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家裡開成「養老院」,64歲老人為9個老人養老

2023-10-30     雲陽微發布

原標題:把家裡開成「養老院」,64歲老人為9個老人養老

有這樣一個人,出身於貧窮的十口之家,但他就像一股凝心繩,緊緊地將一個大家庭團聚在一起,幾十年來靠雙手養活9口人,平凡的身軀散發著不平凡的能量。上報高堂養育之恩,下恤弟兄手足之情,心懷大愛,堪稱孝老愛親典範。他就是高陽鎮的陳方詳。

見慣生死

曾親手將5位親人「扶上山 」

「大姐,你今天的高血壓藥吃了沒有?沒吃的話快點拿出來吃了喲。」陳方詳聲音洪亮地提醒今年76歲的大姐用藥,語氣略顯急厲。陳方詳留著尖板寸頭,兩鬢微霜。許是要照顧一大家人的緣故,陳方詳不得不每天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反而使得他比同齡人顯得更年輕,一雙眼睛炯炯有神,聲音高亢洪亮,行事乾淨利索。

二月時節,春寒料峭。修整粉刷房屋是陳方詳許久以來的願望,趁著今年開春,陳方詳終於正式著手。材料購置、外牆清潔、裝修粉刷、做飯供飯,為節省花費,幾乎所有的工序,陳方詳都親力親為,房前房後,陳方詳忙得如火如荼,竟不知大姐的身體健康每況愈下。沒有人盯著,大姐竟然偷偷停了一個月的高血壓藥,險些丟了性命。

「我晚上活幹完了,飯做好了之後喊大姐吃飯,喊了幾聲都沒聽到她答應。」當時的情景,陳方詳仍然歷歷在目。眼見不對勁,陳方詳當時心裡咯噔一聲,慌了神,拔腿就跑到大姐屋裡去。

「天嘞——大姐喲——你囊個了喲!」

看著大姐躺在床上沒有動彈,叫也叫不醒,陳方詳當即冷靜地撥打了120。因搶救及時,大姐撿回了一條命。

「我見慣了生死,我父母雙親,岳父岳母,還有大哥都是我『送走』的,看到大姐那天那個場面我其實並不覺得害怕,也沒有慌神,慌啥子神呢。」陳方詳說,抓緊時間打120救人才重要。回憶當時的情景,「大姐就像是死了一樣」,陳方詳愧疚萬分。痛定思痛,他給自己下達了一個硬性指令,以後一定要每天督促大姐服藥,要更加細緻地照顧他們。

談及父母和岳父岳母,陳方詳的記憶早已模糊。「我的母親走得早,2003年就去世了,父親2009年去世,岳父岳母在照顧了20多年後也去世了10多年了。」陳方詳擺擺手,人走得太久了,早就記不清了。陳方詳姊妹弟兄一共八個,雙親去世時,其他兄弟姊妹要麼已經遠嫁,要麼在外打工,要麼沒有能力,幾乎都幫不上忙,陳方詳靠自己給父母養老送終。

一句遺言,允諾到底

給大哥養老送終,照顧大嫂6年

2003年,陳方祥的第一位親人逝世。

經過三年多病痛的折磨,臥床三年的母親早已是面容枯槁,血色全無。彌留之際,陳方詳母親交代後事,將無子無後的兩個兒子託付給他。陳方祥和妻子哽咽並堅定地點頭答應,表示請母親放心,他會將大哥大嫂和二哥養老之事管到底。

麻繩專挑細處斷,噩運只找命苦人。陳方詳的大哥大嫂因為身體原因,多年來一直都沒有孩子。76歲時,糖尿病、高血壓、肝病多種疾病又找上了他,自從病倒之後大哥便長期臥床,時時需要有人在旁服侍。病得厲害時,陳方詳一個電話就跑過去,把大哥從崎嶇的小路一步一步背到大路送去醫院。

大嫂實在年邁,無法兼顧,照顧大哥的同時還要維持生活。2018年,陳方詳將大哥大嫂接到自己家。「三天兩頭跑過去看他們,也懶得跑,一起接過來住更方便。」陳方詳說。大哥去世之後,陳方詳更是將毫無血緣關係的大嫂視為親姐,誓言將照顧大嫂的生老病死。

