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選舉對歐盟國家影響幾何?

2024-06-12     政事兒

歐洲議會選舉出口民調出爐一個小時後,法國總統馬克龍就在電視講話中宣布了一個重要決定:解散國民議會,提前舉行國民議會選舉。

馬克龍領導的復興黨在當天的歐洲議會選舉中遭遇慘敗。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法國於當地時間6月9日舉行了歐洲議會選舉投票,出口民調顯示,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預計贏得32%的選票,是復興黨預計得票率的兩倍有餘。

歐洲議會選舉從6月6日持續至6月9日,27個歐盟國家在此期間投票選出720名歐洲議會議員。如外界此前預測,此次「歐盟大選」中極右翼勢力明顯擴大,歐盟整體向右轉幾乎已經不可避免。

此次選舉也將對歐盟多國內政產生影響。除法國外,德國總理朔爾茨領導的社民黨也遭遇失利,預計未來執政將受到更多掣肘。在比利時,由於所在政黨在聯邦、地方、歐洲議會選舉中大敗,首相德克羅已宣布辭職。

馬克龍「冒險」解散國民議會

「我聽到了你們的聲音、你們的擔憂,我不會讓它們不被回應。」當地時間6月9日晚,馬克龍在愛麗舍宮發表的電視講話中說,「法國需要一個明顯的多數(人支持的政府)才能平靜和諧地行動。」他表示,議會選舉將分兩輪舉行,日期分別為6月30日和7月7日。

美聯社稱,馬克龍的決定是一個巨大的政治風險。按照當前法國的政黨局面,馬克龍的復興黨可能會在即將到來的國民議會選舉中遭遇更大的損失,從而讓馬克龍未來幾年的總統任期更加艱難。

馬克龍在2022年4月的總統選舉中第二次擊敗極右翼領導人馬麗娜·勒龐,贏得又一個五年任期。然而在當年6月的國民議會選舉中,他領導的中左翼聯盟失去了議會絕對多數席位,由此法國出現了數十年來的首個少數派政府。

與此同時,勒龐所在的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席位大幅上漲,在法國多地的支持率都在上升。此次歐洲議會選舉前,外界就認為,「國民聯盟」獲得的席位或許會遠超馬克龍領導的復興黨。最終,出口民調顯示,「國民聯盟」在歐洲議會選舉中贏得32%的選票,而復興黨得票率不超過15%。

法國政治學家多米尼克·莫伊西對天空新聞網表示,馬克龍解散國民議會、提前舉行國民議會選舉的決定「完全出人意料」,「法國沒有人會想到總統會在巴黎奧運會幾周前、諾曼第登陸紀念日幾天後選擇解散國民議會」。莫伊西認為馬克龍在「賭博」,他「將法國的政治前景置於巨大的風險之中」。

也有分析認為,馬克龍宣布提前舉行國民議會選舉或許是無奈之舉。BBC指出,最終的結果幾乎和此前民意調查完全一致,因此馬克龍有充足的時間考慮自己的應對。但他並無更多選擇,由於失去絕對多數席位,他在國民議會通過法案已經變得非常艱難。此次歐洲議會選舉後,他的行動將進一步受到掣肘。

提前舉行國民議會選舉或許能帶來轉機,若是復興黨贏得更多席位,或者其他政黨取得更好成績,馬克龍未來的執政或許能輕鬆一些。但外界普遍認為,「國民聯盟」再次獲勝的可能性很大,甚至很可能成為法國國民議會第一大黨。

馬克龍發表講話後不久,勒龐立即作出回應,稱如果法國人民在即將到來的國家選舉中給予他們信任,她的政黨「已做好準備接管權力」。她還說,「國民聯盟」已做好準備「扭轉國家局面、捍衛法國人民的利益、結束大規模移民」。反移民是「國民聯盟」等歐洲極右翼政黨的一個關鍵主張。

馬克龍10日則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他相信法國民眾能在接下來舉行的選舉中「做出正確的選擇」。

