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倆雙雙確診!嚴重會致死,緊急提醒

2024-10-25     川渝本地消息

前不久

遼寧大連一對母女

相繼出現高熱、肺炎症狀

母親還因呼吸衰竭

進入ICU病房搶救

但病因卻遲遲沒有定論

新冠病毒、甲乙流病毒感染檢測

都為陰性

最後發現「兇手」竟是它!

母女同患肺炎竟與家中鸚鵡有關

醫生在和家屬進一步詢問病史時了解到,患者女兒10天前因「肺炎」在其他醫院接受治療。兩人相繼出現肺部感染,令醫生產生警覺,通過電話與患者的女兒詳細溝通,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原來, 患者家中飼養了一對鸚鵡,不久前其中一隻突然死亡,家人只草草處理了屍體,未進行徹底消毒

患者是否可能感染臨床上較為罕見的「鸚鵡熱」?經一系列檢測,兩天後,患者的 檢測結果證實其感染鸚鵡熱衣原體。

什麼是「鸚鵡熱」?

「鸚鵡熱」是一種由鸚鵡熱衣原體引起的人畜共患傳染病。 鸚鵡熱衣原體不只鸚鵡身上有,鴿子、雞、鴨等190餘種鳥類和禽類,以及野生動物均可攜帶。

最初這種病在鸚鵡愛好者中比較多見,所以叫「鸚鵡熱」。

以肺炎為主要表現易誤診!嚴重可危及生命

「鸚鵡熱」潛伏期通常約5-21天,最短3天,最長45天,其流行沒有明顯季節性。

常見症狀:突發39-40℃高熱、畏寒、頭痛、肌肉酸痛、咳嗽、咳痰、全身乏力等,肺炎發生率高達85-90%。部分病例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 嚴重病例還會出現發紺、煩躁、昏迷等症狀。少數病例在恢復期可能出現血栓性靜脈炎、心肌炎、心內膜炎等併發症。

重症「鸚鵡熱」肺炎非常容易誤診,以致死亡率很高所以患者如有接觸活禽、飼養鳥類等經歷,務必及時告知醫生。

呼吸就能「中招」

鸚鵡熱衣原體是一種革蘭氏陰性需氧細胞內寄生的病原菌,鳥類是主要宿主,鴿子、雀、鴨子、鵝也可能是人類感染的來源。人在被病鳥啄傷、抓傷或者屠宰拔毛時,就可能通過呼吸道感染。就算沒有主動直接接觸,居住或工作的環境旁有很多鳥禽類,吸入了病鳥的乾燥糞便、羽毛或呼吸道分泌物的氣溶膠,也有可能「中招」!

「鸚鵡熱」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並不常見。一些病情嚴重的患者,其在死亡前48小時內,多嚴重咳嗽,衣原體隨咳嗽排出形成氣溶膠,可造成周圍人員的感染。

愛鳥人士如何自我保護?

如果 所處環境可能會接觸鳥類,需注意預防「鸚鵡熱」,特別是接觸禽鳥後,必須要 及時洗手

從事禽類運輸、售賣、宰殺等工作的人群正確佩戴口罩,做好環境衛生和消毒。

如果在接觸禽鳥後, 出現高熱、咳嗽、頭痛、肌肉疼痛等症狀時應及時至醫院就診,並告知禽鳥類接觸史,讓醫生更好地進行診斷。

買雞、鴨、鵝等活禽時,要保持一定距離;烹飪時,要徹底煮熟。

來源:人民網科普

編輯:張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b6ec905524e3814989a9d542c335b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