十月深秋,氣候逐漸轉涼,連綿的陰雨催生陣陣寒意。「大嫂,這幾天下雨要多穿點喲!」陳方詳提醒大嫂。陳方詳大嫂個子高挑,面色紅潤,言談舉止之間仍顯得行動便捷,思維清醒。昨天剛過完她88歲生日,冰箱裡還裝著昨天慶生沒吃完的豬腳湯、臘肉排骨。「昨天我過生,侄女兒買的豬腳來看我,還有雞肉、魚喲,吃得很好,我很開心。」陳方詳大嫂說。

陳方詳出生在一個大家庭,有兄弟姊妹八個,在弟兄中陳方詳排名第四。陳方詳的妹妹在高陽場鎮居住,偶爾會回來看望。姐姐、姐夫育有一子,其子長期在外打工,無照養能力,便將父母託付給陳方詳,只每月寄回生活費補貼。二哥在小的時候吃錯了藥,傷害了大腦神經系統,也沒有念過書,大字不識一個人交都成問題,現在耳朵也聽不到了。剩下的兄弟姊妹,按陳方詳的話說,「除了失蹤的,就是需要依靠自己照顧的」。

儘管如此,母親的一句遺言就讓陳方祥堅持至今,用一世的行動兌現一時的諾言。

頂起一片天

6頭豬3000斤穀子,讓大家「吃好飯」

臨近中午,陳方詳兩口子忙碌了起來。

一個燒火,一個炒菜。

「昨天大嫂過生日燉的豬腳還沒吃完,拿出來熱熱,再拿坨新鮮肉出來,炒個青椒肉絲,再煮個蛋湯……」陳方詳嘴裡碎碎念,下次趕場又去買點肉,馬上又要吃完了。陳方詳家到場鎮需要走一個半小時的山路,為了保證老人們三頓都有肉吃,陳方詳大概每周都會趕一次場。「去的時候走路,回來就坐車,花十塊錢打個摩的。」他說。

要養活一大家人,吃喝成了最大的困難。一雙手怎樣養活六張嘴巴呢?在鄰居葛應節看來,陳方詳的本事是真大。先後送走5個老人,現在又養著4個兄弟姐妹,他妻子也經常不在屋裡,全靠自己一人支撐。「他們開銷還是不小,生活也開得不錯,陳方詳每年喂的六七頭豬是殺了吃完了的,也沒賣過,米和菜全部是自己坡里種出來的。」

在周圍人看來,陳方祥有點傻,自己都到了養老的年紀,卻還要給哥嫂養老送終。明明村裡就有養老院,卻硬生生地把自己家開成了養老院。

陳方詳其實不是沒有想過送老人們去養老院,去年曾有過這個念頭。「去年我準備送他們去養老院,後來我實在忍不下來這個心。」陳方詳心想,大不了多幾張嘴巴吃飯嘛,自己再勤快一點就是了。

陳方詳口裡的「勤快一點」,要做到並沒有聽起來那麼簡單。支撐6口人的吃喝,需要陳方詳每年喂6頭豬,收3000多斤穀子。早上五點起來,晚上十點入睡,忙完屋裡忙地里,起早貪黑的生活,對陳方詳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不過還好,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關心下,大嫂吃上了低保,二哥享受了五保戶的政策,幾個老人的吃穿住行有了一定保障,這給陳方詳減輕了不少負擔,再加上妻子朱學凡和女兒的幫襯,陳方詳覺得,「把日子過好」好像並不難。

「反正人都要老。」許多人問陳方詳這些年為什麼要養這些老人,陳方詳回答得最多的就是這一句話。這個64歲的老頭,面對鏡頭不善言辭,既說不出來大段大段的道理,也講不出來曾經的苦難,更不會說誇獎自己的話。在他心裡,兄弟姐妹血濃於水,除了自己沒有人能照顧他們,自己養他們十年、二十年,都是應當的。

「人都會老,現在我還能動彈,我給哥嫂們養老送終。萬一我『走』在前頭,還有我的子女呢。」陳方詳笑著說。

記者:周光清 汪婷婷

編輯:鄧庭庭

責編:劉太興

終審:鍾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a0da4aa34eca250c1947ac9f2785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