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若爾蓋!
請問,中國哪片沼澤濕地,
能當得起「最美」二字?
地理君的答案是,若爾蓋!
你不知道的若爾蓋
花湖、蛇曲、草原、森林若詩若畫
若爾蓋縣,地處四川盆地與高寒高原過渡地帶,你之前可能聽說過「若爾蓋濕地」的大名,但真實的若爾蓋可遠不止此。
若爾蓋縣域西部是廣袤無邊的草原,東部則有連綿數百里原始森林;
若爾蓋縣東部海拔2600-3000米之間,保有90萬畝原始森林。
縣域西南部縈繞著「黃河九曲第一灣」;而西北部的「花湖」,則像藍寶石般鑲嵌在熱爾大草原腹心;
花湖,在藏語中叫做「措恰扎」,意為「湖面五顏六色,猶如盛開的花朵」。
東北部的扎薩格大峽谷,藏在鬱鬱蒼蒼的高原森林中,被旅行者稱為「隱沒的天堂」;
高原森林中的扎薩格大峽谷
所謂的若爾蓋,它是站在日爾朗山口時看到的蒼茫草原,也是巴西河與包座河兩岸的原始森林,更是黑頸鶴千里迢迢來赴的動植物天堂;
畫面遠處是日爾朗神山
這裡有雄渾的蛇曲、多彩的花湖和最豐富的泥炭資源,這裡更有紅軍長征最可歌可泣的征程。
雄渾的蛇曲
舉世聞名的「黃河九曲第一灣」
在若爾蓋形成,
萬里奔流在此迂迴蓄力,
黃河水量30%在此補給,
這裡既是「黃河之腎」,
也是「中華水塔」。
在若爾蓋縣唐克鎮,黃河與白河匯合,形成壯麗的「黃河九曲第一灣」。
多彩的花湖
7、8月份,綠意無限延伸,
湖畔五彩繽紛;
進入金秋10月,
碧藍與金黃間別有一番壯闊,
清澈而高遠。
夏日花湖,水清岸綠
花湖入秋,金黃滿地
悲壯的草地
黃河流經阿壩州近2萬平方公里區域,
便是阿壩黃河大草原,
它包括紅原、若爾蓋、
阿壩、松潘等縣的草原地帶,
就是歷史上所說的「松潘草地」
也即紅軍「過草地」中的草地。
阿壩黃河大草原大致範圍示意圖
圖源:《中國國家地理》2019年12期
紅軍三過若爾蓋草地,
也是長征途中
最艱苦、最悲壯,
也是最輝煌的一段征程——
革命火種在這裡保留,
包座激戰在這裡發生,
巴西會議在這裡召開,
北上的方針在這裡促成。
《紅軍過草地》油畫,茫茫草地,中國工農紅軍用頑強意志征服了人類生存極限。
圖源:《中國國家地理》2005年02期
最大的泥炭沼澤
沼澤濕地孕育豐富的泥炭資源,
而若爾蓋泥炭總儲量達71億立方米,
在這裡,50萬公頃土地均由
濕潤厚重的沼澤泥炭構成,
是現今世介面積最大、
保存最完好的高原泥炭沼澤濕地,
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態功能。
生靈的天堂
若爾蓋在藏語裡念作「若尕」,
指氂牛喜歡的地方;
「全國三大名馬之一」的河曲馬
同樣喜歡在這裡馳騁;
有「高原神鳥」之稱的黑頸鶴,
也鍾愛把這裡作為繁殖地。
中國六大最美沼澤濕地之首
高原與黃河共同譜寫的神奇
《中國國家地理》曾做過一次「中國最美沼澤濕地」排名,評選標準如下。
具有典型性;(0-15分)
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0-25分)
核心景區的品位高,濕地一年四季景象變化豐富;(0-25分)
濕地原生態受到人為破壞程度小;(0-15分)
本地區珍稀瀕危植物和水禽的數量多、等級高;(0-10分)
與人類生存、發展有密切關係。(0-10分)
經過激烈角逐,我們最終選出「中國六大最美沼澤濕地」。
中國最美的六大沼澤濕地位置示意圖
圖源:《中國國家地理》2005年10期
第六名,遼河三角洲濕地,84.17分
第五名,扎龍濕地,84.29分
第四名,黃河三角洲濕地,84.43分
第三名,三江平原濕地,88.43分
第二名,巴音布魯克濕地,88.93分
以及位列榜首
有「川西北高原綠洲」美譽
青藏高原與黃河共同創造出的神奇——
若爾蓋濕地,89.64分
若爾蓋「黃河九曲第一灣」金秋日落
黃河九曲第一灣
世間罕有的「大河之舞」
有人說,黃河在若爾蓋回流,看起來是要從這裡返回它的「搖籃」;也有人說,黃河在這裡「大回頭」,積蓄到充足力量,終成世界長河。所以,關於若爾蓋的絕美故事,這「第一灣」無論如何都繞不過。
黃河九曲第一灣
在四川省,黃河唯一流經的地方便是阿壩州,但當河水流到阿壩州若爾蓋的核心區域唐克鎮時,卻陡然180度轉彎,從流往東南變成流回西北,黃河似乎對若爾蓋流連忘返,打算回過頭來「故地重遊」一番,為什麼會這樣?
