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擋拆、拉開空間,一個突襲投籃;搶斷、突破,一記空接暴扣……球權在兩支球隊之間頻繁轉換,看台上吶喊聲此起彼伏。不久前,東疆親海公園雲帆廣場熱鬧非凡,2024國際籃聯三人籃球挑戰賽激烈開戰。
渤海之濱的「潮」,有很多打開方式。正值開海季,活蹦亂跳的皮皮蝦、肥美的梭子蟹、鮮嫩的毛蛤等本地海鮮剛一上岸,就被搶購一空。品嘗過海鮮,不少遊客又來到海邊文創市集逛逛,在塗鴉牆前打卡拍照……當籃球遇上皮皮蝦,賽事、潮流文化與本地美食相互碰撞,「撞」出了海洋經濟的新潮感。
海洋經濟「潮」起來,要做足文旅「融」文章。我們常說「靠海吃海念海經」,「海經」要常念常新,才能越念越「潮」。海洋經濟的「潮」動力,離不開海洋文旅的深度融合。融景觀、文化、旅遊為一體,不斷刷新文旅場景,海洋經濟將更加新潮湧動。近日,一場無人機焰火秀在泰達航母主題公園上演,近三萬發數字焰火絢麗綻放,數百架無人機在夜空中呈現「月光如流水」等造型,以海洋為背景,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新潮的時尚元素,將豐富的文化體驗注入蔚藍之旅,遊客有了更多奔赴的理由。
「融」出創意,才能「+」出新意。海洋「文旅+」的創意拼圖,離不開新技術的無縫對接與新業態的巧妙組合。創意背後靠的是創新驅動,找到海洋要素與創新元素的結合點,海洋文旅就能「+」出更多潮流感。位於中新天津生態城的國家海洋博物館,藉助數字沉浸式技術與海洋活體生物呈現微觀海洋世界的景象,將藝術與科技融入展覽之中,以一種全新的方式直擊人心。拼創意,更要挖掘海洋資源的多重空間。海洋「文旅+」的元素不只在海上,全面立體地看待和利用海洋資源,海洋的「潮」經濟將是一個多產業融合、多領域互動、多空間整合的經濟體系。深化海洋文旅產業與傳統產業、新興產業等業態融合,海洋經濟會釋放出更多新動力。
鼓聲響起,親海公園廣場上,街頭舞者跟隨著節奏跳出動感的舞步;露營基地的舞台上,樂隊的演出漸入佳境;漁港碼頭上,漁民正準備出海捕魚……蓬勃的產業與充滿活力的城市融合、聯動,一片蔚藍有了更多的潮流脈動。(津雲新聞編輯劉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74b131ce2499be79e55e2bff93bdcc4.html