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銀行第二大國企大股東「下落不明」,股東增持計劃資金能否到位?

2023-11-17     全球財說

原標題:蘭州銀行第二大國企大股東「下落不明」,股東增持計劃資金能否到位?

作者:王莉

出品:全球財說

上市還不滿2年的蘭州銀行,今年已二度被迫出手護盤。

11月15日,蘭州銀行公告披露穩定股價方案,公司擬採取主要股東(發行前持有公司5%及以上股份的股東)、現任董事(不含獨立董事及未在公司領取薪酬的董事)、現任高級管理人員(不含未在公司領取薪酬的高級管理人員)增持公司股票的方式履行穩定股價義務。

大約一周前,蘭州銀行剛剛發布關於觸發穩定股價措施啟動條件的提示性公告,自2023年9月25日起至2023年10月30日,蘭州銀行A股股票已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4.55元,達到觸發穩定股價措施的啟動條件。

2023年4月29日,蘭州銀行披露了2022年年度報告,該行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為4.67元;2023年7月5日,該行實施2022年年度權益分派,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經除息後相應調整為4.55元。

截至11月16日,蘭州銀行收盤價2.81元。

穩定股價增持方案存疑點

蘭州銀行自上市以來就長期處於破發破凈狀態。

資料顯示,蘭州銀行成立於1997年,是甘肅省第一家地方法人股份制商業銀行。1997年6月,原蘭州市56家城市信用社組建成立蘭州市城市合作銀行,1998年8月更名為蘭州市商業銀行,2008年6月更名為蘭州銀行。2022年1月17日,蘭州銀行正式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成為甘肅省首家A股上市銀行,發行價每股3.57元,其發行價當時就低於每股凈資產,即「破淨髮行」。

並且在其上市首年就出現觸發啟動穩定股價措施的條件,2022年9月8日,蘭州銀行發布關於觸發穩定股價措施啟動條件的提示性公告,該行A股股票已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該行每股凈資產,達到觸發穩定股價措施的啟動條件。

2023年至今也發生了兩次觸發啟動穩定股價措施的情況。2023年3月24日,蘭州銀行發布公告稱,相關穩定股價措施已完成。至2023年3月24日,蘭州銀行主要股東及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集中競價方式累計增持該行股份806.04萬股。不過,市場投資者顯然並不買帳,其股價此後並無大的起色,6月份更一度跌至2.69元/股的低點。

根據此次穩定股價方案,在符合法律法規、證監會及銀行業監督管理部門等規章的情況下,該行主要股東(發行前持有公司5%及以上股份的股東)以不低於穩定股價具體方案公告時所享有的公司最近一個年度的現金分紅15%的資金增持公司股份。

即蘭州市財政局或其指定的下屬企業增持股份金額合計不低於896.51萬元,蘭州國資投資(控股)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增持股份金額合計不低於729.37萬元,華邦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增持股份金額合計不低於537.79萬元,蘭州天慶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增持股份金額合計不低於501.90萬元,甘肅盛達集團有限公司增持股份金額合計不低於497.24萬元。

公司現任董事(不含獨立董事及未在公司領取薪酬的董事)、現任高級管理人員(不含未在公司領取薪酬的高級管理人員)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每十二個月內用於穩定公司股價的金額不低於穩定股價具體方案公告時上一年度其從公司獲取的稅後薪酬總額的15%,擬增持股份金額合計不低於104.42萬元。本次增持計劃不設價格區間,根據市場價格確定。本次增持股份計劃的實施期限為自本股價穩定方案公告之日(2023年11月16日)起6個月內。本次增持主體的增持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

根據公告符合發行前持有該行5%及以上股份的股東有5家。《全球財說》發現,截至3季度末,這5家股東中有3家股東的股權處於質押或凍結狀態。

其中第二大股東蘭州國資投資(控股)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有約2646萬股被司法凍結,第三大股東華邦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有2.46億股處於質押狀態,甘肅盛達集團有1.06億股處於質押狀態。

《全球財說》注意到其第二大股東蘭州國資投資(控股)建設集團當前承債壓力頗大,有股權被凍結,說明自身有債務問題,或是因擔保等問題造成。

注意到,去年有消息報道稱,2022年11月以來,因蘭州城投為蘭州國資投資(控股)建設集團旗下子公司擔保的近1億非標債務展期到期後仍不能按約償還,多家投資人持續與蘭州城投、蘭州國資投資(控股)建設集團溝通。

