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牌豬蹄
1.把豬手斬成塊後,先在熱油鍋里煸干水分,出鍋裝入高壓鍋里待用。
2.另把干辣椒節、花椒等投熱油鍋里熗香,隨後下入豆瓣、香辣醬、姜米、蒜米、蔥節、廣紅蘿蔔片、洋蔥塊和香料,炒香出色再摻鮮湯燒沸,等到調入鹽、味精和胡椒粉熬出味,再把湯汁濾渣後倒進高壓鍋,以淹沒原料為度,加蓋上火壓8分鐘。
3.把藕片在沸水鍋里焯熟,撈出來放入煲仔墊底。
4.另鍋入油燒熱,先下薑片、蒜片和青紅椒節炒香,再倒入已經壓好的豬手塊,加入調味料並收濃,出鍋裝入墊有藕片的煲仔內,澆上用熱油熗香的干辣椒和花椒(宜重用花椒),點綴些香菜即成
雜菌紅燒肉
製作:
1、把豬五花肉切成大塊後,在沸水鍋里汆至斷生,撈出來沖洗凈,再入鍋加家常味的紅湯煨至軟熟。
2、把鮮杏鮑菇切成塊,與水發香菇塊一起在熱油鍋里過油後,倒出瀝油待用。
3、臨走菜時,取凈鍋放油,先下適量的火鍋底料炒香,再舀入已經燒好的紅燒肉及原湯,煨的過程中加入杏鮑菇塊、香菇和蒜薹節,另外加鹽和味精,燒至入味,收汁後淋一點木姜油便起鍋裝碗。
特色燜桂魚
原料:
桂魚一條約2斤,金針菇150克,高湯1千克,鮮紫蘇15克,野山椒段50克,青美人椒段50克,芹菜末、紅椒末各10克。
調料:
鹽3克,味精5克,雞粉5克,薑末10克,白醋15克。
製作:
1、桂魚從背部開刀,去鰓和內臟,洗凈後加適量鹽、料酒腌製備用;金針菇飛水後墊入砂鍋底部。
2、鍋下適量菜籽油燒熱,下桂魚煎至兩面微黃後倒入燒熱的高湯,下紫蘇、青椒、野山椒、薑末、胡椒粉大火燒開,淋入白醋去腥,下鹽、味精、雞粉調勻,加蓋轉小火燜10分鐘。
3、待魚肉熟透入味後,將桂魚撈起入墊有金針菇的砂鍋,原湯濾去野山椒、美人椒段等料渣倒入平鍋,撒上芹菜末、紅椒末,帶火保溫上桌即可。
豬手燜酸菜
做法:
1、豬手去毛斬件洗凈,酸菜洗凈切好,薑絲,辣椒切好備用。
2、豬手放入開水中,焯水數分鐘,起鍋去浮沫。
3、燒熱油,下薑絲、辣椒爆香,下酸菜同炒,入些許糖,炒起酸菜備用。
4、豬手下鍋,入些許料酒,放入白糖、鹽、老抽、生抽,放入適量水,燜三十分鐘左右,下入酸菜稍煮片刻,大火收汁,即可起鍋。
擂辣椒扣肉
此菜將擂辣椒和梅菜扣肉結合,梅菜扣肉軟爛入味,加入擂辣椒增加其清香味,還有很好的解膩作用。
擂辣椒是湘菜中很經典的烹調菜式,選用螺絲椒,放入鍋內干炒,炒蔫炒熟後,再進行爆炒,這樣就能提升菜品的香味。
製作:
1、帶皮五花肉50千克燒毛,洗凈,切成600克重的方塊,放入鍋內,加蔥段、薑片各250克,料酒100克,加水沒過肉,大火燒開,改小火煮至肉用筷子能輕鬆插進去,取出後用乾淨毛巾吸干水分。
2、麥芽糖200克加煮肉的湯稀釋;將五花肉皮表面抹一層麥芽糖水,入燒至八成熱的油鍋中炸至起泡,放入水中浸泡。
3、農村採購回來的梅乾菜清洗乾淨,放入鍋內干炒出香味,根據需要加入鹽調味,加辣椒粉拌勻,倒出放涼。
