當於「精氣神+靈魂動力」時刻伴隨著你了!

(3)謝詠老師:汕尾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汕尾位於東南沿海,與惠州、揭陽、河源接壤,屬於潮汕四市之一,也是深圳都市圈的成員之一,擁有超過455公里的漫長海岸線和881個美麗海島,豐富的濱海風光、山地生態、革命史跡和宗教人文等構成汕尾「紅、藍、綠、古」四大特色旅遊資源。下面含鄱口網小編來介紹下汕尾有什麼好玩的景點?

1、紅海灣

紅海灣遮浪旅遊區位於汕尾東南面,是個半封閉海灣,被譽為「中國觀浪第一灣」。這裡有觀音寺、祖禧廟、媽祖廟等景點,海岸線長達72公里,還有4公里金色沙灘與億萬年礁石群。遮浪半島三面環海,從陸地延伸到海面上,東臨碣石灣,南依紅海灣。遮浪奇觀是汕尾八景之一,說的就是紅海灣,一邊海面風平浪靜,另一邊海面波濤洶湧,這種自然奇觀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

紅海灣的海水清澈湛藍,沒有污染很乾凈,金色沙子很細膩,每到夏天來游泳的人很多。遮浪半島又稱岩島,是由礁岩構成的,這個紅海灣與碣石灣交接處突入海的半島,有「粵東麒麟角」之稱。

遮浪半島西側的炮台,曾是駐軍營房的海防炮台,始建於清康熙十年,也是觀賞海景的主要景點。炮台山前方是廣東省海上運動訓練中心,是國家海上運動訓練基地之一。

2、金町灣

從市區到紅海灣大概半小時車程,不想跑太遠看海的話,金町灣沙灘是最佳選擇。金町灣擁有7公里海灘,全是免費開放的,沙灘細膩乾淨,海水清澈湛藍,加上海浪舒緩輕柔,很適合帶孩子來玩水戲浪,也是看日落的最佳地方。

我們上次來汕尾玩,就住在金町灣公寓,早上推窗就能看到藍色大海,傍晚夕陽無限好,還能隨時去海邊游泳,非常方便的說。

3、品清湖

品清湖位於汕尾中心城區,只要你來到汕尾肯定能看到,因為它是中國第一大潟湖,也是亞洲第二大潟湖。潟[xì]湖,是一種與外海相連半封閉的湖泊,全世界只有15%海岸線有潟湖,可在中國並不多見,杭州西湖也屬於潟湖。

在汕尾港東部的品清湖,包括鼎蓋湖、嶼仔島,南面是沙舌尾海灘和太平洋。我們在鳳山媽祖石像時,就看到面積非常大的品清湖,尤其航拍時特別美。

4、鳳山媽祖像

來汕尾第一個打卡景點,就是鳳山媽祖像,它是廣東最大的媽祖雕像。

媽祖是福建、廣東沿海地區的保護神,當地漁民出海前必拜媽祖,祈求平安歸來。對於我而言,媽祖石像既是汕尾的城市名片,也是汕尾人的一種信仰。矗立在鳳儀台的媽祖石像,高達16.83 米,它前方是中國大陸最大的潟湖–品清湖,背後是鼎蓋山和汕尾城區。

鳳山祖廟景區除了媽祖石像外,還有天后宮、天后閣、鳳儀台、海陸豐戲曲臉譜園、漁家風情館、媽祖廣場等景點。每年農曆三月廿三媽祖誕,這裡會舉辦媽祖文化旅遊節、鳳山祖廟炮會、民間藝術文化巡遊、海陸豐戲曲演出等民俗文化活動。

5、南海寺

南海寺建於清朝年間,位於汕尾紅海灣遮浪島打石澳,這裡有我見過最美的海。相傳觀世音在此成為四大菩薩之一,並留下許多聖跡,如得度石、蓮花石、鐘鼓石、甘露泉等。

觀音閣面朝南海,供奉著觀世音菩薩,觀音閣周圍有涼亭、觀音送子、唐僧取經、鄭成功南征、彌勒化緣等石像。

觀音山的海面廣闊無邊,景色優美,從高空俯瞰海水宛如藍寶石,不斷拍打黑色礁石,發出巨大的海浪聲。站在礁石上看著大海,就算再多煩惱都瞬間清空,只要你來了就會愛上這片海……

