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華錄》豆瓣開分,從8.3分一路上漲到8.8分。
我不知道,它會不會還要漲,但我知道,《夢華錄》終於給古偶爭口氣了。
豆瓣8.8分,它算得上古偶天花板了。
在2022年的維度,《夢華錄》在豆瓣上的表現,已經超過年初劇王《人世間》了。有17萬觀眾為《人世間》打了8.1分,目前有18萬人給《夢華錄》打出了8.8分。
《夢華錄》確實讓觀眾感到欣喜。
就我個人的觀感,我覺得《夢華錄》稱得上一部8分劇。
導演對視聽語言的把控,編劇在現代意識和傳統困境的平衡,演員顏值相得益彰,《夢華錄》做得不錯。
先聊視聽語言。
高慧第一次出場,來到歐陽旭的宅院,她站在階梯上,讓歐陽旭叫她「阿慧」。此時,歐陽旭一直在仰視高慧,這個鏡頭彰顯兩人的階層差異。
在高慧面前,歐陽旭是個卑微的探花。
我曾經寫過長文分析,導演也拍歐陽旭宅院的凌霄花——一種藤蔓植物,暗示歐陽旭就是個利用婚姻實現階層跨越的精緻利己主義者。
而後,趙盼兒等人住在陳廉家的院子,乍一看它和歐陽旭家的院子高度相似,然而導演只拍了院子裡的爬山虎,沒有出現凌霄花。
這說明同樣是依附他人,歐陽旭是用婚姻抱大腿,而陳廉的抱大腿沒有婚姻因素。
有讀者給我評論,我的分析被搬運還上了熱搜——哈哈,這是能寫的嗎?
優秀的視聽語言為《夢華錄》帶來的豐富的敘事信息,《夢華錄》的導演值得點贊。
再說編劇的表現。
趙盼兒、孫三娘和宋引章,三人的感情生活都很不幸。孫三娘的婚姻最讓人絕望,因為她在既定的婚姻制度中,已經是為人妻的天花板。
然而,她的出色表現依舊無法維護她的婚姻,最終被傅家掃地出門。孫三娘和趙盼兒、宋引章不同的是,孫三娘的悲劇是婚姻制度缺陷造成的不幸。
前者遠離渣男即可保平安,而後者是推不翻的制度,讓人充滿了絕望。
編劇用孫三娘的婚姻能夠點出「七出」、「三不去」規則的虛偽,《夢華錄》用歷史細節點綴虛實,增強故事可信度。
孫三娘被休掉,就是站在女性的視角講故事的範例。難得的是,劇中的有些故事有明顯的反套路色彩。
了解它的反套路,我們先來看看俗套設定。
「這些書都是一個套子,左不過是些佳人才子,最沒趣兒。把人家女兒說的那樣壞,還說是佳人,編的連影兒也沒有了。開口都是書香門第,父親不是尚書就是宰相,生一個小姐必是愛如珍寶。這小姐必是通文知禮,無所不曉,竟是個絕代佳人。只一見了一個清俊的男人,不管是親是友,便想起終身大事來,父母也忘了,書禮也忘了,鬼不成鬼,賊不成賊,那一點兒是佳人?」
你有沒有發現,《紅樓夢》中賈母吐槽的才子佳人愛情故事,非常契合高慧和歐陽旭的感情線?
在劇中,歐陽旭是個扮豬吃老虎的狠人,而高慧更像個秉性純良的傻白甜。
關於高慧被歐陽旭抹黑的推測,我在另外一篇文章中已經做過分析,歐陽旭是個見鬼說鬼話,見人說人話的賤人,他的話可信度極低。
他說高慧是個口蜜腹劍的狠人,不過是為趕走趙盼兒找的藉口。
歐陽旭和高慧的感情線是佳人被斯文敗類坑騙的故事,這種反套路的情節,讓本劇更加精彩。
再說演員顏值。
演員用原聲,本是演員的基本要求,在當下畸形的影視圈竟然也是難得。
劉亦菲的台詞功底我就不做評論了。她和陳曉的顏值為本劇增光添彩。
《夢華錄》的名場面有很多,大家見仁見智,我心中的名場面是屏風對望。
在第六集,趙盼兒成功絆倒周舍,她知道,如果沒有顧千帆的人脈,這一次凶多吉少。
兩人屏風相遇的場景拍得極好。
導演的拍攝技巧是,用克制的鏡頭來拍澎湃的感情。
這一幕,對他們來說無異於新生。沒有顧千帆,趙盼兒可能會被打死。如果趙盼兒死了,顧千帆會生不如死。
他們心中的愛意澎湃洶湧,然而,他們依舊要保持鎮定,隔著屏風來遮掩真實的自我。
他們一步一步走向對方,他們知道,他們走完這幾步就能見到彼此。可是,就是隔著屏風走的每一步,腳踩在地上的聲響,都像一個溫柔的吻。
這是他們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刻。
屏風相望也拍出了美人如花隔雲端的效果。
我們能代入兩個人的視角,顧千帆眼中的趙盼兒是美人,趙盼兒眼中的顧千帆亦復如是(在古代,美人能形容男性)。
不知道什麼原因 ,這些年的古偶劇中,男女主顏值都能打的,確實不太多。
每次看古偶,看到裡面的男主,我都情不自禁攬鏡自照,「如果這也是帥哥,那麼我就是帥得慘絕人寰。」
古偶連最基本的顏值要求都不達標,確實是古偶劇的怪現狀。至於有哪些長得鬼斧神工的古偶主角,為保護大家的眼睛,我就不曬劇照了。
不可否認,《夢華錄》也有缺點,比如說男主和女主的人設過分完美的傾向,他們更像是穿著古裝外衣的現代人,而非宋代文化環境中滋養出來的青年男女。
《夢花錄》是一部有輕喜劇元素的古偶,為了增加笑點,劇中有很多具有漫畫色彩的配角,比如說池衙內和他的小跟班。
他們與趙盼兒發生碰撞時,缺少成年男人正常的戰鬥力。當然,這樣的處理是人物形象配合類型元素,而不是人物形象本身的勝利。
我將這個不太像缺點的設定說出來 ,其實還要重申創作觀念,高級的劇,永遠是寫人。
現在已經飈到8.8分的《夢華錄》,有一部分原因得益於古偶同行的襯托。
講真,這些年的古偶真是這些年爛劇的重災區啊。
很多S的古偶,聽起來很行 ,出來遛遛都不太行。
最尷尬的一幕是,如果有古偶被廣泛談論了,是因為觀眾被古偶的主角丑到了。
像《夢華錄》這種口碑能打,顏值在線的劇,確實不常見。它的勝利打疼了太多古偶劇的臉。
至於是那些古偶劇,我不說,你懂得。
國產古偶劇能出現《夢華錄》是好事,我們不要罵殺,也不要捧殺它。
我很期待下周四,《夢華錄》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