說簡單一些,
因為水不能往高處流,
東南方向地勢太高,流不動了。
若爾蓋雖地處海拔3000米以上,但仍是青藏高原的一個斷陷盆地,它就像建在高樓中間的一個游泳池,黃河上游水系在此處匯流。
其中,尤以東南方向海拔最高:邛崍山主峰四姑娘山么妹兒峰高達6250米、岷山主峰雪寶頂高達5588米,高山再伴隨高地隆起,黃河想往東南方流去是不可能了,只能暫時「打道回府」往西北回流,尋求其他出路。
而這一回頭就是幾百公里,兜兜轉轉,終於在青海的龍羊峽附近找到突破口,好不容易能夠向東,才出了青藏高原。
青海龍羊峽黃河土林日出,黃河在這裡向東流去。
然而,也正因為這次雄偉的「大回頭」,黃河才得以把來自青藏高原冰川和湖沼的豐沛水源,最終納入自己懷抱,成為了上自世界屋脊、下至浩翰汪洋的中華萬里長河。
當你站在若爾蓋遙望河曲蛇形、草原花開時,表面上看似一派寧靜,但在蜿蜒的河道中,實則流淌著「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觸龍門」的不屈偉力,不容易啊。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執行總編單之薔認為,四川若爾蓋縣一帶,有我國最豐富的「蛇曲」景觀。
從高空俯瞰,若爾蓋縣城南側的黑河(又稱墨曲)流域濕地,有著異常發達的河曲景觀。黑河與附近的白河,同屬黃河上游兩大支流,流經若爾蓋高原。眾多的水系,頻繁的改道,形成了若爾蓋濕地草原上星羅棋布的「牛軛湖」。
圖源:《中國國家地理》增附刊 2019年12期
攝影/姜曦
黃河從盆地內流過,裡面地勢平坦,周邊的眾水來匯黃河,就像遠道而來的舞伴們逐一到場,熱鬧的「舞會」開始了——用華爾茲形容「蛇曲」最為恰當,因為華爾茲的舞步是用一個個方向相反的旋轉向前滑行,這也正是「蛇曲」的特點。
蛇曲形成原理示意圖:凹岸沖刷,凸岸堆積
河道截彎取直,舊蛇曲變成「牛軛湖」過程。
圖源:《中國國家地理》2011年02期
阿壩州草原上由蛇曲演變而成的「牛軛湖」,牛軛湖因形似牛軛而得名。
在這裡,一條條支流從四面而來,再用一個接一個的旋轉舞步匯入黃河;黃河則帶領眾水一起跳起「華爾茲」,再用連綿不斷的旋轉舞步舞進西北方的群山之中,這是真正的「大河之舞」。
世界級泥炭王國
孕育出獨一無二的「生境天堂」
如果說東北平原的黑土地
肥得能攥出「油」,
那麼川西北若爾蓋的泥炭地
則是肥得能攥出「水」,
肥美濕潤的土質,
創造出若爾蓋的勃勃生機。
泥炭沼澤,最大功能就是蓄水,1噸乾物質泥炭可蓄8噸水。
放眼蒼茫的濕地草原,苔草屬、嵩草屬、蓼屬、禾本科等鮮嫩草種,浸潤在飽滿溢水的泥炭土壤中,熱情生長。
泥炭又稱泥炭土,是地上植物的「遺體」,也是煤的最原始狀態。它們經過數千萬年堆積,由於在低溫厭氧條件下無法分解,而形成特殊有機物。
泥炭塊特寫
吸飽水分的泥炭土,會比乾燥時大出數倍,其最大功能就是蓄水,1噸乾物質泥炭可蓄8噸水,而若爾蓋泥炭儲存量達19億噸!(「黃河之腎」與「蓄水池」的比喻非常形象)
全國泥炭總儲量不過50億噸,若爾蓋泥炭占比達到全國38%,不愧為世介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高原泥炭沼澤濕地,更孕育出獨一無二的「生境天堂」。
若爾蓋保有著世介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高原泥炭沼澤濕地。
若爾蓋濕地,就像造物主安放在川西北高原上的一塊巨大海綿,默默擔負著調節徑流、保持水土、保護生物多樣性、控制沙化、調節區域小氣候、固碳與穩定大氣溫室氣體、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至關重要的作用。
若爾蓋生態系統示意圖,遼闊的高寒草甸是若爾蓋分布最廣的生態類型。
圖源:《中國國家地理》2020年06期
億萬生靈的理想鄉
若有來生,還來若爾蓋
若爾蓋濕地上的灰雁一家
河曲、花湖、沃土、草甸、高原,將若爾蓋融為一座「生境天堂」。
這裡生長著四川嵩草、藏嵩草、木里苔草以及長在水裡的睡菜、眼子菜、狸藻等360多種植物;廣闊的草甸上,生活著荒漠貓、鼠兔、艾鼬、藏羚羊,這裡還是我國最大的四川梅花鹿種群棲息地。
梅花鹿四川亞種
如果到若爾蓋,怎能不說飛鳥?