至於蘭州國資投資(控股)建設集團所持這部分蘭州銀行被凍結股權是否就是因為此事,目前並沒有明確消息,畢竟該集團還與浦銀金融租賃、光大興隴信託等機構有糾紛,不過蘭州國資投資(控股)建設集團資金緊張卻是板上釘釘。

有一起公布於2023年5月21日上海市金融法院的公告顯示,該法院受理了原告浦銀金融租賃與蘭州國資投資(控股)建設集團的融資租賃合同糾紛一案,公告內容稱「因你們下落不明」,現依法向蘭州國資投資(控股)建設集團公告送達變更訴訟請求申請書。該公告其實也是顯示了,5月份時,連法院也聯繫不到蘭州國資投資(控股)建設集團。其董事長楊艾傑顯示為限制高消費。

經過股權穿透,蘭州國資投資(控股)建設集團實際控制人是蘭州市人民政府,也就是說屬於市管企業,一家市管企業「下落不明」?也顯示出當前地方平台公司化債的艱難程度。

言歸正傳,蘭州銀行需要大股東進行增持,這個「下落不明」的第二大股東將如何協助進行增持?

經營承壓

市管企業化債難也能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當地金融生態的一點剪影,從這個角度去看蘭州銀行財報,也基本能對其資產質量理解一二。

2023年三季度末,該行不良貸款率為1.7%,撥備覆蓋率為195.46%,在上市行中該行不良貸款率水平較高,撥備覆蓋率水平較低。不過整體而言,該行資產質量還是有所改善,不良貸款率雖然仍高,但已是連續四年保持下降趨勢。根據其三季報情況,未來不良貸款率或還會有改善,但撥備覆蓋率進一步大幅提升也不容易,三季末,該行可疑類貸款遷徙率較年初大增約43個百分點,意味著未來損失類貸款仍有較大增長風險。

三季報沒有披露逾期數據,根據2023年該行半年報,蘭州銀行上半年逾期貸款繼續增長,從期限來看,主要是新增逾期增長多,6月末該行逾期3個月(含)以內的貸款餘額為105.54億元,而半年前這一數據為76.22億元。

貸款行業方向方面,房地產業貸款及與之相關的建築業是主要的貸款方向,報告期內,該行貸款主要集中在建築業、房地產業、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製造業等行業,貸款金額分別占貸款總額的 9.96%、8.97%、7.99%、7.76%和6.94%。

作為一家西部的城商行,建築業和房地產業成為最主要的貸款行業,是否有脫離銀行定位之嫌?

此外,該行的客戶集中度也偏高,單一客戶貸款集中度還好點,低於7%,單一集團客戶授信集中度就偏高了,6月末數據與監管紅線僅有1.16%的差距,最大十家客戶貸款集中度已經擦邊監管紅線,6月末為49.76%,監管紅線為50%。

貸款集中度高,或許也與該行以公司業務為主有關。其公司業務在資產總額中占比最高,達57.43%,其次是資金業務,個人業務只能位居第三。

不過存款方面,該行主要還是依靠的個人存款。6月末該行個人存款2206.45億元,較年初增加102.70億元,在存款中占比高達65.29%,公司存款占比為27.39%,值得注意的是,該行公司定期存款占比只有3.22%。

再來看業績數據,該行無論半年末還是三季度末營收和凈利均實現了增長,其中利息收入的增長,該行解釋為主要是同業業務及債權投資規模擴大,同業往來利息收入及債權投資利息收入增長所致。

除了股價總得需要維穩之外,該行未來或許還有個重要事項需要提上日程,即核心一級資本的補充。三季度末,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29%,較上年末減少0.18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79%,較上年末減少0.28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為10.99%,較上年末減少0.28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已經比較緊張。

內控方面,該行仍需完善,近日該行收到監管罰單,罰單顯示,因存在員工管理不到位;未按規定報送案件信息;印章管理不到位;貸款三查不到位造成損失;EAST數據質量管理不到位;未按監管口徑統計普惠型小微企業數據等違規問題,甘肅監管局對蘭州銀行及其支行共計罰款710萬元。其中,總行被罰款390萬元,各支行共計被罰款320萬元。

同時,罰單還牽涉出監管機構對蘭州銀行原副行長楊陽的行政處罰決定。此前,楊陽因為受賄大量現金和低價市價超2500萬購買其貸款客戶商鋪,被判處有期徒刑九年,罰金100萬元。如今,取消其高管任職資格並禁止從事銀行業直至終身的行政處罰決定也得以披露。

敬告讀者:本文基於公開資料信息或受訪者提供的相關內容撰寫,全球財說及文章作者不保證相關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無論何種情況下,本文內容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抄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7a8db0f7d5dac6daa34ab8248f65d1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