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里亞納海溝深處有什麼?下潛8000多千米,人類捕獲海底最深魚類

2023-03-10     彩尋美食

原標題:馬里亞納海溝深處有什麼?下潛8000多千米,人類捕獲海底最深魚類

在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海底兩萬里》這本書,在海底世界,有姿態萬千的魚類,也有幻境般瑰麗的海洋植物,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海底的一切都充滿了神秘與未知的恐懼。

海洋中生存無數種種類不同的動物,大多以魚類為主,那麼海下究竟有什麼?

深海

我們通常會將深200米的海稱為深海,到了這個深度,海洋幾乎漆黑一片,生命仍在其中延續著。

曾有自然學家在深200米的海底捕捉到絲鰭仙女魚,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仙女魚的外色彩斑斕,像一顆明珠點亮了深海里的黑暗。

對於人類而言,對於海洋的探索與對宇宙的探索從未停止,為此研發出多種技術手段和工具,以此來探索到海洋的更深處。

已知目前為止人類能通過深潛抵達海底的深度是300米,而像剛才所說的深海200米及200米以下的地方,這片區域由於缺少陽光和氧氣的照顧,以至於生存在這片黑暗地帶的海底生物,大多長相都是奇形怪狀的,這都是因為在環境中生存的緣故,就像燈籠魚一般,相貌看起來尤為奇特。

這是對魚類的影響,如果人在沒有任何裝備保護的情況下,在深海中會是怎樣呢?答案是凍或被水壓壓迫體內器官而。

不過這也只是幾百米的深度,越往下,伴隨的神秘與危險就越多。海溝,比之剛才所說的深海要神秘更多,海底的溝壑島嶼形似地面一般,其中的海溝如同深淵,狹窄又陡峭,溝渠的深度最深有5000米。

最為人熟知的有菲律賓海溝和波多黎海溝,位於南大洋。

根據地質學的分析得知,由於大陸板塊和大洋板塊之間相互作用,最終形成了我們所說的一個「V」字型海溝,類似於陸地的窪地。

馬里亞納海溝

海溝在海洋中十分,但也因為這份,也造就了一種研究上的共,即研究海溝就是研究海洋的關鍵點。

馬里亞納海溝,所有人都不陌生的名字,它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深的海溝,它位於太平洋的附近,於上世紀五十年代被來自英國的一個海底深潛器發現,深度是11034米。

如果你覺得不夠具象,那就想像一下地面上最高的山——珠穆朗瑪峰,它的高度才僅有8800多米,而馬里亞納海溝的深度卻已破萬,可想而知,在這一萬多米的深淵中,「沉睡」著多少我們未完全探索到的生物。

海底有什麼?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上:海底都有什麼?在海下3米的區域裡生存著許多人類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而這裡的水溫僅有10攝氏度,相當於地面上春秋的溫度。

不過也因為微生物太小而無法被人類肉眼識別,很多人都不知道,在野外游泳,儘管自由又徜徉,但這些微生物都會趁人不注意而鑽進體內,轉而攻占人體的防禦系統。

近海中最先出現赤潮,在這裡能看到很多大約有2米多厚的赤潮生物,不過有些生物的毒是非常大的,有時能威脅人體生命。

當我們把目光放在20米深的海域,就能發現許多「溫和」的東西,比如珊瑚,珊瑚的顏色純度高,鮮艷亮麗,作為一種有機結構,它是被千萬計數的珊瑚蟲骨骼組成的,聽起來有點可怕,但在這片海域裡,珊瑚喂養了許多水生動植物,是它們生存的重要養分。

有科學家發現,珊瑚礁里有十分豐富的石油資源和礦產資源,這些資源都有工業生產的作用。不過在普通人的眼中,珊瑚的最大作用就是它的觀賞價值,放在家中的魚缸里很是美觀。

往下繼續潛是海底40米,這裡並沒有足夠被人稱之為代的生物,但對人而言卻是極其危險的,因為人在這個深度已經覺察到身體的異樣——越來越重。

這股重量無法被準確地計算出來,但就像有幾千公斤的重壓一樣,人在這裡會頭暈噁心,如果不及時將其救上岸,那麼他就會隨著壓力而沉入海底更深處。

在海底100米深的地方,就會出現一些更奇怪的生物,它們不再是小巧可愛的體型,也不是顏色鮮亮的珊瑚,而是大型的海怪。其中就有體長有6米的巨型章魚,這種章魚重達15公斤,是軟體動物。