4、取一塊肉切成大片,皮朝下碼放在碗內,鋪上梅乾菜100克,加辣椒粉10克,白糖、鹽、老抽各5克,雞粉3克,煮肉的湯20克,封保鮮膜,入蒸箱蒸1小時左右,至肉入口即化。
5、螺絲椒300克改成6厘米長的段,拍松,入鍋內干炒出香味。
6、鍋內入底油,下螺絲椒爆炒出香味,下蒸好的梅乾菜扣肉,加鹽、雞精各2克,龍牌醬油5克炒至醬色均勻,出鍋,裝入平鍋中即可。
製作關鍵:
1、熱鍋燒五花去毛
剛買回來的帶皮五花肉,表皮一般都會帶有毛髮,很多人都用刀刮一下,看錶皮沒毛就完事,其實是治標不治本。
正確的方法是,將鍋燒熱、燒紅,將肉皮朝下放入鍋內,將表皮的毛燙掉,然後清洗。這樣不僅毛髮去除的乾淨,做出來的肉還非常香,就好像煎了一樣。
2、螺絲椒擂後爆炒
辣椒我要用螺絲椒,這也是湘菜中做辣椒炒肉的品種,借用「擂」的手法,正常操作應該是將辣椒放到擂缽中舂的,為了方便走菜,我們將其改小段後拍松,然後干炒,辣椒要炒至剛剛好,如果炒過了就會顏色發黑。另外炒完後,一定要再進行爆炒,這樣才能真正讓辣椒的香味散發出來。
3、三步祛油膩
此菜主料是五花肉,處理不好就會油膩。操作時,我們通過先煮後炸再長時間蒸三部曲來解決:小火慢煮祛除油膩,高溫炸制將其中的油脂逼出,長時間蒸製讓油脂融化。
4、兩細節要注意
首先,五花肉油炸後,要放到水中進行浸泡,這樣肉皮就會發皺,好像「虎皮」一樣;其次,肉翻炒的時候不要時間過長,因為肉本身經過多次加工,翻炒過度就會散了。
檸檬魚
這款菜將檸檬和番茄加入,檸檬有祛腥增香的作用,番茄可以上色,精心加工後做好的菜品清香撲鼻,口感爽滑鮮嫩。
製作:
1、鱸魚放血,宰殺制凈,將魚肉、魚頭、魚尾、魚骨分類,魚肉片大片。
2、魚片加鹽3克抓勻至粘手,沖水至無鹽味,瀝干水分加鹽、味精、雞粉各2克,蛋清10克,生粉5克抓勻至起小泡。
3、番茄、檸檬各1個切片;金針菇100克去根;野山椒6個切圈。
4、鍋內入色拉油500克,燒至三成熱,下魚頭、魚尾、魚骨滑油,撈出控油;金針菇焯水,放入盆內墊底。
5、鍋內入菜子油50克,燒至五成熱,下薑片10克、野山椒炒香,下魚骨、魚尾、魚頭略煎,加骨湯750克、番茄片燒開,下檸檬片(留4片),鹽、米醋各5克,味精、雞精各3克煮2-3分鐘至顏色淺黃,出鍋倒在金針菇上,揀出煮過的檸檬。
6、另起鍋,入清水燒至80℃左右,下魚片浸至七八成熟,撈出倒在盆內,撒枸杞3克,用檸檬片4片點綴,澆燒熱的色拉油20克,撒蔥花2克即可。
製作關鍵:
1、尾部割一刀放血
製作此菜,要求最好出品魚肉潔白,想要達到這個效果,需要對魚進行提前放血處理,即在魚尾處輕輕割一刀,再將其放回水中,待血流出很多,再進行宰殺處理。
2、加鹽揉搓再沖水
魚肉片好後,先加少許鹽抓一下至魚片粘手,然後放到流動水下沖水至肉潔白、無鹽味,這樣處理後魚肉肉質鮮嫩,有很好的祛腥作用。
3、檸檬+番茄調味
在調味上,加入了番茄和檸檬片,檸檬片可以增加菜品的清香味道,還能祛腥。番茄有調色作用,當它碰上菜子油不再是鮮艷的紅色,而變成金黃色,且加入番茄可以中和檸檬的酸味,讓其變得柔和不刺激。需要注意的是,檸檬煮的時間久了,皮會發苦,故煮2-3分鐘即可。