黑頸鶴、天鵝、赤麻鴨、灰雁、白骨頂……若爾蓋保有鳥類超380種,其中,黑頸鶴種群數量已達2000多隻!
黑頸鶴
我國黑頸鶴分布圖
黑頸鶴對生境非常挑剔,一定要生活在空氣清新水草豐茂且遠離喧譁的地方。四川若爾蓋、威寧草海、雲南納帕海等重要濕地千百年來一直吸引著它們駐足棲息。
圖源:《中國國家地理》增附刊 2017年09期
除了野生動物,若爾蓋也是我國三大名馬之首河曲馬的故鄉(另外兩大名馬是三河馬、伊犁馬)。
若爾蓋,河曲馬的故鄉
《中國馬驢品種志》一書曾根據我國不同地方馬品種的歷史來源、生態環境及體尺類型等綜合因素,劃分出五大獨立的馬種類型:
河曲馬(河曲馬類型)、蒙古馬(蒙古馬類型)、雲南馬(西南馬類型)、哈薩克馬(哈薩克馬類型)以及藏馬(西藏馬類型),在五大馬種的各項體尺指標對比中,河曲馬均名列最高。
河曲馬作為世界上奔跑力極強且易被馴服的動物,在遼闊的青藏高原上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藏族傳說中的民族英雄格薩爾王,就是騎著河曲馬去地獄救母的。
繪圖/易生
圖源:《中國國家地理》增附刊 2019年12期
毫無疑問,河曲馬是諸多古老而優秀的馬種,在若爾蓋濕地草原特有生境下,經過混血和選擇的典型產物,一方水土養一方「馬」。
高原油菜花田
若爾蓋,浩瀚的沼澤補給著黃河的水源,阻擋著漫漫黃沙;巨厚的泥炭層記錄著數萬年來的雨雪風霜;長征的足跡留下了寶貴的文化歷史印記;這裡是一方聖潔的雪域,一片神奇的土地,它是高原碧寶若爾蓋,黃河美園若詩若畫。
交通建議:
公共運輸:先到成都,從茶店子車站乘班車到若爾蓋縣城,每天早上6:30和7:00有兩班,當天傍晚能到;也可乘飛機到松潘縣川主寺鎮的九黃機場,然後再坐班車到若爾蓋縣城;
自駕:從成都到若爾蓋,可走九寨溝環線,西線經成都、都江堰、汶川、茂縣、松潘至若爾蓋,或經成都、都江堰、汶川、理縣、紅原至若爾蓋;走東線經成都、綿陽、紅油、平武、九寨至若爾蓋。
※入秋後,若爾蓋晝夜溫差可達10度以上,請注意防寒。
【參考文獻】
[1] 《若爾蓋泥炭濕地:高原上的碳庫》 中國地質調查局 2021年12月6日
[2] 《土壤是有生命的》 中國農資周報 2018年12月21日02版
[3] 《有一種風景叫「蛇曲」》中國國家地理 2011年02期
[4] 《若爾蓋濕地》 中國國家地理 2005年02期
[5] 《若爾蓋不只有濕地 河曲湖澤之外的野性世界》中國國家地理 2020年06期
[6] 《阿壩黃河大草原 河曲馬的故鄉》中國國家地理增附刊 2019年12期
因微信近期推送規則改版
未加「星標」就無法展示完整封面
將會錯過我們精挑細選的大圖封面
後續精心編輯內容
也很容易被淹沒
若您喜歡我們的文章
請為我們添加愛的「星標」
中國國家地理視頻號
大美中國,山河錦繡
本文創作團隊
編輯:Jubei
設計:巍巍
圖片:視覺中國、圖蟲
話題
如果你也去過若爾蓋,第一印象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