賠償5000元!掃碼點餐後出現這種情況,您遇到過嗎?

2023-11-21     北京交通廣播

原標題:賠償5000元!掃碼點餐後出現這種情況,您遇到過嗎?

導 讀

相信飯館的掃碼點餐服務大家並不陌生,但您有過點餐獲取個人信息且無法刪除的經歷嗎?這種行為是否屬於變相強制獲取消費者個人信息近日,北京三中院就通報了這樣一起案例,一起來關注!

已關注

關注

重播分享

關閉

觀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載

    正在加載

    退出全屏

    視頻加載失敗,請刷新頁面再試

    刷新

    視頻詳情

    餐廳掃碼點餐時收集個人信息

    法院這樣判

    2021年7月,孔某至某餐飲公司用餐時,店員未告知孔某可以人工點餐。孔某通過該公司推出的掃碼方式進行點餐並結帳。過程中,孔某個人信息被商家獲取,關注該公司微信公眾號並註冊為會員。孔某發現,取消關注該公眾號後,仍是公司會員,個人信息無法自行刪除。孔某遂將該公司訴至法院,要求停止侵害個人信息權益的行為,賠禮道歉並賠償損失。

    法院審理認為孔某用餐時,服務人員未告知可人工點餐,誤導其以為只可掃碼點餐。掃碼點餐程序要求必須關注商家微信公眾號,並授權其獲取孔某的相關信息,屬於變相強制獲取消費者個人信息,故餐飲公司構成侵權。

    綜上,法院判決該公司刪除孔某個人信息,書面告知孔某其個人信息的處理範圍和方式,向孔某書面賠禮道歉,賠償孔某為保全證據花費的公證費用5000元

    遇到「強制關注公眾號」怎麼辦?

    可向相關部門投訴

    今年6月19日,中國消費者協會曾發文稱,將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反對強制關注公眾號」消費監督工作,以避免商家在掃碼繳費過程中強制消費者關注商家公眾號、過度索取消費者個人信息。

    中消協表示,經營者要求消費者關注公眾號,並通過公眾號下單、結帳、開具發票,可獲得閱讀量和關注量,通過廣告和信息推送等方式吸引消費者更多關注和再次光顧,可增強用戶黏性。但任何企業的任何商業行為,都必須尊重消費者意願,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經營者將關注公眾號或使用APP、小程序作為消費者行使權利或享受服務的前提,並在此過程中獲取與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的行為,已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相關規定,侵害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消費者有權拒絕和舉報。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許浩向封面新聞記者表示,如果遇到「強制關注公眾號」,可向消協、市場監管部門投訴,也可以以侵害消費者知情權,強迫交易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鑒於個人維權成本較高,可由消協提起公益訴訟。

    您遇到過上述情況嗎?

    必要時可拿起法律武器捍衛正當權益

    轉發!也給身邊的朋友們提個醒

    內容來源:時間視頻、封面新聞

    編輯:北城

    值班主編:車水

    監製:趙鵬

    點個

    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76880c4355a7bbc7ddf974d409b48a4.html










    1.17億人次!

    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