4、80℃清水燙魚片
水煮魚、酸菜魚多是將魚片放入湯中直接煮制,大廚在給魚片上漿時加入了蛋清,如果直接在湯中煮,湯汁會變得渾濁。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需要另起鍋煮魚。
此外要注意,煮魚的溫度和時間要把握好,否則容易煮老,水保持在80℃左右下魚片,浸至七八成熱即可。
糊辣黑椒牛蛙
原料:牛蛙600克,四季豆、藕片各150克,土豆、紅椒塊各50克,紅花椒、干辣椒段各5克,熟芝麻少許。
調料:
A料(鹽、味精各8克,黃酒10克,中粗黑胡椒碎15克)
B料(鹽、雞精、味精各5克)
小料(老薑50克,京蔥30克,蒜子20克)
生粉60克,紅油50克,復合豆瓣醬30克,自製香辣油80克,秘制牛蛙香料20克,色拉油1千克(約耗80克)。
製作:
1、牛蛙宰殺治凈,去皮後斬成2.5厘米見方的塊,洗凈後用干毛巾吸干水分。
2、土豆切薄片,用水漂洗去澱粉;蓮藕切薄片,四季豆切長條。
3、牛蛙加A料碼味後腌制20分鐘,然後拍粉。
4、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六七成熱時,放入牛蛙,小火浸炸至表皮酥脆金黃,撈出瀝油。
5、待油溫降至四成熱時,下入土豆片、蓮藕片、四季豆,小火炸至金黃干香時撈出瀝油。
6、鍋內放入自製香辣油,燒至三四成熱時,入紅花椒和干辣椒段,小火煸炒至出香,再放入小料煸炒至出香,然後放入複製豆瓣醬、秘制牛蛙香料小火炒香後,下入所有原料大火翻炒,最後放入B料調味,起鍋裝盤即可。
復合豆瓣醬:
1、郫縣豆瓣500克剁碎。
2、鍋內放入色拉油300克,燒至三四成熱時,放入生蒜末、薑末各25克爆香,下入郫縣豆瓣醬,小火煸炒至出香味,離火放涼即成。
自製香辣油:
1、鍋內放入熟菜子油50千克,小火加熱至五成熱時,放入大蔥、生薑各1千克,蒜頭250克,用中火熬制50分鐘左右,撈出料渣。
2、然後改小火,下入糍粑海椒2500克炒5分鐘後,烹入白酒250克,炒至原料水分快乾時加香料(白豆蔻、陳皮各50克,小茴香、山柰30克,桂皮、砂仁、孜然、草果、香葉各20克,丁香10克,香果、甘草、排草、香茅草各5克,八角100克),繼續小火炒制。
3、當原料達到九成干時,放入花椒250克,小火炒20分鐘,離火靜置油脂完全變涼,再放入紫草100克,浸泡2天,過濾取油。
秘制牛蛙香料:
1、把香料混合後(白豆蔻、小茴香各40克,紅豆蔻、香菜籽、肉豆蔻、草果各20克,山柰、砂仁、桂皮、香葉、胡椒碎、陳皮各60克,八角、孜然粒各80克,甘草50克,丁香、花椒各30克,毛桃、干辣椒、靈草、排草、蓽撥、青果、木香各10克,香茅草5克),放入粉碎機內粉碎。