沿著觀海長廊漫步,發現有個蓮花寶座,人坐在上面有成仙得道的感覺,尤其藍色海水波光粼粼,隨手拍都能出大片。

6、玄武山元山寺

元山寺在陸豐碣石玄武山景區內,是粵東名剎之一,有元山寺、古戲台、福星壘塔等主要景點,還有碣石革命歷史陳列館、明清時期古炮。

元山寺藏有大量歷史文物,有時間可以慢慢去發現。我對屋檐和牆壁上的剪瓷雕很感興趣,它是國家非遺項目,也是潮汕地區寺廟建築常見的傳統手工技藝,選取彩色瓷器為材料,剪成細小瓷片,用來貼雕人物、動物、花卉、山水,裝飾在寺廟的屋檐、門樓和牆壁上。

元山寺前有座明代古戲台,是粵東地區最大的廟宇戲台,每年農曆三月三有地方劇種劇目表演,場面非常熱鬧。

「碣石觀海」是陸豐八景之一,是指玄武山最高處的福星壘塔,登上塔頂能遠眺南海。福星壘塔始建於明朝,在其東側有塊大石很像麒麟,因得名「麒麟石」。

7、蓮花山雞鳴寺

對雞鳴寺印象最深的,就是金雞、地藏閣和蓮花大佛。雞鳴寺俗稱半嶺庵,位於汕尾海豐縣北部,即蓮花山、銀瓶山交界的雞心山上,汕尾八景「蓮峰疊翠」指的是這裡。

蓮花山雞鳴寺始建於明朝,為高僧印真和尚所創建,舊寺原在蓮花山下,因為雞心山常有公雞啼叫,被認為是靈瑞,便將雞鳴寺遷到此處。

寺內有開山祖師印真和尚墓塔、明末天然奇石彌勒佛像、東洋古銀幣等文物古蹟,還有500多年長葉竹柏、6.55米仙茶古樹、土沉香、巴戟天等國家保護的珍稀樹種,這裡的高山茶不錯,同行小夥伴買了一些。

來到雞鳴寺,你會發現景區入口的金雞像與地藏閣、蓮花大佛遙相呼應,金色地藏閣有種身處天宮的錯覺,無論是龍、神像或佛手牆壁,都給人肅穆莊嚴的感覺。

8、海豐紅宮紅場

在我眼中,汕尾既是藍色的,也是紅色的,因為這裡是中國紅色農民運動的起源地,也是全國十三個革命老區之一。

海豐紅宮紅場是中國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誕生地,同時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宮紅場周邊建築都塗成紅色,與其遙相呼應,讓初來乍到的我們恍然回到紅色的年代。紅宮紅場旁邊的廣場有澎湃、郭沫若等人的銅像,還有紅二師、紅四師會師紀念亭。

紅宮原是明代海豐學宮,有欞星門、泮池、大成門、大成殿等建築,紅場舊址在紅宮東側, 原為東倉埔,彭湃在此興建紅場大門和司令台,大門上「紅場」兩個字就是彭湃手書。

9、澎湃故居

彭湃故居始建於清末,位於汕尾海豐縣海城鎮橋東社,當地人習慣稱其為「白宮」,白宮的前是龍津河,彭湃在這裡度過童年和青少年時代。

澎湃故居的西式建築很醒目,屋子窗口高且多,採光度很高,我喜歡住在這樣明亮的房子裡。主樓有兩層,樓下為堂屋,有彭湃母親周鳳遺像,後面屋子有澎湃照片及其使用過的物件和資料。得趣書室位於澎湃故居東側,原來是澎湃家中的書室,後來是澎湃母親安度晚年的居室。10、風車島

汕尾一影視拍攝海島,號稱「粵東麒麟角」,有愛琴海的迷人風情,叫風車島。風車島因島上遍布風車而得名,更準確的說是一個海灣半島,陸地面積約13平方公里,規模不算大,風景卻很好,是汕尾有名的風景海島。如今正值盛夏,海島旅遊非常適宜,而且島上風大更為涼爽。

島上有高大的風車群。海岸線細長,沙灘眾多,沙質細膩乾淨。最讓人震撼的是這裡的海邊的浪出奇的大。整座島幾乎四面環海,僅有一條長約3公里的跨海公路與陸地連接。所以人非常少,基本可以獨享整片海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ef553a6e0715c862862c45ca65269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