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約、巨虧!遠洋集團到了更危險時刻

2023-08-15   閨蜜財經

原標題:違約、巨虧!遠洋集團到了更危險時刻

摘要:銷售額、銷售均價大滑坡(歡迎關注閨蜜財經)

撰文|蜜妹

這是@閨蜜財經的第1341篇原創

苦撐數年,遠洋集團終於還是暫時暴雷了。

2023年8月14日,遠洋集團一連披露數則公告,其中包括《票據停牌》的內幕消息。

遠洋公告稱,因並未於8月13日支付一筆票據在今年前7月產生的2094萬美元利息,導致發生票據項下之違約事件,故票據將自8月14日上午9時正起於港交所停牌,直至作出進一步通知。

01

遠洋集團這次暴雷,蜜妹既意外又不意外。

不意外的是,在蜜妹印象里,遠洋集團陷入困境已不是一兩年。先是增長困境,下圖東方財富這份以年為單位的表格能更直接說明。

圖表來源|東方財富(特此感謝!)

2014-2022這9年來,遠洋集團營收、利潤增速都不穩定,忽高忽低。尤其到了2020年,疫情黑天鵝伴隨房地產逐漸觸底,這種不穩定演變為震盪下滑。

2021年,或許是房地產行業目前為止最後的一次「小陽春」,遠洋集團數據也漂亮了一些。但在蜜妹看來,也是這一年,遠洋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200億併購紅星地產。

接盤方為遠洋集團旗下投融資平台遠洋資本。遠洋資本是遠洋集團的聯營公司,也是其表外房地產業務的風險敞口,具體遠洋資本的財務情況下文我們再說。

先說併購完紅星地產後的遠洋集團,經營情況並沒有好轉,2022年反而在下行的路上走得更遠。當然這並非遠洋集團獨有的情況,行業大環境如此。

但回過頭來我們能看到,逆勢「抄底」,遠洋集團並沒有嘗到多少甜頭,反而讓自己財務危機加深。

隨後就是2022年,不斷被曝出的遠洋系賣資產動作。總而言之,遠洋集團如今的困境,既是時勢使然,也有人為因素,不意外。

02

也有意外的地方。眾所周知,遠洋集團是有央企血統的。大股東中國人壽、二股東大家人壽,疑似實控人財政部,這些硬核背景看上去和「暴雷」不太沾邊。

圖表來源|企業預警通(特此感謝!)

實際上,這些「硬核背景」也並未對遠洋集團的困境袖手旁觀,此前已有很多動作。

比如2022年遠洋集團就向大股東中國人壽出售了諸多項目,包括北京頤堤港一期項目公司股權、北京中國人壽金融中心10%股權等。

2023年則有傳言說,中國人壽和大家保險正在想辦法,以解決遠洋集團目前的壓力問題。

2023年6月25日,中國人壽及大家人壽兩大股東針對遠洋集團成立聯合工作組,以便更全面地掌握遠洋集團的經營情況。

然後遠洋集團發布公告,對董事局委員組成人員進行大幅調整。遠洋集團方面曾表示,這有利於大股東加強對公司的管控,推進公司治理機制的進一步完善,從而提升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蜜妹的理解就是前面的紓困動作不夠了,需要親自下場。

數據顯示,2022年,遠洋集團的總貸款增加到970.23億元,其中短債占比最多達39%,為380.92億元,2021年這一數據還是186.68億元。

而2022年,遠洋集團在手現金則是大降。現金資源總額(包括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以及受限制銀行存款),一共為93.86億元。年終現金及現金等價物46.23億元,遠遠覆蓋不了短債。

03

債務的壓力還是一方面,更大的壓力還在銷售端。8月14日這天,與遠洋集團票據停牌內幕消息一同披露的,還有該司的盈利警告。

遠洋稱,截至2023年6月30日,預期將取得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人民幣170.00億元至人民幣200.00億元,而去年同期,為則取得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人民幣10.87億元。

對於巨虧原因,遠洋說,根據目前可獲得的資料,主要歸因於在本期間,中國的整體房地產市場低迷,導致營業額及毛利率下降,以及對物業項目計提的減值撥備增加;及分占合營企業和聯營公司的業績下降。

此前遠洋集團披露的未經審核業績數據顯示,2023前7個月,該司協議銷售額為381.5億元,銷售面積300.83萬平米,每平米銷售均價12700元。2022年同期,上述三項數據分別是520億元、311萬平米、16700元。無論是銷售額還是銷售均價,下降都比較多。

另一邊,遠洋集團旗下投融資平台遠洋資本前幾天也發布了2022年度的審計報告。一方面營收斬到腳踝:從2021年的16.52億元降到2022年的4.06億元;另一邊利潤更是由正轉負,從2021年的12.1億元,降低到2022年的-18.02億元。

負債來看,2022年末,遠洋資本總負債116.15億元,同比2021年末的130.06億元有所降低。

其中流動負債占了絕大多數,2022年遠洋資本流動負債100.27億元,其中其他應付款占了約84.6億元。蜜妹看了下,主要包括關聯方往來款、應付股利等。

凈資產方面,遠洋資本同比2021年末是降低的,從119.19億元降到2022年末的99.54億元。

資產負債率遠洋資本2022年也升高到53.85%,流動比率升高到80.46%,EBIT保障倍數更是從2021年的6.35倍降到2022年的-9.47倍。這背後的壓力不言而喻。

壓力何解?目前來看除了苦熬春天,似乎沒有更好的辦法。如今來看,能做到不違約的房企已經算是優秀了。

對於遠洋集團來說,這一次的違約似乎還不是「板上釘釘」。文初公告里也說明了,發行人已收到足夠的同意指示以達成將於2023年8月17日下午4時45分(香港時間)舉行的會議所需的法定人數以及足夠的贊同特別決議案的同意指示以於會議上通過有關特別決議案。

倘有關票據的特別決議案根據同意徵求予以執行,則上述違約事件將於修訂生效日期(預期為2023年8月18日或前後)簽立補充信託契據時獲得豁免。

因此,本次利息未能如期兌付並不意味著遠洋集團最終將發生違約。

版權聲明:本文系閨蜜財經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