2、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三成熱時,放入香料粉(油脂和香料粉的比例為1:1),小火煸炒至香味四溢,離火放涼,即可使用。
高壓鮮牛筋
原料:鮮牛筋段350克、芋兒塊450克、發好的煙筍節100克、薑片、蔥節、蔥花、八角、山柰、桂皮、豆瓣醬、香辣醬、火鍋底料、鹽、料酒、味精、雞精、白糖、鮮湯、香料豆瓣油各適量白滷水1鍋
製法:
1.把鮮牛筋段在加有料酒的沸水鍋里汆一水後,撈入白滷水鍋煮入味,出鍋待用。另把泡發好的煙筍節投沸水鍋里汆一水,撈出來瀝水待用。
2.鍋里放香料豆瓣油燒熱,先下薑片、蔥節、八角、山柰和桂皮爆香,在下入牛筋段和煙筍節煸炒幾下後,加入豆瓣醬、香辣醬和火鍋底料,炒香出色再烹料酒並摻入適量鮮湯,燒沸後下芋兒塊,調入鹽、味精、雞精和白糖,最後連湯一起裝入高壓鍋,上火壓10分鐘後,離火降溫揭蓋,裝大碗里並撒上蔥花,即成。
酸辣椒炒雞
提前預製:
仔雞一隻(重約500克)宰殺治凈,剁成小塊,加鹽、料酒、生粉腌制5分鐘;自製酸辣椒100克衝去多餘鹽分,切碎留用。
走菜流程:
1、鍋入寬油燒至六成熱,下腌好的雞塊滑30秒,撈出瀝油。
2、鍋炙透,下色拉油50克燒至五成熱,下干辣椒圈15克、大蒜子、蔥段各10克煸香,入酸辣椒碎炒出香味,放入雞塊,快速調入生抽8克、龍牌醬油5克、鹽、味精各3克、胡椒粉2克,淋入山胡椒油4克、芥末油2克,撒大蒜葉8克翻勻出鍋即可。
自製酸辣椒:
湖南當地青雞腸椒洗凈,置於通風處晾乾,納入壇中,加入適量鹽、白醋、花椒粒拌勻,倒入冷卻的開水(高度以沒過原料為準),密封腌制1個月即可。
製作關鍵:
這道菜講究急火爆炒,時間應控制在30秒,否則雞肉易失水,失去滑嫩的口感。
鐵板海雜魚
製作流程:
1、將辮子魚、小黃魚、石斑魚、紅娘子、黃魚各2條飛水。
2、鍋入底油燒熱,放入適量蔥、姜、蒜、八角、干朝天椒段炸香,加半手勺燉魚汁以及清湯和老湯各一勺,調入適量鹽、味精、雞粉、白糖,下入焯水的雜魚,大火燒沸後,改中火燒制6分鐘,轉大火收汁。
3、鍋內湯汁收濃後淋水澱粉勾芡,接著淋蔥油晃勻,大翻勺後起鍋,倒在墊洋蔥絲的熱鐵板上,撒青紅杭椒段、蒜末和香菜即可上桌。
燉魚汁:
醋700克、美極鮮味汁、生抽、蒸魚豉油、海鮮醬油各500克、白酒400克、蚝油300克、老抽、胡椒粉各50克入鍋熬透即成。
蔥椒海鱸魚
材料:
活海鱸魚1條(約600克)、小香蔥100克、薑片、蔥段、青花椒、鹽、冷鮮湯、食用油各適量。
製法:
1、將海鱸魚宰殺治凈,納盤加薑片和蔥段入籠蒸熟後取出。
2、取一半的小香蔥,切成15厘米長的段;另一半則剁成茸,納碗加冷鮮湯調散後,濾渣即得小蔥汁。
3、將小蔥汁調味後,澆於蒸好的海鱸魚上,另外擺上蔥段和青花椒,澆上熱油即成。
鍋仔羊排
用滷好的干豇豆墊底,羊排味道香濃,配自製鍋餅上桌,亦菜亦點。
材料:
主料:
進口羊排750克,自制地鍋餅10塊,干豇豆300克,胡蘿蔔塊100克。
調料:
A料(蔥段、姜塊各20克,黃酒10克,胡蘿蔔塊100克)