極右翼政黨席位明顯增加歐洲議會向右轉趨勢明顯

歐洲議會選舉是今年最盛大的選舉之一,27個歐盟國家大約3.73億合格選民需投票選出720名歐洲議會議員。這些議員將在未來五年內對歐盟的內外政策產生重要影響,包括投票表決歐盟委員會主席人選、通過歐盟預算及相關立法等。

雖說選舉的是歐洲議會議員,和本國國內政治並無直接關係,但多位專家表示,此次歐洲議會選舉對於歐盟各國執政黨而言也是一大考驗。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兼歐洲研究所所長張健此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各成員國執政黨在選舉中的表現被認為是觀察其執政效率和民意支持率的一個重要風向標。「如果成員國執政黨在歐洲議會選舉中表現不佳,其在國內的執政能力可能會受到更大的掣肘。」張健表示。

歐洲議會選舉給歐盟各國政治帶來的影響正在漸次顯現。在比利時,由於執政黨在6月9日的聯邦、地區、歐洲議會「三合一」選舉中大敗,首相亞歷山大·德克羅已表態他將辭去首相之位。

據歐洲新聞網報道,德克羅所在的荷語開放自民黨(OpenVLD)在全國選舉中得票率不足7%,而右翼政黨獲得大勝。其中,右翼政黨新弗拉芒聯盟黨(N-VA)以22%的得票率居於首位,極右翼政黨弗拉芒利益黨位居第二。德克羅當晚承認選舉失利,稱「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夜晚」,「明天我將辭去首相之位」。

比利時王室10日宣布,國王菲利普已經接受德克羅提交的內閣集體辭呈,要求德克羅作為看守內閣首相繼續處理政務,直至新政府組成。比利時各政黨得票非常分散,各區之間的差異也非常大,這意味著比利時或將迎來一段政局混亂期。

在德國,極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雖然在歐洲議會選舉前陷入一系列醜聞,其仍然獲得了16.5%的選票,成為德國第二大政黨。此前,德國選擇黨候選人曾對義大利《共和報》表示,納粹的主要準軍事力量黨衛軍「並非全是罪犯」,引發廣泛爭議。

德國總理朔爾茨領導的中左翼社會民主黨以14%的得票率位列第三,中右翼聯盟基民盟/基社盟以30%的得票率位居首位。有評論稱,對於朔爾茨而言,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衝擊。

在義大利,總理梅洛尼領導的極右翼政黨「義大利兄弟黨」勢力進一步強化,獲得了27.7%的選票,而中左翼義大利民主黨獲得23.7%的選票,民粹主義的五星運動黨排名第三,得票率為11.1%。

近幾年來,歐洲民粹主義和極右翼勢力崛起之勢明顯。在義大利、匈牙利、斯洛伐克,極右翼政黨都成為了執政黨。在瑞典、芬蘭等國,極右翼政黨也成為執政聯盟的一部分。在法國、比利時、奧地利等國,民粹主義和極右翼勢力的民意支持也占據優勢。

此次歐洲議會選舉前,外界普遍認為,歐洲傳統的政治生態將被打破,極右翼勢力或許會大幅上漲,從而影響到歐盟未來一段時期的內外政策。而最終結果也顯示,兩個主流的親歐團體基督教民主黨和社會黨仍然是主導力量,但極右翼政黨席位明顯增加,歐洲議會向右轉的趨勢明顯。

據新華社報道,歐洲議會10日凌晨公布的數據顯示,中間偏右的歐洲人民黨黨團獲得189席,保持其第一大黨團的地位。中間偏左的社民黨黨團獲135席,持中間立場的復興歐洲黨團獲83席。右翼的歐洲保守與改革黨團獲72席,增加3席;極右翼的「身份與民主」黨團獲58席,增加9席。綠黨和歐洲自由聯盟組成的黨團減少了18席,僅獲53席;左翼聯盟黨團獲35席,減少2席。

撰稿/謝蓮編輯/張磊 校對/王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829a5b79c0c1fca47e8d3437d6d2f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