它有一個比較神奇的地方,在於它能變顏色,這是由於這種巨型章魚是特徵的色細胞,這種特使它能夠人意改變自身的顏色,就像變色龍一樣,能夠和周圍的一些植物的顏色同化,用來躲避一些棘手的對手。

水深200米後,就是深海了,沒有光線照耀的地方,綠色植物無法吸收光,從而生存不下去,別說是植物了,這裡就連魚類都很難生存,只有一條長約三百厘米的皇帶魚,體型修長,如同一條游龍。

當然, 皇帶魚是這片海域中的老大,主要的原因在於:一,魚少;二,同類相食,久而久之,它就成了這裡的「霸王」魚。

海底300深的地方會有什麼?首先如果是熱愛海鮮的朋友就比較喜歡,因為這裡有最大的螃蟹,其長達4米,重約20kg。

此外,它在壽命上也和普通的螃蟹有很大區別,它能夠活100年之久,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蟹種。

海深500米有什麼景象呢?以生活在南極的企鵝為例,大多數都只能在500米以上生活,但只有帝企鵝是能夠深入海底500米的,除了帝企鵝外,在其它海域還有很多烏賊,但這種烏賊和普通的烏賊也有一點區別,它們是軟體動物,通常被稱為王烏賊。

人類時常都會將王烏賊和其他的章魚放在一起,事實上兩者並不相同,首先,王烏賊的格兇猛好鬥,甚至連鯊魚都不怕的鯨魚都會警惕它。

它很神秘,在關於海怪的傳說里,它被掛著「海怪」之名被誤會了有近327年之久,在此期間,它無數次登上報紙新聞,成為異世界中的怪物。

到了海平面以下1300米深的地方,有一個中國二級的保護動物,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龜,名字叫棱皮龜,它是在2011年被人類發現,這隻龜的殼有大約1500毫米長,寬900毫米左右,平均重量達100kg多,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種海域中。

再繼續往下潛,直到深度達2000米,就能看見黑龍魚,它看起來和銀帶魚相差無幾,外看起來都是扁平的,它一般重有600克左右,體長80厘米。

除了有黑龍魚的名字,它還被稱為黑骨舌魚,不過因為它的胸鰭下有一卵黃囊,因此它也被香港人稱作黑龍吐珠。

200米屬於深海,3000米的海底也屬於深海,只是這兩種深度卻不是一個等級的,這裡的水壓足以讓一個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人於無形,當然,人類至今除了依靠潛艇外,是不可能通過自己的力量潛入這麼深的海底的。

在這裡就生存著抹香鯨,重量有50噸重,人類所熟知的龍涎香正是來源於它的體內,龍涎香可以用作香料,還有調理身體的作用。

到了3800米深的地方,就能看到屬於人類的遺蹟,也就是家喻戶曉的鐵達尼號事件。1912年,鐵達尼號因為一起意外事故而沉海,直至上世紀的八十年代才被人類發現它的殘骸。

國內的「蛟龍」能潛入的深度只有7062米,這裡被稱為超深海,迄今為止,只有兩個國家到訪過這個深度的海域,一個是中國,另一個就是,不過,「蛟龍」比的深度要多五百米,因此,達到最深海域的還是中國。

有人就好奇了,在科學天文等方面如此領先,怎麼在這片領域中就沒動靜呢?

怎麼可能會放過這樣展示自己的機會,和一樣,他們也生產了許多水下機器人,在海底進行勘察等工作。對於探測而言,水越深越容易考驗機器的功能和效用力,首先就是需要有足夠強大的抗壓能力,保護機器外殼的同時也保護人類不受海壓的侵害。

在3000多米的超深海區域裡,人類能看見許多獅子魚,它是截止目前為止,人類捕獲到的海底最深的魚類之一,同時這種獅子魚也是海底最深層的魚,深度達8178米,已經接近珠穆朗瑪峰的高度。

對它們展開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答海底深處的一些問題,比如海底的環境是否會影響生物的體型變化等等,這是因為,普遍在海底深處,動植物都要比上面的「淺水區」要更大。

另外,就像剛開始說的,在越深的海底,生物的樣貌就越是奇怪,大多數都是醜陋的,那麼對於動物而言,深海區域的某些因素是否能對它們的基因產生一定影響。

科學家們認為,在馬里亞納海溝中還存在著許多人類目前還沒有它探索到的生物,如果發現了它們,相信在將來的某天,它能為研究海洋的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好了,本期內容到這裡就結束了,看完這期別忘了給我們點贊,關注和轉發。謝謝您的支持,下期更精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dc7e3cc7a711a4ebc00a779386207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