B料(黃酒、老抽、海鮮醬各10克,香辣醬、南乳汁各5克,高湯1千克)
C料(白糖、鹽、味精、雞精各5克,鎮江香醋50克)
香料包1個(白豆寇、桂皮各6克,香葉、丁香、八角各5克,用清水泡好)
蔥段、姜塊各30克,色拉油150克。
製作:
1、將羊排剁成6厘米長的段,沖凈血水,入加有A料的沸水中汆透,撈出洗凈。
2、鍋入色拉油100克,燒至七成熱,入蔥段、姜塊各15克編香,入羊排翻炒,入B料、香料包、胡蘿蔔塊大火燒開,撇去浮沫,改中火燜至羊排熟爛,取出羊排,原汁濾渣備用。
3、將干豇豆用清水泡發,洗凈後切成長2厘米的段,入鹵羊排的滷汁中燒至入味,撈出控水。
4、將地鍋燒熱,入色拉油50克,燒至七成熱,入蔥段、姜塊各15克煸香,入滷好的豇豆墊底,倒入羊排,大火燒開,用C料調味,圍上地鍋餅即可。
自制地鍋餅:
將麵粉300克,鹽2克用清水和勻,搓成小球,泡入清水中。在地鍋中入清水100克燒開,貼入麵糰,抹成餅,待麵餅成熟後取出。
黑白鬍椒大蝦
原料:阿根廷紅蝦12隻、泡好的鐵觀音茶葉30 克、蒜末20克、小米椒末20 克、黑胡椒10克白鬍椒3克、雞精2克、色拉油適量
製法:
1.將阿根廷紅蝦背部用刀劃開,去除蝦線,並將頭部用清水洗凈。
2.將泡好的鐵觀音茶葉入燒熱的油鍋中炸酥後,撈出來瀝油。另將洗凈的紅蝦入燒熱的油鍋中炸至外焦內嫩時,撈出來瀝油。
3.鍋內放少許油燒熱,放入蒜末、小米椒末、白鬍椒和黑胡椒炒香後,下入炸好的紅蝦,並放入雞精炒均勻,最後放入炸酥的茶葉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桂花糖醋排骨
把豬精排斬成節,納盆加鹽、蔥段、薑片和醪糟汁拌勻,腌入味後,投入六成熱的油鍋炸至金黃色,撈出來瀝油待用。
鍋里留底油,放入番茄醬炒出色,再下排骨節,摻適量清水,放入桂花汁、桂花糖、糖色、蘋果醋、花雕、鹽和紅醋,小火收至汁濃且排骨脫骨時,再淋入少許保寧醋,起鍋裝盤晾冷待用。把排骨放在墊有蔥絲的盤裡,撒少許干桂花即可上桌。
石鍋腦花
原料:豬腦花2副、內脂豆腐1盒、酸菜絲50克、蒜粒10克、蔥花、姜蔥水、鹽、料酒、胡椒粉、味精、郫縣豆瓣、濕生粉、鮮湯、色拉油各適量
製法:
1. 把豬腦花治凈後,投入加有姜蔥水和料酒的沸水鍋汆一水。把內脂豆腐切成塊,放入加有鹽的沸水鍋煮透待用。
2.鍋里放色拉油燒熱,投入蒜粒、酸菜絲和郫縣豆瓣炒香出色後,摻適量的鮮湯燒開,放入豬腦花和豆腐塊煮1分鐘,其間放鹽、味精和胡椒粉調味,等用濕生粉收汁後,出鍋裝在燒燙的石鍋內,最後撒蔥花便好。
石鍋燒排骨
主料:排骨10塊,洋蔥1/4個,胡蘿蔔半根,土豆1個,香菇4朵,金針菇1把
輔料:大蔥半棵,蒜3瓣,姜1小塊,料酒2湯匙,香油1茶匙,老抽1湯匙,生抽3湯匙,冰糖2茶匙,鹽適量,白鬍椒粉適量
做法:
1.把排骨放在冷水中浸泡1小時,充分泡去血水。洋蔥切成小塊,蔥切段,蒜切碎,姜切片,蘿蔔和土豆切小塊,香菇溫水泡發。
2. 煮鍋中燒水,水沸騰後放入排骨和洋蔥,煮至排骨完全變色後,連洋蔥一同撈出,沖洗乾淨。
