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遊記中,唐僧師徒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才最終到達西天,取得真經。這一路上,幾乎所有的磨難,都在於孫悟空降妖除魔,比如牛魔王、白骨精、玉兔精、老鼠精、金毛犼、金翅大鵬雕等。
但是,也有例外,這個例外就是號稱地仙之祖的鎮元大仙。
西天路上,妖魔的來歷有兩種,要麼是純天然的妖怪,它們屬於自己修煉,比如牛魔王、紅孩兒、白骨精等;要麼是天上的神仙下凡,成了妖魔;比如奎木狼下界成了黃袍怪,太上老君的童子,下界成了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等等。
但是,鎮元大仙既不是妖魔,也不是天上的神仙下界,他就是地面上的神仙,就是地仙。又因為他是地面上成仙最早的人,所以叫地仙之祖。
很多人一聽到「地仙之祖」,有個「祖」字,就覺得鎮元大仙地位非常高,三界之中也沒幾個神仙能比得上,畢竟稱號中帶「祖」字的神仙,整個三界之中,也就如來佛祖、太上老祖、菩提祖師、九天盪魔祖師等寥寥數人。
然而,地仙之祖的鎮元大仙,地位真的就很高嗎?其實這個看法是完全錯誤的。
鎮元大仙得元始天尊邀請,上彌羅宮中聽講「混元道果」,臨走前交待徒弟,等唐僧來的時候,打兩個人參果給他吃。清風和明月不理解,佛道不一家,咱們是太乙玄門(道家),何必打人參果給和尚吃?
鎮元大仙說,這是因為他和唐僧有前緣。
大仙道:「你那裡得知。那和尚乃金蟬子轉生,西方聖老如來佛第二個徒弟。五百年前,我與他在『蘭盆會』上相識。他曾親手傳茶,佛子敬我,故此是為故人也。」
從這一句話就可以知道兩點,其一:金蟬子曾親手給鎮元大仙端茶;其二,鎮元大仙認為,這是佛子敬重他,所以他認為自己和唐僧是故人。
這種情況,我們可以想像一下。
一般而言,端茶倒水是下人的活,所以僕人、下屬給你端茶倒水,你會覺得理所當然;如果平級人給你端茶,你也會覺得對方客氣,比如家中來了客人,父母給他倒茶,這也沒啥;但是,如果是長輩或者上級給你端茶,你就會覺得對方很尊重、敬重自己了。
同樣,金蟬子給鎮元大仙端茶,鎮元大仙認為是「佛子敬我」,說明他的地位不會比金蟬子高。倘若金蟬子屬於後輩,他端茶的話,鎮元大仙只會認為理所當然。
地仙之祖,其實只能說明鎮元子是地面上第一個成仙的人,說明他成仙的時間久一些,但不能說明地位高。
就好像古代有些人考試,都六七十歲了,還是個童生,連秀才都不是。一些考官甚至皇帝,也會對他們開恩,給予特殊照顧。比如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都曾宴請全國老人,並贈送酒食、對聯等。
據說,還有個老人叫李敬,141歲了,是當時最長壽的老人。乾隆還親自寫了對聯,並讓紀曉嵐對下聯。李敬所在的村莊,用圍牆圍起來,大門正對紫禁城,也是乾隆特意批准的,大門兩邊還刻著這副對聯,橫批就叫廣亮大門。
乾隆很尊重這些老人吧?對他們也很客氣吧?但是,你能說這些老人地位高嗎?當然不能。他們在當時依舊是平民,還不如九品小官吏地位高。
也正因此,所以壽星承認鎮元大仙輩分高,但沒有說他地位低。孫悟空去求復活人參果樹的方子時,壽星就說過「那大仙雖稱上輩,卻也與我等有識」。這裡,壽星只說「上輩」,就是說鎮元大仙輩分高。
等觀音菩薩來到五莊觀後,我們看看鎮元大仙的表現。
孫大聖按落雲頭,叫道:「菩薩來了,快接,快接!」慌得那三星與鎮元子共三藏師徒,一齊迎出寶殿……大仙躬身謝菩薩道:「小可的勾當,怎麼敢勞菩薩下降?」
觀音菩薩來了,鎮元子跟福祿壽三星「慌忙迎出寶殿」,鎮元子躬身謝菩薩,對著菩薩自稱「小可」,說自己的事是「勾當」,勞煩菩薩來自己莊裡,要說「下降」(猶如今天的蒞臨),很明顯,鎮元子的地位在觀音菩薩之下。
其實,只看一點也能發現,鎮元大仙地位不高,那就是鎮元大仙願意跟孫悟空結拜,這是最直接的證明。
鎮元子地位在金蟬子、觀音菩薩之下,而金蟬子和觀音菩薩又都是如來佛祖弟子,孫悟空則是金蟬子弟子,這不正能說明,鎮元子地位跟孫悟空一樣嗎?要不然,他為什麼願意跟孫悟空結為兄弟?
所以說,鎮元子地位真沒有多高,他跟孫悟空一樣差不多。
而且,鎮元子聽說過孫悟空的大名,但孫悟空卻沒有聽過他的名聲。由此也可見,鎮元子地位沒有多高。
包括本事而言,兩人也差不多。鎮元子雖然能捉住孫悟空,但卻奈何不了孫悟空,這一點他自己承認過。
大仙大怒道:「這個潑猴,著然無禮!教他當面做了手腳!你走了便罷,怎麼又搗了我的灶?這潑猴枉自也拿他不住;就拿住他,也似摶砂弄汞,捉影捕風。罷,罷,罷!饒他去罷。那鎮元大仙用手攙著行者道:「我也知道你的本事,我也聞得你的英名,只是你今番越理欺心,縱有騰那,脫不得我手……你莫弄神通。」
所以說,鎮元大仙能跟孫悟空結拜,也能證明他地位跟孫悟空差不多,在觀音、金蟬子之下,比如來佛祖可就更低了。
當然,有人會說,清風明月說過,三清是鎮元子的朋友,四帝是鎮元子的故人,這難道不能說明鎮元大仙地位高嗎?
還真不能,畢竟,孫悟空也曾和五方五老、十二元辰、普天星相稱兄道弟,能說明他們地位一樣嗎?顯然不能。這一點,只能說明鎮元大仙交友多,或者輩分高,卻不能證明他地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