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相合,合化的條件是什麼?(中)

2022-08-16     西風獨醉

原標題:天干相合,合化的條件是什麼?(中)

上篇文章我們講到,天干相合的理論來源是「五運經天」。於是,就有網友提出了這樣的疑問:那有沒有可能是「五運經天」參考了天干相合呢?我的答案是:非常有可能,但我無法給出準確的答案。

雖然「五運經天」和「天干合化」理論到底是誰參考了誰,我們無法給出結論,但是從現有文獻來看,天干相合的理論來源早,而合化的理論來源較晚,這是基本能夠肯定的。除非有更早的古籍中有明確記載天干能夠合化。

我們都知道,地支相合是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只要是兩個地支在一起就能合。而天干之間的相合,古人則對其附加了很多的條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化氣十段錦」和「逢龍而化」。

逢龍而化

什麼叫做「逢龍而化」?其理論詳述在《子平真詮評註》中。徐樂吾說:「甲己化土,而甲己遁干至辰為戊辰;丁壬化木,而丁壬遁干至辰為甲辰。故云逢龍則化,以此故也」,意思就是根據「甲己」遁出地支辰,其對應的天干為「戊土」,而土為甲己相合後的五行,所以叫「逢龍而化」。這個說法是很有道理的。

也就是說,徐樂吾認為「逢龍而化」並非是天干合化的條件,而是「理論來源」。而合化的條件是什麼呢?徐樂吾認為天干合化的條件是「化氣必須得地支之氣,而尤要者為月時,倘月時不得氣,則決不能化」。也就是說,徐樂吾認為地支有根氣才是化氣最重要的,化土則地支必須要有辰戌丑未,化金則必須有申酉。

《三命通會》、《淵海子平》與徐樂吾則對化氣的條件略有不同的看法。《淵海子平·化氣詩訣》中說:「甲己中央化土神,時逢辰日脫埃塵,局中歲月趨火地,方顯功名富貴人」,也就是說,要時支為辰才能化。請注意,這裡的「時逢辰日」,其實是時支逢辰,與日支無關。原因很簡單,其他幾個合化都是以時支論,不可能只有甲己相合看日支。在《三命通會》中,這句被寫為:「甲己中央化土神,其逢辰巳脫埃塵」,可見跟日支並無關係。

《三命通會》和《淵海子平》對於化氣的理論有很長的論述,限於篇幅我無法一一列出。概括來說,這兩本典籍中認為時干化氣的條件是「時支為化氣五行對應的地支」。比如「甲己相合」,則時辰必須要「辰戌丑未」,乙庚相合,則時辰必須要為「申酉」。

《子平真詮》和《淵海子平》等書對於化氣條件的論述,其差異就在於根氣應該在哪個地支為好。出現這種差異是很正常的,因為明代及以前的格局法,以及更早的祿命法更重時辰,將其定義為「帝座」,而清代後的用神法則更重月令。一般而言,我分析四柱以時辰為重,因為我比較喜歡格局法,僅此而已。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注意到「化氣十段錦」我還沒有詳細說明。「化氣十段錦」中相剋相生對化氣的影響是我下篇文章要討論的話題了,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裡,謝謝大家!

文|西風獨醉 探討命理藝術,弘揚傳統文化(請大家關注我,和我探討命理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b378b52406bb3b529a03403b17a3f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