3. 石鍋中放入焯好的排骨和洋蔥,注入開水,放入蔥姜蒜,和香菇,調入料酒1湯匙,老抽1湯匙,生抽1湯匙,冰糖1茶匙,然後放在火上加熱。
4. 石鍋中湯汁沸騰後轉小火;把金針菇洗凈,去除根部。
5. 石鍋中的湯汁少了近一半之後,加入胡蘿蔔,土豆,和金針菇,調入料酒1湯匙,生抽2湯匙,冰糖1茶匙,和胡椒粉繼續燜煮,可以適當地補上少量開水。湯汁剩餘不多時,稍稍開大火,加鹽,然後收汁即可。
馬蹄蝦仁
原料:馬蹄,鮮蝦仁,紅黃辣椒塊,鹽,白糖,生粉。
製作流程:
1、馬蹄去皮,切成顆粒,焯水待用。
2、鮮蝦仁去凈蝦線,用鹽、生粉略腌,過油,撈出瀝油待用。
3、鍋留底油燒熱,下馬蹄、蝦仁、紅黃辣椒塊,加鹽、白糖調味,炒熟,勾薄芡,裝盤即可。
馬蹄炒蝦仁具有清肺熱,又富含黏液質,有生津潤肺、化痰利腸、通淋利尿、消癰解毒、涼血化濕、消食除脹的功效。
醬茄燒排骨
1.把茄子切成塊,撒入干澱粉裹勻後,投熱油鍋里炸至表面酥脆,撈出來瀝油待用。
2.凈鍋里放油燒熱,下青紅椒節和用排骨醬、辣妹子醬、蚝油等調成的醬料炒香,放入批量燒成家常味的熟排骨節,摻少量鮮湯並調入鹽和味精,轉小火燒入味,再用濕澱粉勾薄芡,下炸好的茄塊裹勻汁水,撒入香菜節顛勻便出鍋,裝入燒熱的煲仔內,即上桌。
手撕兔
介紹:味型香辣,略帶椒麻味。腌制時加入大量的花生醬、芝麻醬、大紅浙醋,使兔腿帶上了一股濃濃的乾果香氣。
原料:去皮兔腿500克。
調料:特製腌料100克,秘制糍粑料油20克,干辣椒、青花椒各5克,美人椒段20克,熟芝麻5克。
特製腌料配方:大紅浙醋5克、花生醬30克、芝麻醬30克、洋蔥碎5克、料酒10克、白糖5克、蚝油10克、薑末5克,鹽、味精各4克。
秘制糍粑料油配方製作:鍋內下豬油、菜籽油各10斤,上火燒至四成熱,依次加入蒜末2斤、薑末1斤、干辣椒段3斤、干青花椒120克、糍粑辣椒5斤(是四川、貴州等地常見的辣椒製品,製作時把干辣椒洗凈、泡透,擠干水後加入適量的姜、蒜,在攪拌機中打碎即可,因形似「糍粑」而得名,可以用來炒菜或製作紅油火鍋底料,香味濃郁)小火炸15分鐘,至香味融入油中,離火後下入少許十三香,靠餘溫進一步激發料頭的香味,涼透後將料渣過濾即得糍粑紅油。
製作方法:
1)去皮兔腿500克洗凈,用流水沖凈血水,撕掉表麵筋膜,控干水分,加特製腌料攪勻,腌4-5小時至入味。
2)鍋下寬油燒至六成熱,將兔腿上的腌料抖凈,入油炸至表皮顏色金黃、熟透後撈起控油。
3)走菜時,取炸好的兔腿350克入七成熱油,中火復炸至回熱、表皮干香後撈起控油。
4)鍋滑透,將油倒出,下秘制糍粑料油20克,下干辣椒、青花椒炒香,下兔腿、美人椒段、熟芝麻炒勻即可裝盤。
提醒製作關鍵:
預製兔腿時,油溫要高,保證其下鍋後,短時間內就能將外皮炸干,既能防止兔肉吸收大量油分,又能防止其失水嚴重,保證肉質的鮮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